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现浇板梁首件施工总结

1 现浇板梁首件施工总结

永泰县大樟溪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东风水电站-洪山大桥)现浇板梁首件施工总结工程名称:永泰县大樟溪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编制人:主管:编制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永泰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编制日期:目录1.工程概况 (1)2.施工时间 (1)3.施工依据 (1)4.首件施工目的 (2)5.施工组织安排 (2)6.施工方案 (3)7.现浇板梁质量检测 (26)8.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6)9.提高工程质量措施 (27)10.安全保证措施 (27)1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28)12.结论 (28)1.工程概况本工程(示范段)自行车道全长5619.45m ,分为架空段和路基段,架空段下部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现浇板梁为圆形柱式(直径0.8m ),现浇板梁上接钢筋混凝土盖梁,上部结构为等高度现浇混凝土(强度标号C45)实心板,长度为1897m (NA 段1202m 、NB 段355m 、NC 段340m )。

现浇实心板顶部宽度4m ,底部宽度1.15m ,高度0.8m 。

具体断面图如下:滴水槽181017453097.51557.5滴水槽181017453097.51557.540080115墩柱板梁板梁断面图现浇板梁首件工程选择NC2段6#-8#现浇板梁,该板梁为2×15m (两跨一联)连续结构,沿桥梁纵向设3%的坡度,板梁净空约3.2m 。

2.施工时间现浇板梁首件施工时间从2015年5月27日至2015年8月20日,砼浇筑时间为2015年8月6日20::00-2015年8月7日02:30,模板及支架拆除时间2015年8月20日。

3.施工依据3.1《永泰县大樟溪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东风水电站-洪山大桥)》2015.1版图纸3.2《永泰县大樟溪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14.93.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3.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7《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T/T-194-2009)3.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9《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10《永泰县大樟溪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3.11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程》(DBJ/T13-135-2011)3.12适合本工程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文件4.首件施工目的本工程在现浇板梁正式施工前进行首件施工,旨在通过首段现浇板梁施工,掌握施工中支架基础处理、满堂支架搭设、模板支立、堆载预压、钢筋绑扎、附属构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及支架拆除等主要工序的施工要点,查找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及各种相关参数,用于指导后续现浇板梁大面积施工,保证现浇板梁工程施工质量。

5.施工组织安排5.1施工准备工作5.1.1在现浇板梁首件施工前,对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将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危险源等向所有人员进行告知。

5.1.2现浇板梁施工所用钢筋、钢管、扣件均已送检,且检验合格。

5.2机械设备安排现浇板梁首件施工使用机械设备主要为吊机1台,挖机1台,液压震动夯1台,混凝土罐车3辆,吊罐1个,电焊机2台,振动棒2个。

5.3劳动力安排本次现浇板梁首件施工劳动力主要有架子工2名,模板工5名,钢筋工6名,电工1名,测量员2名,混凝土工5名,技术员2名,起重工2人,安全员1名,普工2名,司机4名。

5.4临时设施5.4.1临时用电现场施工用电由位于天境园对面的250KVA的变压器供应,用电满足现浇板梁施工需要。

5.4.2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继续沿用原有便道,为满足吊机工作面需要,在临近6#-8#现浇板梁处便道进行了加宽处理。

5.4.3临时用水施工用水主要为模板面冲洗及现浇板梁砼养护,工程临水而建,施工用水直接从大樟溪取用。

6.施工方案6.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底处理6.2施工方法6.2.1测量放样利用测量仪器准确定出板梁的中轴线、支架基础边线,放设出的边线控制点后需打设木桩进行标记,两个木桩之间带线进行控制。

6.2.2基底处理基底处理范围为板梁边线各向外延伸1m ,总处理宽度为6m 。

基底土采用液压震动夯进行夯实整平,基底夯实后浇筑15cm 厚C15砼。

浇筑混凝土层时需留设1%的排水坡度,采取从203省道一侧向大樟溪一侧放坡。

搭设满堂支架底、侧模铺设支架预压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 进入下道工序养护制作试块支架调整 支架拆除 试块强度检测砼拌制、运输图一液压震动夯进行基底夯实图二基底硬化处理在混凝土层上按照安装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铺设支垫槽钢,槽钢规格为[10,槽钢分2m和4m长两种规格,槽钢横向放置,平行横向立杆。

图二场地硬化后铺设槽钢6.2.3支架搭设现浇板梁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其上铺设纵横方木,方木上铺竹胶板作为面板。

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柱的横向间距为0.5m,纵向间距为0.9m,支架纵横杆步距0.9m,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0.2m,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所有立杆采用扣件进行连接成整体。

梁体底模横楞采用间距0.3m的100×100mm 方木,翼板底模横楞采用间距0.45m的100×100mm方木,纵楞采用间距0.5m的100×100mm方木。

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发生侧向倾覆,横向截面每6m设置剪刀撑一处,并均匀分布。

图三搭设完成的满堂支架为抵抗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侧压力,提高模板系统整体性。

