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明确建设项目质量事故的划分,规范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方法,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及其它工程质量事故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质量事故处理实行“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三条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均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建设工程中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第二章事故的划分
第四条工程质量事故,系指由于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责任过失而使工程在下述时限内遭受损毁或产生不可弥补的本质缺陷,因构造物倒塌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以及需加固、补强、返工处理的事故。

(一)道路工程:现场监理鉴认至工程项目通车后两年内;
(二)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和设计使用年限内。

第五条工程质量事故分质量问题、一般质量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三类,具体分类及分级标准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等级划分和报告制度》(交通部1999年2月24日发布)中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事故的报告
第六条质量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事发单位质量责任人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初步判断事故等级后,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
(一)质量问题的报告
事发单位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以《工程质量事故报告》的形式向监理人、项目公司质量监督部报告:
(二)一般质量事故的报告
事发单位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以《工程质量事故报告》的形式向监理人、项目公司质量监督部,事故处理报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三)重大质量事故的报告
事发单位立即停止现场施工,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监理人、项目公司、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第七条《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内容
(一)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二)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包括分布状态及范围、发生事故的类型、缺陷程度及直接经济损失,是否造成人身伤亡及伤亡人员数量;
(三)质量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事故现场证物照片、录像、质量事故的证据资料、质量事故的调查笔录;
(四)质量事故的发展变化情况(是否已稳定,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等);
(五)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六)事故涉及人员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

第四章事故的处理
第八条质量问题的处理
(一)监理人接到质量问题报告后,立即由总监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确定质量事故等级,指导事故的处理,必要时下达停工令,同时向项目公司质量监督部报告;
(二)质量监督部接到报告后,会同监理人进行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
(三)承包人在质量问题发生后5日内,完成质量问题详细报告,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作出详细分析,提出问题处理方案,报监理人审查;
(四)监理人会同质量监督部对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并由总监审批其处理方案;
(五)承包人按批复的处理方案进行事故处理,监理人负责监督落实;
(六)事故处理完毕后,承包人向监理人上报事故处理报告及复工申请表(如有停工),并申请对现场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七)监理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质量验收及后续工程施工,被下达停工令的总监批复其复工;
(八)质量问题处理完成后,监理人组织承包人、设计人召开质
量问题通报总结会,总结分析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各参见单位吸取经验教训,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项目公司质量监督部主管人员参加;
第九条一般质量事故的处理
(一)监理人接到质量事故报告后,立即由总监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对事故进行初步定级,批准或指示紧急处理措施,同时向质量监督部报告,必要时下达停工令;
(二)质量监督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相关各方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成立事故联合调查小组对事故展开调查,必要时请相关专家及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加入调查组;
(三)承包人在质量事故发生后5天内,完成质量事故详细报告,对事故原因作出详细分析,评估事故的不利影响,明确事故的责任人,提出事故处理方案,报监理人审查;
(四)监理人审核承包人上报的质量事故详细报告,2天内对质量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案形成明确审核意见,上报事故联合调查小组;
(五)事故联合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审批承包人上报的处理方案,必要时召开专题会议或专家会议讨论;
(六)承包人按批复的处理方案进行事故处理,监理人负责监管落实;
(七)事故处理完毕后,承包人向监理人及质量监督部上报事故处理报告及复工申请表(如需要),并申请对现场处理情况进行检验;
(八)质量监督部与监理人联合检验合格后,由总监批准其继续
正常施工;
(九)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质量监督部组织全体参建单位召开质量事故通报总结会,总结分析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各参建单位吸取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出现;
(十)事故处理报告上报质量监督部门。

第十条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
(一)现场应急状态解除后,由项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开展或配合开展质量事故调查工作;
(二)承包人法人单位负责人组织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进行现场办公,全力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质量事故详细报告,对事故原因作出详细分析,评估事故的不利影响,提出事故补救措施及整改建议,上报监理人;
(三)监理人审核承包人上报的质量事故详细报告,对质量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案形成明确审核意见,上报项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
(四)项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或与上级主管部门联合组织事故调查委员会,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审批承包人上报的处理方案;
(五)承包人按批复的处理方案进行事故处理,监理人负责监督落实;
(六)事故处理完毕后,承包人向监理人及项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上报事故处理报告及复工申请表,并申请对现场处理情况进行检验;
(七)项目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检验合格后,向事故调查委员会或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事故处理报告,获得批准后,批复承包人的复工申请;
(八)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全体参建单位召开质量事故通报总结会,总结分析质量事故出现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各参建单位吸取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故。

第十一条事故处理后,必须保存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的方案,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处理结论等。

第十二条质量事故的处罚
根据事故调查结论,对相关责任方做出以下处罚:
(一)承包人
根据事故调查结论,承包人如负有部分或全部责任,则对承包人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质量问题
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承包人员清退出场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

2、一般质量事故
承包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在整个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清退处理,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必要时约请其法人代表现场澄清和督促整改。

3、重大质量事故
承包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视情况提议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对承包人进行全省或全国通报批评,按照事故调查小组的处罚决定处罚相关责任人,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二)监理人
根据事故调查结论,监理人如负有监理不力的责任,则对监理人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质量问题
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监理人员清退出场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

2、一般质量事故
监理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在整个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作出清退处理,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必要时约请其法人代表现场澄清和督促整改。

3、重大质量事故
监理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视情况提议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对监理人进行全省或全国通报批评,按照事故调查小组的处罚决定处罚相关责任人,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
关追究法律责任。

(三)勘察设计人
根据事故调查结论,勘察设计人如负有部分或全部责任,则对勘察设计人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质量问题
勘察设计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

2、一般质量事故
勘察设计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在整个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必要时约请其法人代表现场澄清和督促整改。

3、重大质量事故
勘察设计人根据事故调查结论中界定的责任比例及合同约定,承担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违约处罚,并视情况提议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对勘察设计人进行全省或全国通报批评,按照事故调查小组的处罚决定处理相关责任人,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出现以下情况时,项目公司将加重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故意破坏现场的;
(二)阻碍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拒绝提供与事故有关情况、资料或提供未伪证的。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和补充修订。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建设项目质量事故报告表
附件:
建设项目质量事故报告表
负责人:填报单位(章):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