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测量方法


第二节 水准仪与水准尺
一、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 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1) 水准仪的分类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5、DSl、DS3和DSl0等四个等级。 普通工程测量广泛使用 DS3级水准仪。
(2)水准仪的结构 • 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
1)望远镜 DS3水准仪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对光透镜和 十字丝分划板所组成。
② 管水准器
又称水准管,是一纵向内壁磨成圆弧形的玻璃 管,管内装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加热融封冷 却后留有一个气泡。
水准管上一般刻有间隔为2mm的分划线,分划 线的中点0,称为水准管零点。
通过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3)基座 基座的作用是支承仪器的上部并与三脚架连接。 主要由轴座、脚螺旋、底板和三角压板构成。
二、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尺分为直尺、折尺和塔尺。双面水准尺的分 划,一面黑色面(主尺),尺底分划为零,另一面 是红色面(辅助尺),尺底刻画为一常数: 4687mm 或 4787mm 。 使 用 水 准 尺 前 一 定 要 认 清 刻 画特点。
◘尺垫是供支承水准尺和传递高程所用的工具。
双面尺
塔尺
尺垫
第三节 水准仪操作
等级
三等 四等 等外
高差闭合差(mm)
山地
平地
±4 n
± 12 L
±6 n
± 20 L
± 12 n
± 40 L
备注
n:测站数 L:路线长度
2.水准路线依据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四、施测方法
1.将水准尺置于已知后视高程点A和前视转 点ZD1中间的Ⅰ站。
(三)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和校正(i角检验)
目的: 使 L L // C C
检验:在地面上选A、B两点,相距约80 ~100m,各点钉木桩(或
放置尺垫)立水准尺。安置水准仪于距A、B两点等距离处,用变
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正确测出A、B两点高差,两次高差之差
不大于3mm时,取其平均值,用hAB表示。再在B点附近2~3m处安置
高程(m)
+2.774 – 4.383 +1.968 +2.335 +2.694
36.345 39.119 34.736 36.704 39.039
fh=Σh –(HB – HA)=2.741 – 2.694=+0.047

fh容 = ±40 L = ±121mm

Vi=
-
fh ∑L
·Li
第六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
三、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1.水准点是测区的高程控制点,一般缩写为“BM”, 用“ ”符号表示。水准点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且 分等级.点位受法律保护,对于高等级的水准点成果要 去当地测绘部门查询。
国家级水准点
墙上级水准点
临时级水准点
第四节 普通水准测量
一、水准测量等级 一等、二等(大范围、精度高) 三等、四±等(适合于区域性,精度比较高) 等外(图根,适合于小范围,精度比较低) 二、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HB=HA+hAB
h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
有时安置一次仪器须测算出较多点的高程,可 先求出水准仪的视线高程,然后再分别计算各点高 程,从图中可以看出:
视-b
要测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所依据的就是一条水 平视线,如果视线不水平,上述公式不成立。因此,视 线必须水平,是水准测量中要牢牢记住的操作要领。
自动安平水准仪不需要水准管和微倾螺旋,只 有一个圆水准器,安置仪器时,只要使圆水准器的 气泡居中后,借助一种“补偿器”的特别装置,使 视线自动处于水平状态。
自动安平水准仪正面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 如果镜筒倾斜,则十字丝中心偏离过物镜光心的水平线
(标准位置)自动安平装置的作用在于:使十字丝经物镜射 出的光线水平,好象十字丝移到标准位置上去了或者使来自 水准尺水平读数成象与十字丝中心,好象尺子水平读数的象 移到十字丝中心上去了。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 fh容 = ±40 L 适用于平原区 fh容 = ±12 n 适用于山区
式中,fh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测站数 。
六、成果处理
普通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就是当外业观测的高差 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所进行的高差闭合差调整。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高差闭合差调整原则是以水准路线的测段站数或测段 长度成正比,将闭合差反符号分配到各测段上 3、改正后高差的计算 4、高程计算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标准视线 长度 (m)
前后视 距差 (m)
前后视距 累计差 (m)
黑红面 黑红面 读数差 高差之差 (mm) (mm)

