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B 第5课 蝴蝶飞舞

VB 第5课 蝴蝶飞舞

第5课蝴蝶飞舞本课旨在带领学生制作通过Move方法用代码控制控件移动的动画程序,让学生认识控件的“方法”,了解控件的“方法”,进而初步形成“方法”的概念。

编写意图在VB6.0中,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象有对象的方法,窗体有窗体的方法,控件有控件的方法,各方法使用方式相近,功能却又各不相同。

VB6.0作为一门高级编程语言,使用它来编写程序实际上更类似于堆积木,一个个控件就是一块块积木,堆积在一起的控件按照指定的方法最终实现需要的功能。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编程实例,走近、理解“Move控件方法”,初步掌握“Move控件方法”以及Rnd、LoadPicture函数的使用方法。

内容分析课文中出示的“蝴蝶飞舞”动画程序共主要涉及到了:为Image控件指定其显示图像、控件数组、RND随机函数、控件属性在程序代码中的调用、Move方法、Timer计时器控件的简单应用以及Mod运算符七个知识点,本课侧重介绍Image控件的“Move方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Move方法控件的概念及使用方法;◆理解Rnd、LoadPicture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为Image控件指定其显示图像的方法;◆初步了解控件数组、RND随机函数、控件属性在程序代码中的调用、Mod运算符以及Timer计时器控件的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读教材与上机实验,使其能够基本读懂课文中出示的“蝴蝶飞舞”动画程序实例代码,并能使用自己的话进行解析;◆通过对“蝴蝶飞舞”动画程序实例的分析,结合他人的见解,归纳总结出控件的“方法”的基本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尝试自行解析程序代码的过程中培养其对陌生知识勇于探究,大胆尝试的精神和勇气;◆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够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Image控件的Move方法的概念及使用方法;◆初步理解控件的“方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Image控件的Move方法按一定规律随机移动图像;◆控件数组和Mod运算符的使用。

实施建议1.课前准备建议蝴蝶开合翅膀时的两幅图片,为了使学生更容易使用,两幅图片的尺寸应该相同,且两幅图片中蝴蝶的中心位置应该可以重合;针对控件数组、RND随机函数、控件属性在程序代码中的调用、Mod运算符以及Timer计时器控件的简单应用这五个非主要知识点,准备好有代表性的,尽可能与他们在本课实例中的作用相关的实例程序。

2.教学方法建议前面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由教师根据程序实例创设任务,通过简单演示,引领学生自行探究。

本课所选用的实例中涉及到的新知识点较多,因而除了需要较长时间开展分组讨论式教学法之外,其他诸如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教学法均可尝试。

在现阶段,初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得到过很好的逻辑思维锻炼。

对他们来说,在教师演示过后,结合教材和上机实验,不难自行总结并掌握一些较为简单的概念。

3.教学活动建议课文出示的“蝴蝶飞舞”动画程序代码中,用Image控件的Move方法按一定规律随机移动图像是本课的难点。

由于其中涉及到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不易理解,因此可以考虑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由学生按照实例代码,将变量数值带入代码中,得出蝴蝶每次扇动翅膀飞舞时的代码,并根据此代码分析得出:“蝴蝶飞舞”动画程序,实际上是由Image控件通过Mod运算符交替加载蝴蝶翅膀开合的两幅图片,同时,由Move方法将蝴蝶移动到按一定规律取随机数确定的坐标位置,蝴蝶翅膀开合图片的交替和蝴蝶位置的移动又都是由Timer计时器所控制的,至此,该难点即告突破。

参考资源方法,即对象的行为,此对象可以是控件,可以是窗体等等。

常见的方法还有Print 方法和Cls方法。

Print方法通常用于在窗体上输出信息。

其基本语法形式为:[对象.]Print[{Spc(n)|Tab(n)}][表达式列表][;|,]其中,[ ]中内容表示可省略,| 两边表示二者选一。

其余各项含义如下:对象:可以是窗体(Form)、图形框(PictureBox)或打印机(Printer)。

省略即指在窗体中输出。

Spc(n)函数:用于在输出时在两个输出项间插入n个空格,可多次重复使用。

Tab(n)函数:用于在输出时光标从对象左端开始向右移动n列,允许重复使用。

表达式列表:指要输出的数值或字符串表达式。

若省略,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若输出多个表达式,则表达式间要用空格、逗号或分号分隔,也可出现Spc(n)函数和Tab(n)函数。