在承受侧压力较大的板梁侧模和翼板处搭设斜向支撑,斜撑一端顶靠在纵横方木衔接处,一端顶靠在支架主节点上。

斜撑图四满堂支架侧模斜撑根据板梁高度,将墩柱立杆顶标高调整到距板梁底纵楞约15cm处,安放可调可调托撑。

可调托撑调整至距板梁底约21.2cm时进行固定,固定后由下到上依次安放纵楞、横楞及面板,纵横楞之间采用钢钉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受力整体。

图五纵横方木安放图六底模安装好的纵横方木6.2.4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竹胶板,在综合考虑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便利情况下,竹胶板投入了两种规格,分别为2440mm×1220mm×12mm、1830mm×915mm×16mm。

12mm厚模板用于板梁翼板、腹板施工,16mm厚模板用于板梁底板施工。

⑴底模安装用于模板支撑的横楞固定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样出模板安装边线,根据施工需要带线进行控制。

板梁底宽1150mm,小于单片底板模板宽度(1830mm),故底模横向整片铺装,无接缝。

模板纵向安装需进行拼装,为保证模板拼缝紧密,模板之间需加设止浆条。

为防止模板移动,安装完成后沿模板两侧向横楞打入钢钉进行固定。

橡胶支座及墩柱处的模板安装,采取提前预留孔洞,预留孔洞与支座或墩柱的缝隙采用止浆条进行封堵。

图七板梁底模铺设平面图根据设计要求,现浇连续刚构设置8mm的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形式设置。

施工前,根据二次抛物线确定从支点到跨中每隔90cm 的预拱度,通过可调托撑进行调整。

为便于调整模板预拱度,选取支架立杆进行调整,根据跨中预拱度8mm(设置立杆),两侧按照二次抛物线均匀布置,每间隔90cm确定预拱度,具体公式及预拱度见下:y=-f拱(1-4x2/L2)(以跨中心为坐标原点)f--拱顶总预加高度(8mm)立杆距离墩柱中心的距离(m)0.5 1.2 2.1 3 3.9 4.8 5.7 6.6 7.5 预拱度0.036 0.205 0.627 1.28 2.163 3.277 4.621 6.195 8 mm立杆距离墩柱中心的距离(m)8.4 9.3 10.2 11.1 12 12.9 13.8 14.5预拱度6.195 4.621 3.277 2.163 1.28 0.627 0.205 0.036mm图八 板梁底模留设预拱度⑵ 侧模安装板梁底模安装完成后,组织进行梁板侧模安装。

侧模高度45cm ,坡度为1:0.33。

侧模底部与底模进行拼接,接缝处放置止浆条,侧模与底模悬挑部分采用5cm*8cm 方木进行固定,侧模与翼板通过纵向方木紧靠并用脚手管斜撑进行固定。

1557.5滴水槽181017453097.51557.540080115墩柱板梁见示意图A 示意图A图九侧模加固大样图顶靠模板5*8cm方侧模图十侧模支立⑶翼板底模安装翼板底模分两部分组成,靠近侧模的底模水平长97.5cm,坡度1:5.73,靠外侧翼板底模水平长30cm,无坡度。

施工时,先安装靠近侧模的底模,如果翼板底模和梁板侧模直接拼接,形成钝角,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且模板拆除时极易损坏,故在施工采取两片模板之间加设弧形木条(半径2cm)进行平滑连接。

翼板由宽度97.5cm的斜坡部分和宽度30cm的水平部分组成,两者夹角118°。

为便于横楞的支立与拆除,同时提高模板系统的整体性,翼板斜面和水平面由同一根横楞进行支撑,方法为对横楞方木的端部30cm进行部分削切,形成与翼板水平部分相吻合的线性(详见图十一)。

翼板底模顶部和底部均采用脚手管顶撑背楞进行固定,脚手管底部支撑于满堂架水平杆上。

靠外侧翼板底模水平放置,与靠板梁侧模的翼板底模钝角连接,考虑到钝角较大,对拆模影响小,施工过程中直接拼接,固定措施为满堂架立杆直接支撑。

设置圆弧木条图十一翼板横楞加工方式设置圆弧木条图十二侧模安装效果图⑷翼板侧模安装翼板厚度为18cm,翼板侧模背楞采用纵向10cm×10cm方木,方木采用钢钉固定在板梁底部模板上,方木外侧用脚手管固定于外侧立杆上。

翼板侧模支立图十三翼板侧模支立安装图十三底板、侧模、翼模安装图⑸端头模板安装端头模板施工时间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端头模板由两片模板组成,模板形状与板梁断面相同,模板后设置方木(10cm*10cm )横楞,共两道,间距30cm,对拉螺栓进行固定,螺栓一端卡在方木上,一端与梁体钢筋焊接连接。

图十三底板、侧模、翼模安装图6.3.4支架预压⑴预压准备①预压材料采用选用编织袋。

运至现场后,机械配合人工向编织袋内填料。

②编织袋采用吊机进行吊装。

③沉降观测点设置。

沿混凝土结构纵向每隔1/4跨径布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上监测点不宜小于5个,并应对称布置。

监测点位置应标识清楚,以便于测量。

板梁竖向脚手管40050505050505050505050扶手或围挡30120剪刀撑20055监测点1监测点2监测点3监测点430监测点430图十四 现浇板梁边线监测分布图 ⑵ 加载范围预压加载范围不小于现浇板梁垂直投影面,每一联现浇板梁都需进行堆载预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