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关键词]书法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应用一、书法和语文之间的关系简析近些年来,教育部在颁行相关的书法教育的法令时,都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书法教育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更好地完善。
那么,教育部将这二者之间联系起来考察有着怎样的依据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书法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文教育中,又必然会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可知二者之间是有着显然的联系的。
其次,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汉字,在语文教育中,总是需要进行识字、写字的练习,而对于书法来说,同样也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书法要形成汉字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汉字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使得汉字变得更为美观,形成一种艺术,因此可以说,不管是语文还是书法,都是以汉字作为重要基础的。
最后,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科目,通过它往往可以表达出作者个人的一些真情实感,而书法也同样,不同的风格和笔锋往往体现着作者不同的感情,二者都是传达感情的一个重要工具。
总之,语文和书法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书法教学,既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能够促进书法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传播。
二、书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政策去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透,书法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的书法教学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依然有很多因素阻碍着书法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我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我国的应试教育政策我国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文化也产生了很多的破坏,从而使得今天的青少年的身上已经很少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分,传统的书法艺术同样也不例外。
而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把高分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家长也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为了提升教学升学率,他们往往把正确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对于书写的字迹则要求不是很高,从而使得学生的字迹越来越潦草。
另外,在现在很多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虽然有专门的写字课,但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切实发挥出写字课的作用,很多时候写字课的课时也都被其他科目所占用了。
因此,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书法的热情必然有所衰退,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这也是书法教育和语文教育所共同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
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三、怎样更好地促进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1.针对书法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2.提高语文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3.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写字教学4.重视对中小学生的精神气质的培养汉字是一种非常美的字体,汉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幅图画,这些美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样一种美只能使得学生对其有一段时间的热度,却很难坚持下去,中小学生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上很容易出现缺乏耐心和信心的情况。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技术上的书法指导,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气质的一些培养,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分析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从而从中感悟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在以后的书法练习中,能够将自己的气质和性情融入到书法的练习中,形成一定的书写风格。
总之,书法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必须加强对于书法教学的重视,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更好地结合,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政府要在方针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将对书法教学的重视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切实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更好地进行书法教学;每一个中小学生也要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把学习书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培养自己对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1]雷实:《书法教育•语文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2期.[2]郑婉秋:《书法教育在重庆市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3]马艳:《论中小学语文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4]杨雅琼:《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写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5]于继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14年第19期.《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风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盛行使得感恩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而小学语文教学对感恩教育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促进感恩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所以,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促进感恩教育在学生的心中发芽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给予积极重视的重要问题。
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庞杂,而在这庞杂的内容中有不少题材和感恩有关,而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愈发证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之中的深层次内容,将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突出出来,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发展。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帮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小学阶段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一、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而其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多,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并且加以适当的处理和应用有利于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来说,当前小学感恩教育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语文应该主动承担起德育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的重视。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语文课文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然后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将这些内容加入其中。
这样一来对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给予积极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注意重视素质教育。
大自然是生命的母亲,我们来自于自然,我们生存下去所需要的所有元素也同样来自于自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感恩自然。
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和空气,还给我们美丽的风景。
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之中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恩自然。
(二)引导学生感恩双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忽略引导孩子感谢自己。
所以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恩双亲,让学生对父母心存感激。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歌颂母爱、歌颂父爱的文章并不在少数,因此选择合适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感谢祖国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伟大母亲,而我们是伟大母亲的儿女。
只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才能够对所有人民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让学生看到我们祖国取得的伟大成绩,让学生对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样有助于增强祖国的凝聚力,让学生对我们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依感。
二、正确的运用教学资源促进感恩教育的发展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利用。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感恩首先要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所有事情有意义的前提。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都发生了学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的事件,这说明感恩教育存在有很大的问题。
父母辛苦地将孩子养大,而孩子却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对父母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感恩最重要的对象就是父母,只有对得起父母才能够说自己开始懂得感恩。
其次,感恩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担当,在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到宽容大度。
有时候一些人、一些事可能会对我们的情绪造成影响,但是正确的对待方式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应该宽容和大度。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消极的事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感恩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恩。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感恩的对象。
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如若遇到写景的文章,就会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
这样学生就会对大自然产生感恩的心理,感谢大自然对自己的馈赠。
而如果文章内容是写人的,那么,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想象如果是自己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应该怎么做,而这么做又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同样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其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到一些必要的情感,这些情感的体验是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的必要环节。
只有充实地体验到这些情感,学生才能够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一来感恩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最后,感恩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帮助,比如说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理解,这样一来有助于促进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感恩教育的内容,只要处理得当,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对感恩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此给予积极的重视,并且真正地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1]韩慧鹏.小学语文中的感恩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08(6).[2]林文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德育教育体现在情境教学中(二)从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教师掌握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便能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可根据汉字的结构、笔画、形体等特点来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婆”字时,教师可以故意将“婆”字下面那个“女”字横写得短一点,让学生感到下面那个“女”字好像被压着一样。
并写一个规范的“婆”字,让学生进行比较,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比较后,很容易看出,“婆”字是否规范好看,关键就在于下面那个“女”字“,女”字一横要长,才能将上面“波”字托住,才能站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