表达式列表起始打印位置是由对象的CurrentX和CurrentY属性决定,默认起始位置为打印对象的左上角。

;(分号):表示光标定位上一个打印的字符后,(逗号):表示光标定位在下一个打印区的起始位置处。

每个打印区之间相隔14列。

若既无分号“;”也无逗号“,”,则表示输出后光标换行。

注意:当窗体的AutoRedraw属性的值为False时,Print方法在Form_Load( )事件过程中无效。

Cls方法用于清除运行时窗体中显示的文本或图形。

其基本语法形式为为:[对象.]Cls其中,对象为窗体或图形框,省略则为窗体。

评价建议本节的课上内容较多,不适用于进行填表或交叉式评价。

由于本节涉及到的知识点大多非常陌生,学生往往在自主探究的环节,即便已经抓到了头绪,也会因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害怕进行表达,因而本节的课上评价建议教师采用分组积分类评价方式。

无论学生表达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肯站出来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可以获得积分,推进自己所在的小组排名,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更好地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制定一个较为长期的评价方式,例如下达《阶段自评表》。

学生阶段自评表这一个月来,我最大的收获是:;不足之处是:;我的:;教学案例第5课蝴蝶飞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Image控件的Move方法的概念及使用方法;◆理解控件的“方法”的含义;◆掌握为Image控件指定其显示图像的方法;◆初步了解控件数组、RND随机函数、控件属性在程序代码中的调用、Mod运算符以及Timer计时器控件的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读教材与上机实验,使其能够基本读懂课文中出示的“蝴蝶飞舞”动画程序实例代码,并能使用自己的话进行解析;◆通过对“蝴蝶飞舞”动画程序实例的分析,结合他人的见解,归纳总结出控件的“方法”的基本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尝试自行解析程序代码的过程中培养其对陌生知识勇于探究,大胆尝试的精神和勇气;◆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教材分析:当我刚开始进行程序设计的教学时,便感觉比较难教。

这是因为程序设计本身枯燥、严谨,较难理解,而且学生大多数都是初学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

总结设计VB6.0程序的一般步骤:创建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事件程序代码;运行应用程序。

学情分析: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出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以活动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掌握利用VB编制程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开发VB6.0程序一般过程的思路来制作“蝴蝶飞舞”动画应用程序。

教学难点:分析得出实现“蝴蝶飞舞”各运算功能的算法。

教学方法: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搜索的关于VB6.0动画制作的相关资料文件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引入新课学生活动:欣赏完成后的“蝴蝶飞舞”动画,并看教材,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广播形式演示完成后程序的效果,分析任务,明确任务。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演示效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布置操作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学生活动:按照书上提示完成的制作“蝴蝶飞舞”动画应用程序,尝试完成操作任务。

学生间互相交流,遇到难处可以向教师请教。

教师活动: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当大多数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后,教师就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辅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VB6.0界面设计的方法三、提交作业,学习小结,集中解决难点教师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辅导。

讲解程序代码控制控件移动以及程序中控件的“方法”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布成EXE文件存盘,提交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评价。

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在操作中体验和掌握VB6.0开发程序的一般过程。

结合学生的操作,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四、应用拓展,巩固提高学生活动:思考并分别尝试解决教材中“各显神通”“博弈舞台”中的问题,研究讨论问题解决方案教师活动:师生共同尝试研究解决问题,提供教师的参考意见各显神通在前面编写的“蝴蝶飞舞”动画程序中,我们将计时器控件的Interval属性设置为了200,谁能说说如果设置为其他的数值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我们不将蝴蝶翅膀开合的两幅图片重合放置会怎样呢?当我们按下“开始飞行”按钮时,蝴蝶开始向右上角飞舞,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蝴蝶向右下角飞舞呢?蝴蝶飞舞的时间久了,我们想让它停下来,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飞舞中的蝴蝶停下来么?五、课后作业课后自学“资源视窗”中内容;有条件的同学参考“成长基石”,建立自己的博客,记录学习经验和体会。

教学反思:(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