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
有形资源(人、财、物) → 无形资源(信息, 知识,时间…)
增长极限→四倍跃进(罗马俱乐部 ) 体力群体 → 智力群体
多流汗→ 多动脑
动脑筋: 公司购进一万条出口转内销的积压 白丝质手帕,如何利用情人节高价售 出? 启示:心(新)经济
西门子:灵感点亮生活、灵感点亮新时尚
成熟技术加以组合
高考应试笔
第三个专题:无形资产与创新
Building relationship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o intangible assets and pre-founding R&D efforts matter for innovation speed in start-ups? Passages from organisational knowledge to innovation
无形资产的定义
无形资产的内涵
• • • • 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的对称,是无物质实体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某种特权或权利 无形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 无形资产是企业净资产超过有形净资产的余额
以比较法为无形资产下定义
1、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的对称,是无物质实体的资产
Intangible assets are non-monetary assets without physical substance hel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supply of goods or services for rental to others or for administrative purposes. (无形资产是企业为生产使用商品或劳务供应、 出租或管理的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 币性资产。 )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无形资产准则》
2、无形资产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某种特权或权利
特许经营权 知识产权:银行抵押贷款 “山寨”是否属于侵权?(讨论)
侵权的山寨 山寨品牌:康帅傅方便面、斯大舒胃药、周 佳牌洗衣粉、NLKE运动鞋…… 部分山寨电子产品 盗版软件或电子产品
非特权的无形资产
品牌价值:可口可乐 广告:亚科卡(野马车) 企业文化:海尔(激活“休克鱼”、80/20 原则)
自学的第二个专题:技术创新综述
参考书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演化经济学译丛,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学的危机》 《演化经济学:纲领与范围》 《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
《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
《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 《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管理新兴工业化经济的技术与创新》 《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
世界经合组织(1996)——知识划分
Know-what Know-why Know-how Know-who
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做 人力资源
Knowledge and the Firm
Knowledge and the Firm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
人身依附性
•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知识的应用离不开人类 • 创新型人力资本 池田菊苗 味精 亚科卡 福特野马车
过程性
•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 • 举例 海尔文化:休克鱼、80/20
可固化性
•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 • 隐性知识资源
有利于个人成长环境的优化
个人隐性 “智慧”
真正的第二个专题:无形资产与智力资产
Intangible assets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Measuring the strategic readiness of intangible asset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20世纪80年代,正式的开始
1、介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 ,“知识价值社 会”,1985。 2、1988年春季号的《经济发展评论》载文说道“美 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 3、1989年11月的《金融家》杂志在“知识产权在贸 易政策中起关键作用”一文中提到八十年代美国迈 向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杨汝梅,1929年
会计界的定义
无形资产是非实物的经济资源,其价值是依据被授予 的权益和其他将要得到的预期收益来确定的。 ——美国《会计手册》 无形固定资产是与有形固定资产相对立的概念,具有 无实体、超过同行收益、有偿取得三个属性。 ——日本《新版会计大辞典》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据估计,OECD主要成员国GDP总值的50%以上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企业面临的挑战
• • • • 量的增加→知识的生产→企业的教育责任 标准化→非标准化→柔性生产 集中生产→分散生产→SOHO 橄榄型→哑铃型 …… 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知识经济中无形资产的特点
• • • • 存在方式上,人身依附性 利用方式上,过程性 实践过程中,可固化性 产权关系上,共享性
3、无形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
乳酸菌
4、无形资产是企业净资产超过有形净资产的余额
“利润诚可贵,商誉价更高” 毒奶粉事件 强生 秦池
无形资产的外延
无形资产的涵义是指专利权、版权、秘密制 作法和配方、商誉、商标、专营权及其他类似的 资产。 ——哈特菲尔德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 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 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
智慧 增值 循环
公司显性 “智慧”
有利于体现智慧价值
பைடு நூலகம்
名著名言
《创造知识的螺旋》
有组织地充分调动员工内心深处 个人知识,形成暗默知识和形式 知识的螺旋运动。
[日]野中郁次郎 《热点:公司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
合作心态
跨越界限
创造价值
伦敦商学院格拉顿 [参]07.4.11
共享性
• 无形资产的固化有利于共享 • 开源技术 • 竞争→竞合
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
王水莲 wslian2004@ 公共邮箱 intangibleassets@ technicaleconomy
资源价值评价的五项标准
• • • •
不可模仿性:资源是否难以为竞争对手所复制; 持久性:判断资源价值贬值的速度; 占有性:分析资源所创造价值为谁占有; 替代性:预测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否为另 一种更好的资源代替; • 竞争优势性:在自身资源和竞争对手的资源中, 谁的资源更具有优越性。
第四个专题:无形资产评估综述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Measuring intangible capital assessing knowledge assets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 exploratory study that develops measures and models
企业是一种动态的、演变 的和半自治的知识生产和使用 的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活 动系统。
获得知识的方式
• 基于经验 • 基于推理 收集数据 进行逻辑分析
科学产生新知识的过程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 基本的概念:资源、劳务、知识、知识创 造、组织学习…… • 知识对经济的影响? •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实 质? • 在制度环境确定的情况下,员工以何种方 式创造价值?
节日纪念笔 生肖礼品笔
无形资源 一本万利
京剧文化笔
牛肉干 + 网游
千年资产评估:以货币化的形 式对各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资 源进行了估算,包括生产力、生态 系统和无形资本等三类资源。
《国民财富在哪里》,世界银行,2005年9月15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你看到了一位樂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臉呢?
谓无形资产之价值乃属一特定 企业所具有额外收益能力之表示 。 无形资产乃某类价值之代表,此种 价值,依据企业盈利之剩余,将其 超过之数,依照相当利率,化为资 产的价值是也。
张瑞敏: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相 反在于无形的东西,这就是观念,思维方式 的彻底全新变革(科技日报 98年10月25日)
斜坡球体论:企业就像斜坡上的球体,市场 竞争与员工惰性会形成下滑力,如果没有一 个止动力,球体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 基础管理;斜坡上的球体不会自行上升,如 果有个向上的拉动力,企业才能发展,这个 拉动力就是创新。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无形资产研究
未来学家的预言
1、弗里茨· 马克卢普,《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布》 , “知识产业”,1962 2、丹尼尔·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1973 3、阿尔温·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 1980。 4、约翰· 奈斯比特,《大趋势》 ,“知识是我们经济 社会的驱动力 ”,1982
参考书目
1、著作
汪海粟,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杂志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ies 中国资产评估
第一个专题:
关键点
• 知识的界定:解释柔性、边界管理 • 制度环境的影响 • 私有特征和公共特征的划分
世界经合组织——知识经济特征
1、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1993年,全部OECD国家的工商业R&D的近2/3用在高技术 产业。 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在制造业的行业中,非电力机械(包括计算机)和电力机械(包 括通信设备)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在美国、加拿大、荷兰、爱尔兰、瑞典和英国,其增长速度 都超过了10%。 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 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在80年代,OECD净增的6500万个工 作岗位中,劳动力就业的95%是由服务业提供的。 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