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课题名称: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2.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的关系。

3.掌握制定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

4.增强学生实施幼教工作的目标意识。

重点/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教学准备:幼儿教育法规文件教学过程:教法提示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规程》《指导纲要》领会幼儿园教育目标学生逐段阅读归纳三个目的教师简要分析教师重点讲解幼儿园教育目一、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1.从教育任务上看幼儿园的任务2.从教育目标上看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保教目标3.从发展方向上看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领域的具体目标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目的1.教育目标指明了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2.教育目标指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3.教育目标是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三、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2.反映社会的要求3.遵循教育的总目标4.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见2-1-1所示标的五个层次,层层分解,剖析各层次间的关系举例反证:重智轻德等片面理解和设置教育目标提问: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独标?举例教学中重内容轻目标的现象:例教师喜欢音域跨度大的歌曲教幼儿唱则不合适播放录像学生感知幼儿园环境及一日活动五、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要求1.科学地分解目标2.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4.教育目标要及时调整教育虽然是目的性计划性很强的活动,但也有很大的情景性灵活性。

幼儿教师怎样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和价值,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六、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途径1.幼儿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目标在前,活动在后”的原则。

2.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3.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物质环境精神环境4.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作业《练习册》:第二章第一节课题名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步骤及种类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种类及要求,树立科学性计划性的幼教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阅读具体活动计划、主要了解幼儿园三种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环境创设的原则.教学准备:幼儿园各类工作计划表、幼儿园活动录象、图片教学过程:教法提示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学生看教材中的各类计划表,教师简要讲述含义、内容。

结合教材中各章节的案例,重点讲授具体活动计划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为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制定周密的教育活动计划。

教师要学会制定以下计划:一、幼儿园教育计划的种类1.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反映班级学期教育的具体任务、内容和要求,是教师学期教育工作的依据。

分析表2-2-1。

2.班级月工作计划教师将本班的学期教育计划分解到每月的工作计划。

分析表2-2-2。

3.班级周工作计划:分析表2-2-34.班级幼儿一日活动计划:分析表2-2-45.具体活动计划(课时计划或教案)(1)活动名称(2)活动目标:期望幼儿通过活动达到的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态度情感目标(3)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准备活动的材料准备(4)活动过程:活动步骤、活动进程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5)活动评议学生看书概括要点,教师举例说明播放幼儿园一日活动录像,教师简要分析三种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幼儿活动的效果等分析评价。

二、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1.体现《指导纲要》精神2.符合幼儿特点3.保持系统性和统一性4.具有可行性5.坚持创新性三、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步骤1.全面了解分析本园本班情况2.全面具体明确任务3.选定内容4.安排时间5.编写计划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实施(一)幼儿在园的活动1.活动的种类(1)生活活动(2)游戏活动(3)教育活动2.组织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1)集体活动:教师直接指导、全班幼儿统一活动。

我国幼儿园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此形式最为普遍效率也较高。

(2)小组活动随年龄增长,受幼儿欢迎。

分组方法:由教师按幼儿的能力强弱、男女比例、年龄大小等分组幼儿自己找伙伴结成小组,适合大班按兴趣自然结成小组随活动进程随时编组讲练结合列举活动内容学生判断分别适合采用哪种形式出示幼儿园的材料、设备、室内外设置等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引用名人名言强调教师应注意态度和管理方式教师讲解出示图例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学生课前参(3)个别活动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或幼儿自发、自由的活动,易于因材施教。

A.幼儿来园后、离园前的自由活动时间B.早操、早餐、集体游戏、参观、郊游C.角色游戏、活动区活动(二)环境创设1.环境创设的内容(1)物质环境的创设(2)精神环境的创设假设课上,炎炎把目光转到窗上彩色塑料贴画,他的注意力分散了,你怎样做?《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你不必惊奇,儿童盯住了树影投在教室墙壁上的跳跃的光点,看的入了迷,对你所讲的东西一点也没听进去……我劝你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手,把他从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2.环境创设的原则(1)发展适宜性原则: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满足幼儿的特殊需要(2)安全性原则:幼儿园的环境要让幼儿感到受欢迎、受尊重、受信任、能够得到爱和感到温暖。

