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 - 副本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 - 副本
通过作用于β受体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但浓 度不同,可有α受体作用,可增加心肌耗氧量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Ⅱb类,C级) 米力农(amrinone)无循证医学证据
除泡剂的应用 ,高流量吸氧时可用乙醇(20%30%)湿化,降低肺泡及气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使泡沫破裂,改善肺通气。由于酒精对肺泡及支 气管粘膜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宜 间断应用。
镇静
首选吗啡5~10mg皮下注射5mg静脉注射,除镇 静作用外,亦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使 呼吸减慢,改善通气功能和降低耗氧量。对老年、 神志不清、休克和已有呼吸抑制者慎用,可选用 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
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分级
急性心肌梗死的Killip分级
分级
症状与体征
Ⅰ级
无心衰
Ⅱ级 Ⅲ级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罗音,占肺野下1/2, 可闻及奔马律,X线胸片有肺淤血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罗音超过肺野1/2
Ⅳ级
心源性休克、低血压(SBP≤90mmHg)、紫 绀,出汗、少尿
急性左心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严 重,故必须迅速、积极抢救,同时 尽快寻找原因,以利病因治疗。
改善左 室重塑
改善生活 质量,降 低死亡率
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流程
初始治疗 进一步治疗
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吸氧 药物:袢利尿剂、吗啡、毛花苷C、支 气管解痉剂
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 学检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等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主动脉 内球囊反搏、无创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 通气和血液净化等
应用快速制剂,去乙酰毛花苷丙0.4mg/次,静 注,必要时可重复,24h一般不超过1.2mg。
AMI发病者可适当应用。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忌用,房颤伴预激综合症忌 用。
其他
氨茶碱(Ⅱa类,C级) 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强心及利尿作用,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应用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Ⅱa类,C级)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
楚雄州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性心力衰竭
指心肌遭受急性损害或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 排血量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 灌注不足和淤血的综合征。以急性左心衰最常见, 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抢救是否及 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端坐呼吸
肝颈静脉怒张
肝肿大
左心衰竭症状、体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 引起心肌收缩无力, 如急性心肌炎、广泛性心肌梗塞等。
二尖瓣狭窄,尤其伴有心动过速时,心室 舒张期缩短,左心房的血液不能充分地流入 左心室,左心房瘀血扩张,因而引起肺静脉 压升高。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发作较久的快速性心 律失常或重度的心动过缓
病因及发病机制
输液过快或过多,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加,在原有 左心衰竭病人可引起急性肺静脉高压。
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治疗原则
1 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 2 增加左心室排血量 3 减少循环血量 4 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 5 保证气体交换
目的在于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淤血
治疗措施
体位 吸氧 镇静 利尿 强心药 血管扩张剂 其他
体位
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倚靠坐位,双腿下垂(急性 心肌梗死、休克患者除外),以减少回心血量, 增加肺活量以利呼吸,使痰较易咯出。
利尿
宜选用速效强效利尿剂,以减少血容量,缓解肺 循环的淤血症状。首选速尿40~80mg或利尿酸钠 50~1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20ml内缓慢静脉 注射。速尿静脉注射还有扩张周围静脉作用,降 低心脏前负荷。
强心剂 洋地黄类制剂(Ⅱa类,C级)
适用于心脏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尤其 是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
吸氧
积极纠正缺氧是治疗的首要环节
吸氧
鼻导管给氧:可用单侧或双侧鼻导管持续高 流量给氧(5~6L/分),并要求患者闭口呼吸, 否则很难提高肺泡氧分压。若用单侧鼻导管 吸氧,一般8~12小时后应换另一侧。
面罩吸氧:普通面罩给氧气时,吸入氧的浓 度与鼻导管法相似。
吸氧
加压给氧。对神志不清的患者经上述方法给氧后 PaO2仍低于6.67kPa(50mmHg)时,应予气管 插管或气管切开,兼行间歇正压呼吸(IPPB)或 呼吸末正压呼吸(PEEP)。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咳嗽、咳痰、咯血 ✓疲倦、乏力、头晕、心悸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肺部湿性啰音 ✓心脏增大、舒张期奔马律
右心衰竭症状、体征
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水肿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肝大、肝功能损害、黄疸、腹水 心脏体征:右心室扩大
全心衰竭症状、体征
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表现,或以某一侧心 力衰竭表现为主。当左心衰竭继发右心衰竭时, 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可使左心衰竭的肺瘀血减 轻,症状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全心衰竭时, 肺瘀血常不明显,这时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排 血量减少的症状和体征 。
常见诱因
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情绪激动; 妊娠与分娩; 血容量增加:如输液过快过多; 其他:治疗不当、合并甲亢或贫血。
由于上述诸病因引起的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 突然明显增高,当肺毛细血管渗透压超过4.8kpa (36mmHg)时,则有大量浆液由毛细血管渗出 至肺间质和肺泡内,发生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左心 室排血量急剧下降,同时出现心原性休克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 Ⅰ、Ⅱ、Ⅲ、Ⅳ级
➢Ⅰ级 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 的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等。即心功能 代偿期。 ➢Ⅱ级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 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亦称Ⅰ度或轻度心衰 。 ➢Ⅲ级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 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亦称Ⅱ或中度 心衰。 ➢Ⅳ级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 血性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亦称 Ⅲ度或重度心衰 。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 治疗最有挑战 性的是急性肺 水肿,缺氧和 高度呼吸困难 是致命威胁
其来势迅猛, 情况危急,要 求多种急救措 施同时到位
急性左心衰治疗目标
有效目标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最终目标
呼吸困难 缓解、体 重下降、 尿量增多 血氧饱和 度 增高等
改善症状 稳定血流 动力学状 况等
限制心 肌进行 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