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作业习题
1试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动因。
2列宁“四月提纲”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简述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采取的主要政治经济措施及其意义。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性质,并予评价。
5试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动因、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6试析苏联实行工业化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经验教训。
7简评20年代末反布哈林斗争的实质和教训。
8试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初期发生严重偏差的原因和教训。
9试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和历史地位。
10综述一次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的历史背景。
11略论两次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2简述印度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及失败原因。
13如何评价甘地和甘地主义?
14简述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进程、性质和意义。
15如何评价凯末尔主义?
16简述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的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17试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8试析一战后结束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特点及失败原因。
19从德国魏玛政府的内外政策分析改良主义工人政党的历史作用。
20试析早期法西斯运动的性质。
21试析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形成的主要原因、表现和内在矛盾。
22简述美国柯立芝繁荣的前提、进程和主要表现。
23简述20年代英、日、法、德、意等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24试析各国左翼政府的内外政策。
25试析鲁尔事件、道威斯计划和洛加诺公约对欧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26简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及特点。
27试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28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29简析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30试论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31简析德国纳粹独裁体制的形成。
32概述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33简述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的过程。
34简述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和成果。
35试述美国的中立政策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36从希特勒的全球战略与张伯伦的绥靖战略之间的重合与矛盾,分析慕尼黑会议和捷克斯洛伐克沦亡前后英德关系的变化。
37试析慕尼黑会议前后欧洲战略格局的变化。
38简述1939年欧洲局势的特点及在外交舞台上的四种谈判
39简述大战前期德意日侵略欧亚非各国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过程。
40分析波兰沦亡、法国败降和苏美参战初期失利的原因。
41分析法国败降前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
42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
43分析斯大林格勒、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发生前后各战场及整个大战战略态势的变化。
44简述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各大国的协调与斗争。
45简述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46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