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压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变压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变压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一、对铜原材料价格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2)(一)宏观因素分析 (2)1、中国因素 (2)2、全球经济回暖 (3)(1)回暖的迹象 (3)(2)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3)3、美元贬值 (4)4、预期通胀 (5)5、流动性过剩全球热钱涌动下的金属价格反周期暴涨 (7)6、在对铜等重要资源价格要考虑各国的国家战略因素 (7)(二)基本面因素的分析 (7)1、TC/RC费用 (7)2、废铜价格 (9)3、硫酸价格 (10)4、库存的影响因素分析 (11)5、其他的因素 (13)6、未来铜的消费情况 (13)二、硅钢原材料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5)(一)2010年铁矿石谈判 (17)1、最新的国内钢企的动向 (17)2、中国铁矿石谈判的三大难题 (17)(二)国内钢企的市场格局 (20)1、国际国内主要的硅钢生产商 (20)2、国内钢企的硅钢研发之路 (20)3、国内市场的格局,武钢霸主地位,宝钢继续发展,鞍钢的潜在进入 (21)(三)可再生硅钢的回收----油片 (21)(四)硅钢的库存 (22)(五)进口因素 (22)(六)钢企的市场供给 (22)(七)其他可能因素 (23)(八)2001年之后单位变压器所消弧的取向硅钢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3)三、变压器市场的分析研究 (24)(一)我国变压器的产量和出口量 (24)(二)变压器行业发展的下游市场及行业前景 (26)1、工信部要求推进大型变压器用取向硅钢国产化 (26)2、智能电网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期 (27)3、变压器市场步入整合期 (27)4、变压器制造业与国家电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27)四、总结 (28)一、对铜原材料价格走势影响因素分析(一)宏观因素分析1、中国因素中国需求的相对刚性决定了中国经济不会遭受美、欧和日那么大的经济衰退,是支撑经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个是导致中国因素再次在铜价乃至金属价格反弹中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上半年针对市场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当时的国储的收储,这样托起了市场的价格。

图表1 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和废铜进口信息来源:国家海关总署整理从图看来,未锻造铜及铜材的进口量在2009年的6月达到最高水平(47599吨),之虽然在9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是在海关公布的十月数据看来,中国10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环比减少34%,废铜进口量也环比减少,表明中国需求短期内正在减弱。

期铜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在沪伦比值偏低情况下,中国铜进口量减少将使铜价在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因素在影响铜价中有较大的作用。

由于这其中有许多季节性的销售淡季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短期看来,中国乃至世界的铜的需求将会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2、全球经济回暖(1)回暖的迹象美国金融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程度比较高的今天,主要经济体概莫能外,但是在各国的齐心协力下,在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宽松的政策带动下,各国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企稳和回升。

主要表现为各国经济的增长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市场普遍的预期经济向好,但是不排除经济的可能波动恢复,但是总体看来各国采取的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是有效的。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0%;·美国三季度GDP年率初值为3.5%,·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除物价变动因素影响,2009年第三季度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 1.2%,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增长,折合成年率的增幅更达到4.8%。

·2009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了0.4%,欧盟经济增长了0.2%,双双摆脱了衰退。

各种迹象均显示,欧洲经济正在冲破黑暗蹒跚前行。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是在世界面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的做法,企图通过错误的贸易保护来促进的经济的回升,同时也是转移国内居民的注意力,对经济危机的根源产生误会。

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美国最近针对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以及最终采取的惩罚性关税和限制进口的种种错误做法。

当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各国对外贸易不断增加的情形下,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在金融危机下,发达国家陷入了金融危机的泥塘,政府如是基于种种错误的观点做出的贸易政策。

当然,对外贸易在总体看来会得到稳步发展,但是这时各国采用的贸易保护政策(尤其是发达国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企稳回升,所以经济的回升态势还是会出项政策上的影响。

3、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都是采用美元计价,所以美元的走势对铜价格的影响还是很大。

可以说,自从美国采用决定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就注定美国注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样美元的贬值是一种理论上的必然,图表2 美元指数月K线图信息来源:新浪财经近期对于美元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伯纳克有关美国经济增长将确保美元走强,美联储密切关注美元走势的讲话一度引发股市、商品市场震荡和美元快速反弹,这一方讲话刺激美元的反弹。

从美元指数的月度数据看来,美元指数在08年三月份左右达到低点,之后在09年1月的时候达到高点,由于美国采用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形象的称为“直升机撒钱”,这无疑对市场注入了较多的流动性,促使美元指数的不断下跌。

