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S16949产品制造过程控制检查表

TS16949产品制造过程控制检查表

产品制造过程控制检查表
工序
过程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记录
程度判定
一.原材料采购
1、是否有合格供方清单,所列供方是否定期评价;
2、查采购产品记录,是否在合格供方名单内采购;
3、采购记录中是否有非合格供方清单内供应商;
4、对非合格供方供应商是否按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调查/评审,采购产品是否进行过验证;
5、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保质期、产品标识及包装情况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采购产品报检、检验过程是否超过2个工作日;
7、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否在2日内通知供应商;
8、是否跟踪供应商的供货及时性、质量、整改、服务等情况;
9、相应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录管理规定;
二.原辅料仓储
1、核对仓储的原辅料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保质期、合格证明及产品的包装、标识情况是否和相应记录一致
3、是否;
5、操作者是否经培训合格并有上岗证,是否有新员工;
6、是否对上序产品进行100%自检和对完成的产品进行100%自检;
7、当发现不合格品时是否及时通知本工序负责人和检验员进行处理,并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8、是否易于得到《清理作业指导书》,并按《清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
5、精炼剂、清渣剂使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放料时是否使用完好无损的过滤网,工艺要求的温度是否符合;
7、各种与铝液接触的工具是否定期涂刷涂料;
8、打渣后的铝液是否干净没有铝渣等杂质漂浮;
9、操作人员是否进行安全防护;
10、不同牌号铝合金是否做标识,标识是否正确;
11、是否有防止其它材料或杂物的混入措施/办法等;
12、是否按煤气发生炉的相关规定执行;
13、现场是否使用相同牌号的铝料(回炉料);
14、相应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录管理规定;
四.压铸工序
1、生产前是否按设备点检卡项目点检;
2、模具型腔、浇口、冲头等部位,是否使用专用涂料;
3、是否进行首件检验和生产过程中产品的100%自检;
4、热模产品是否报废;
七、喷砂工序
1、喷砂前后是否自检产品外观质量,对不合格品隔离,经有关人员处理后进行生产。
2、喷砂时间、装件数量是否符合工艺规定;
3、是否轻拿轻放,避免磕碰;
4、是否易于得到《喷砂作业指导书》,并按《喷砂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
5、相应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录管理规定;
八、仓库保管
1、成品的仓储管理是否按批次管理规定分批进行管理,做到批次清楚,严禁混件混批,做好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日常做到帐、物、卡一致;
15、压铸在试模、换模、调整工艺参数等工作时,是否通知现场工艺员和主管工艺员跟踪调试;
16、压铸操作者是否经培训合格并有上岗证;
17、压铸操作者是否熟悉作业指导书的控制要求;
18、替班和学徒工操作前是否通知质量监测部门;
19、操作者是否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要求和规定;
20、是否按规定要求及时交检末件;
21、是否有《压铸作业指导书》并按要求执行;
8、库房环境是否有利于产品质量的防护;
9、产品出入库批次/数量是否准确;
10、相应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录管理规定;
九、检验程序
1、是否严格按照《检验指导书》执行;
2、各工序检验员是否执行首检,并在首件上做标识;
3、各工序检验员是否按要求频次/数量巡检,要求项目(工艺参数)检验;
4、发现不合格品时,是否及时通知操作者和该工序主管,并对本批次不合格品做好标识进行隔离。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2、仓储产品是否按区域码放,做好防潮、防腐、通风、隔离等工作;
3、产品摆放是否利于先入先出,是否执行该原则;
4、是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急时通知本部门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理。
5、特殊(出口/修模/不同标识等)产品是否按规定要求保管;
6、是否按季节特点或库房环境条件对产品进行有效的防护;
7、是否有雨浇/上霜/腐蚀/灰尘等情况;
5、坩埚及所有铁质工具应涂刷涂料,查坩埚定期更换转用记录是否定期更换;
6、模具型腔、滑块及分型面(包括容杯、浇口套)等部位铝皮、铝屑是否清理干净;
7、每模次是否喷涂一次水剂涂料,易渗铝部位是否涂刷油剂涂料(或者抗焊合腊)保养;
8、坩埚内铝液达到1/3以下时是否停止使用,等待加料;
四.压铸工序
9、生产时是否撇开氧化层进行生产;
10、料温是否符合规定温度;
11、余料厚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2、停机超过一小时以上时,应将坩埚内的铝液舀出2/3,停机四小时以上时,应将坩埚内的铝液全部舀出,或精炼处理后方可生产。实际执行情况是否符合;
13、大件产品装车摆放时是否符合要求,并轻拿轻放;
14、对增压压力、二快转换点位置、保压时间、二快增压手轮圈数、浇注温度设定,是否有私自调动情况;
2、是否按照分类名称规格、区域进行摆放,是否便于先入先出;
3、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4、帐物卡是否一致;
5、是否有超期贮存和过期使用的情况;
6、已鉴定为不合格(或过期、失效、变质、腐蚀等)的采购
产品是否及时通知采购室退货,不能及时退货的是否进行
标识和隔离,以免被误用;
7、库管员是否对库存采购产品按月进行检查;
8、存储环境是否有利于产品质量;
9、危险品/化学品等是否符合相应的控制要求;
10、相应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录管理规定;
三.熔化工序
1、是否按《熔化作业指导书》执行;
2、回炉料是否干净无杂物、干燥,铝渣、铝沫等是否添加到炉内;
3、是否按规定对铝合金、重熔锭、回炉料的比例进行管理;
4、实际过程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4、操作者是否经培训合格并有上岗证,是否有替班人员;
5、是否交检首件和对上序产品进行100%自检和对完成的产品进行100%自检;
6、当发现不合格品时,是否及时通知上道工序负责人和本工序检验人员,并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待查。
六、清理工序
1、毛刺是否清理干净彻底,是否自检;
2、清理时是否按要求装夹,是否有夹伤/磕碰产品;
22、替班人员是否熟悉产品的控制要求和重点自检部位;
23、对技质部下达的纠正/预防措施是否认真贯彻执行;
24、相应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录管理规定;
五、切水口工序
1、是否易于得到《清理作业指导书》,并按《清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
2、是否有混件、混批、磕碰现象;
3、实际工作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