(3)参与性原则: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着教师意志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固定多变化少等问题,失去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如何让环境与幼儿“对话”(4)开放性原则:与家庭社区合作(5)经济性原则:注意环境结构的目的性;环境设施的多功能性;利用废旧物品(三)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1.幼儿园教师与家庭合作的意义2.幼儿园教师与家庭合作的原则3.幼儿园教师与家庭合作的方法(1)家访(2)通讯联系:家园联系手册、便条、书信、电话、视频点机击窗、园长信箱与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小结(3)家长园地或教育橱窗(4)班级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5)个别交谈:是最简便、最经常、最及时的方法(6)开展亲子活动(四)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

社会大环境中与幼儿园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

1.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作用2.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作业《练习册》:第二章第二节课题名称: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分析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从幼教实践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基本原则分析具体的教育活动。

重点/难点:掌握各原则的运用要点,会分析教育活动方案中基本原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若干教学过程:教法提示教学内容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分析,引导学生下定义设疑:基本原则是依据什么提出的?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任务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教育实践经验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既受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制约,又受人类的认识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约束。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和任务,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选择和使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时要遵循教育教学原则。

联系幼儿教育学知识导入新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创设问题情景案例《认识纸》教大班幼儿认识纸的性质、用途、种类。

教师提问:“纸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引导幼儿知道纸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工人用稻草、麦秸、树皮等原料制造的,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爱惜纸,不要浪费。

提问:此教学片段中教师讲授有无不正确之处?这违背了什么原则?这位教师又运用了什么原则?学生讨论分析,教师讲解。

举例:某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将“水蒸气说成白烟”。

提问启发学生换位思考:“你在教学中怎样运用科学性原则?”学生判断对错:1.低估迁就幼儿已有的水平,错过幼儿发展的机会。

2.拔苗助长,超出发展的可能性3.只关注学习好、能力强的幼儿,既不出众又不吭声的幼儿不在教师的视线内。

联系幼儿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性,幼儿园教学贯彻直观性原则。

讲练结合,学生连线: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班选择不同直观手段。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1.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含义2.运用思想性原则应注意:(1)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实效性。

(2)结合活动自然渗透。

如《三只蝴蝶》故事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诗歌《小熊过桥》培养幼儿勇敢大胆助人。

3.运用科学性原则应注意:不仅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传授的知识技能是正确的,设计教学形式、选择教法、确立目标、安排结构、创设环境也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用“盐与汤”打比方说明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盐对人体的重要性无人否认,那么给每人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不如喝一碗鲜美的咸汤。

任何学科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是统一的。

二、发展性原则1.含义2.运用发展性原则注意:教材内容难易适当。

知识的系统性。

面向全体,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三、直观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1.直观性原则的含义列举常用的直观手段(1)实物直观(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小实验)(2)模具直观(观察图片、图书、模型、贴绒教具、沙盘)(3)电化教学直观(幻灯、录象、电影、电视、录音、唱片、多媒体课件)强调运用要点:恰当选择直观手段与训练幼儿感官相结合与教师的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结合与幼儿的实践操作相结合举例设置活动区、组织游戏、收集废旧物品、提供自然材料、制作教具让幼儿操作摆弄。

“复习歌曲”练习法:边唱边表演,运用教具演唱,接唱与说白,乐器伴奏,身体动作伴奏(拍手、拍腿)做“水的沉浮”“摩擦生电”实验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引导幼儿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教师要及时指导。

名言引入提出换位思考性问题:1.组织美术活动画小蝌蚪前,你怎样做?2.幼儿发现自然角有教师准备好的各种蔬菜,就好奇地去摆弄。

你怎样指导幼儿有目的地认识蔬菜的名称、种类,使幼儿的操作活动由盲目感知到积极思维?启发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角色身份积极思维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运用此原则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讲解含义举例说明:《曹冲称象》《秤》的故事(4)语言直观(教师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描述)(5)动作直观(演示、示范、教态)2.实践性原则的含义幼儿是发现式学习,通过游戏活动实际操作物体,积累直接经验,获得感性认识。

运用实践性原则要做到:1.提供丰富物质材料,创设活动情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