截止11月18日的情况是,美元指数已经跌破75大关,很明显已经跌破中长期均线,表明市场的看空气氛还是很浓,美元指数的波动,导致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铜等金属价格的高企。

中长期来看,美元还是有较大的贬值预期,市场的看空心态还是较浓。

4、预期通胀这个问题与上面问题是一个原因导致问题的不同方面,针对金融风暴,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投入流动性。

对任何金融危机而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信心和流动性,这两个因素是现代金融的核心。

金融风暴正在考验各国金融当局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最近以美国为代表的各国政府和央行许多措施,归结起来,主要目的就是从信心和流动性两个方面来打破“金融机构亏损—信贷收缩—资产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

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主要央行纷纷出台新一轮救助措施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

短期内大幅度降息,放松银根仍是各国央行的政策主流。

可以说,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向市场注资的方式,(1)美国批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核心内容是授权政府购买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以缓解信贷紧缩局面。

具体实施方案:直接注资金融机构,且注资对象并不局限于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动用2500亿美元通过股权收购方式向银行注资帮助银行得以继续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将“临时性地”为银行新发行的大多数债券提供保险,准备将联邦存款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无息账户,以帮助小型企业满足日常运营需要;美联储将“迅速出台”新计划,充当商业票据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美联储降息至四年最低水平。

政府全面救市,先后投入总额超过8500亿美元救市资金;奥巴马承诺将推出新的7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力推5项经济振兴计划,创造至少250万个工作岗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大规模信贷紧缩,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尽管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地调低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再贴现率,将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几乎用到极致,仍然不能阻止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经济持续放缓的趋势。

为此,美联储不得不选择调整贴现窗口贷款政策、启用新的融资机制、启用新的融券机制、启用新的融券机制以及对金融机构的直接救助等各种非常规措施,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扩大信贷规模,恢复市场信心。

(2)亚洲2008年8月底公布第一个经济刺激方案,应对全球石油和其他资源价格高企问题;10月,出台一个总额27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和向民众贴现刺激消费;12月12日公布255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刺激就业、鼓励贷款和为金融市场注资。

香港同意为全部银行存款担保。

韩国政府宣布向韩国国内银行提供总共1000亿美元为期3年的国家担保,以稳定金融市场;韩国为2000亿美元银行外债担保:为本国银行在明年6月前所欠的外币债务提供担保,担保有效期为3年;韩国央行下调0.25%基准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5.25%下调到5%;阿联酋政府12日表示,将为阿联酋国有银行的所有银行存款和储蓄以及所有银行间贷款提供担保;新加坡动用外汇储备全额保障银行存款:新加坡将动用约1500亿新元外汇储备,向银行储户、金融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的客户,提供100%保障。

(3)欧盟各国英国政府提出总额高达5000亿英镑的大规模救市方案,并放松了保险业监管;央行2008年11月降息150个基点至3%,12月再度降息100个基点;政府12月推出总额为200亿英镑、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恢复信心扭转经济颓势。

德国10月份推出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稳定金融市场;政府11月5日通过名为“以促进增长保障就业”的振兴经济方案,采取15点措施;12月批准310亿欧元经济激励计划防止经济滑入深度衰退。

法国政府成立了战略投资基金,加大直接投资力度以及加强银行贷款监管和减免税收等;正式推出36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12月再推出总额为26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扩大公共投资、对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提供援助。

意大利2008年11月底通过一项总额达800亿欧元的一揽子救援计划。

其措施包括政府向本国信贷体系提供流动资金担保、适当减少企业税负、增加166亿欧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800万低收入家庭提供24亿欧元的补助等。

面对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采取的政策主要是以政府巨额的财政预算资金作支撑,普遍采取降息的货币政策,实施减税或扩大公共投资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振兴政策,期冀刺激经济。

(4)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通胀的影响了,对于通胀的含义来看,就是市场上过度的钱来追逐少量的商品。

导致商品价格疯涨。

而此时主要还是指人人们所形成的通胀预期,这是就会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

实际上,是否形成通胀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可怕的是通胀担忧本身,如果消费者、企业和市场全部形成了一股脱离经济基本面的通胀预期并持续扩散,则人们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

在通胀预期中,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凸显,需求会增加。

5、流动性过剩全球热钱涌动下的金属价格反周期暴涨来自花旗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6月第一周就有4.87亿美元已进入中国和印度基金,远高于5月最后一周的4500万美元。

而这些热钱出动的背后是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逐步改善的局面,包括越来越多的市场报出利好经济数据,同时越来越多的要素、资产市场“由绿翻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