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促进就业做文章,都以是否促进就业作为标准。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不了解这一点,就分不清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更创不出办学特色。
招生只能解决学校的生存问题,搞好就业才能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
“出口”做好了,“入口”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今年6月份,在河南日报组织的“全省十大最具公信力学校”评比中,我院光荣入选,这是对我们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最大肯定和最好回报。
第三,要坚持走产学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
这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挑战和颠覆。
学院和企业之间通过共享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实现了企业需求与学院能力的对接,既给我们带来了项目,又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和技术难题,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位置,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几年我们与莲花集团、大用集团、美的集团、财鑫集团等60多家著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成了60多个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共赢。
问:您把“以服务为宗旨”放在办学的第一位,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的?学院在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方面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动了学院自身的发展。
服务还体现在以人为本上。
我们在学院倡导“大爱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创造一切条件来满足师生的发展需要,完善教学设施,改善师生工作、生活条件,免费对教师开展培训,报销读研读博人员费用;推行后勤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生活费用;实施贫困生救助工程、终身就业工程等等,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近来,学院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得河南省高校成人教育评估优秀等次,成为省内高校屈指可数的“双冠王”,并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实训基地等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
我院代表队在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屡屡折桂,机电系学生在全省大学生技能大赛上接连摘金夺银,体艺系师生在全省戏曲大赛、音乐大赛上有奖必争;北京奥运会上有我们的共青团员志愿者团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涌现出“河南省优秀支教服务团”。
另外,我院学生常雄健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信科系学生韩亚威和李亚坤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并被授予“周口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信科系4名学生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被数家媒体报道……所有这些,都是践行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的结果。
问:随着高等教育入学规模连年扩大,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担忧。
但是这两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除了获得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以外,还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涉及教学质量的各个重要环节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你们是怎样取得这些成绩的?答: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全面、可持续发展,还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和普通大学教育不是一个标准,又和中等职业教育有高低之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是树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为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其次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设置。
2001年我们只有7个专业,8年来停办了4个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每年都改造和新增3~4个专业,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我们办得好的专业,实践课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50%,并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有6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
我们让企业专家骨干、管理人员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对接。
我们的毕业生都要求获得“四证书”,即毕业证、职业资格鉴定证、外语合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
三是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
我们建立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们实施了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承担编写21世纪国家高职高专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27部。
我担任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副主任委员,今后我院教师主编或参编的全国通用高职高专教材,将覆盖大部分专业。
学院已有两门课程分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和河南省优秀课程。
四是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我们拥有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基地31个,所争取到的250万欧元西班牙政府贷款,也全部用于购买教学急需的仪器设备;校外实训基地已达60多个,今年还要增加10个以上。
2008年,我院现代农业技术综合实训基地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标志着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已经达到省内院校先进水平。
五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
我们一方面解放思想,突破“教师必专职、专职必入编”的人事管理框架,除了把在周口工作的数十名博士全部聘为我院兼职教师外,还在企业聘请了100多名高技能、高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另一方面是加大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
几年来,我校共支持95名青年教师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对新进教师全部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对所有专业教师都进行了职业培训,以提高其“双师素质”。
这些措施使我院教师队伍的结构迅速改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6%,年轻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40%,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
今年6月,在有50多所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参加的河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评比中,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经过激烈竞争最终折桂,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标志着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
问:2008年年初,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一举迈进河南省高职院校的“第一集团”。
据了解,省内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参加了这次竞争,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优势?你们又是怎么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呢?答:2007年年底,河南省计划从全省54所高职高专院校中遴选出10所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院校进行重点扶持建设,成为“示范院校”,也就是高职高专院校的“211”工程。
2007年年底,我们是在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紧张时刻得到这个消息的,于是当即决定组织力量,全力以赴进行竞争,最终以第六名的成绩申报成功。
这一成功不仅意味着我们已跻身省内高职院校第一团队,也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取得这一成绩并不是偶然的,既是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结果,更是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的结果。
在申报过程中,市委书记毛超峰和市长徐光亲自坐镇指挥,副市长范明还参加了现场答辩会,受到了省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时至今日,我们全院师生还一直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问: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名片。
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服务三农”和“专家治学”是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办学特色。
您认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是什么?一所学校如何才能办出特色呢?答:我的体会是,办学校和开饭馆一样,没有特色是办不下去的。
这些年来,学院依托传统农科和畜牧专业的优势,立足服务“三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我们通过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建立了一批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锻炼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服务与推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农科和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办学特色。
去年现代农业综合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明年还要申报国家级基地,就是因为有这个特色。
在专业建设上,这两年我们也创出了鲜明的特色。
我们坚持专家治学的方针,任用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大胆向系部下放办学自主权。
畜牧兽医专业和汽车维修专业分别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
我们的目标是,争取今明两年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
问: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效果,最终要反映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
这几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情况如何?答:这个问题提得好。
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
让每个学生都端上金饭碗,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我们明确承诺:凡我校毕业生,我校皆负责安置;凡我校毕业生失业,我校负责再培训再安置。
我们建立了毕业生免费再培训制度,促进毕业生二次就业,几年来,共帮助40余名毕业生实现了再就业。
我们十分重视毕业生的推介工作,仅2008年就举办大中型招聘会28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加上我们平时推荐的就业岗位,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达到毕业生总人数的1.8倍。
我们与美的集团、联硕集团、莲花集团、双汇集团等国内数十家著名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安置协议,订单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企业满意度95.6%,就业后前3年平均薪酬水平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
我们还开设了创业辅导选修课。
很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2004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尹光磊,毕业后创办养猪场,仅2007年就实现利润近60万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最新统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50%,加上仍未找到工作的历年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1000万人。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在保障毕业生就业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答:早在2008年,我们就预测到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能出现一个多年不遇的困难局面。
因此未雨绸缪,做了认真部署和充分准备,主要措施有: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新开设3个面向企业改造升级、毕业生紧俏的新专业;瞄准国际大市场,和加拿大签订了联合办学和就业协议,并开始招生;建立就业目标责任制,强调“谁培养谁负责”,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打破专业限制,允许学生跨专业学习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做好学生专升本工作,今年我院毕业生专升本推荐20%,录取率100%;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参军入伍、担任村官等方式安置了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
截至目前,我院2009届毕业生大部分已经找到工作,目前已安置就业91%。
预计到年底,总体就业率仍将达到95%以上。
问:由于这几年的突出表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迅速成长为河南省高职教育的一个品牌,引起了全省高职教育界和周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也被周口人民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
展望未来,您对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今后的发展都有哪些设想?答:虽然这几年学院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成就,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办学声誉不断提高,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师生的期待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自我发展能力、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以及为地方服务的能力还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