75

100
3.0
5.0
2.0
3.0
5.0
10.0
3.0
5.0
每一测站的观测程序: 后视黑面尺,读取上、下、中丝读数,即(1)、(2)、(3); 前视黑面尺,读取上、下、中丝读数,即(4)、(5)、(6); 前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即(7); 后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即(8)。 以上( )内之号码,表示观测与记录的顺序。 具体记录与计算方法参见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50.618 51.491
Σ
5.358
计 算 检 核
3.867
2.209
0.718
∑a–∑b=5.358 – 3.867=1.491 ∑h=2.209 – 0.718=1.491 ∑h=∑a – ∑b (计算无误)
备注
HA=50.000m
五、校核方法
1.计算校核 即:∑h=∑a – ∑b = HB – HA
36.345 39.120 34.745 36.704 39.039
fh=Σh –(HB – HA)=2.741 – 2.694=+0.047
fh容 = ±12 n = ±88mm
∑ Vi = −
fh n
ni
七、例题 如图
如果把上图中的测站数改为测段长度(以公里 为单位,见下表第3列),则按测段长度调整高差 闭合差和高程计算示例见下表 。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DS3级水准仅望远镜的放大率一般为28倍。
视差:
①产生原因:目标通过物镜后的影像没有与十字丝分 划板重合
②危害:说明尚未精确瞄准目标,影响读数正确性 ③消除方法: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调焦和目镜调焦, 直至视差消除为止
2)水准器 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 否竖直的装置。分为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管水 准器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圆水准器用来指 示竖轴是否竖直。
七、例题 按测站数调整高差闭合差和高程计算示例见下表。
测段 编号
1 2 3 4 Σ
备 注
测点
测站数 (个)
实测高差 改正数 (m) (m)
改正后的 高差(m)
高程(m)
BMA 12
BM1 18 BM2
13 BM3
11 BMB
54
+2.785 – 0.010 +2.775 – 4.369 – 0.016 – 4.385 +1.980 – 0.011 +1.969 +2.345 – 0.010 +2.335 +2.741 – 0.047 +2.694
2. 先瞄准后视尺,读取后视读数值a1,并记入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再照准前视尺,读取前 视读数值b1,并记入记录表中。至此完成了普通水 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任务。
3.将仪器搬迁到第Ⅱ站,把第Ⅰ站的后视尺 移到第Ⅱ站的转点ZD2上,把原第Ⅰ站前视变成 第Ⅱ站的后视。按(2)步骤测出第Ⅱ站的后、前视 读数值a2、b2,并记入记录表中。
否则需校正。
校正:用改锥拧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定螺丝,再用校正
针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 使气泡返回一半,然后转动
L′
V
角螺旋使气泡居中,复重检
V L′
验校正,直至圆水准器的气
泡在任何位置都在核划圈内
α
为止,最后拧紧固定螺丝。
L′ V
αα
L′ V
(二)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目的:使十字丝分划板横丝保持水平。 检验: 校正:
4.重复上述步骤测至终点B为止。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 点 后 视 前视
A
1.851
ZD1
ZD1
1.425
ZD2
ZD2
0.863
ZD3
ZD3
1.219
B
1.268 0.672 1.581 0.346
高差
+

0.583 0.753
0.873
0.718
高程 (m)
50.000 50.583 51.336
测段 编号
1 2 3 4 Σ
测点
BMA BM1 BM2 BM3 BMB
测段长度 实测高差 (km) (m)
2.1
+2.785
2.8
– 4.369
2.3
+1.980
1.9
+2.345
9.1
+2.741
改正数 (m)
– 0.011 – 0.014 – 0.012 – 0.010 – 0.047
改正后的 高差(m)
说明高差和各转点高程的计算是正确的。
2.测站校核 变更仪器高法 双面尺法
3. 成果校核
检核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是否超限。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