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如何应对特殊学生主题班会
教师如何应对特殊学生主题班会
32
33
34
(二)重视因材施教 (三)帮学生树立自信
1、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发现他们的闪 光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倒序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 喜悦。即在新授一项技能时,先将该项技 能除最后一道工序外全都做好,只让学生 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 悦,树立自信,然后将学生需要完成的工 序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从简到繁,由易到 难,最终掌握该项技能。
6
• 1、使用平稳温和的语气, 不要用太大的声音说 话。
• 2、在说明你想表达的事情时, 使用简明的字句。 • 3、对于无法安坐的学生,做作业时,允许他们在
手上拿着一些不太显眼的, 有操作功能的物品, 比如可以挤压的橡胶球,或一小块布料。 • 4、尽量减少教室里的干扰, 并维持低干扰的环 境。 • 5、允许学童坐在前排的位置, 以降低干扰。
38
谢谢!
39
19
• 3、长期看电视。长期依赖电视的儿童因为缺乏一 定的人际交流,会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有些孩子会表现得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非常反 感他人干扰其看电视,心情容易烦躁。
• 4、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或 病故,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应有的家庭温暖, 因而性格孤僻,对周围事物冷漠。
• 不光是早操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其他幼儿 都结伴玩开了,可他仍站在原地,老师去拉他的 手,想带他一起和别的孩子玩,怎么也拉不动, 后来他竟然蹲了下来。他这种孤立、“特殊”的 举动让全班小朋友对他“敬而远之”,他似乎没 有朋友,有的孩子看到他穿的衣服甚至还在背后 偷偷地笑他,有的孩子会悄悄地议论他的嘴巴和 别的小朋友长得不一样。这个孩子似乎更自卑了。
4
案例: 小王,患有自闭症,在幼儿园里只会坐在小椅
子上,不是发呆就是转转手指头,不说话也不会笑, 连最简单的动作也要老师手把手的带领着做才行。说 话少,总是吐出一两个单字,交流困难。对周围的事 也漠不关心。
5
自闭症原因:
1、遗传的因素:很多自闭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 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 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 2、环境因素:分为两大块,一是在孕母体内的环境,胎 儿在子宫内是有感知的,母体情绪的波动,以及不正常的 剧烈运动都会影响胎儿生长。二是出生后外界的环境影响, 家庭教育、沟通障碍、环境污染等都可能引发孩子自闭症。 3、感染或外伤 4、新陈代谢疾病
7
• 6、在转换环境及等待的时候, 使用“首先...... 然后”的句法, 比如, “我们先做数学, 然后 再下课”。
• 7、使用图像或文字的视觉课程表,来帮助学童做 事件预期及环境转换。
• 8、请教孩子的父母,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 们也知道许多能帮助孩子的特别技巧。
• 9、帮助学童跟同学互动, 对许多孩子来说, “交个朋友”这件事, 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35
六、残疾儿童
• 表现: • ㈠一般心理障碍
自卑,孤僻,多疑,依赖,虚狂, 过度激动,待人态度生硬,乱发脾 气,不听劝告。
• ㈡行为偏差 偷窃,打架及其他侵犯性行动。
36
• 1、让残疾学生树立明确的“自我意识观念”。使 其能够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自己有比较全 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2、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扩大认知领域。要培养学 生全面发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能让他们只 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竞争,缩小了他们的发展道路。 世界如此之大,应扩大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 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发挥自己独有的技能。
20
对策
• 1、投其所好 • 幼儿一般都多贪玩,当你以他喜欢玩的东西作为交流话题
时,就能触动他心灵的"热点",进而产生语言上的共鸣。 • 2、学会理解 • 孤僻的幼儿,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闭心理,当他在生活
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如不会系鞋带,衣服一时穿不 上去时,家长应给予理解并耐心帮助提示他。 • 3、积极评价 • 幼儿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尤其看重家长,老师对自己的 态度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欲使孤僻幼儿道出心声,应从满 足其正当心理需要出发,把握时间,多运用表扬、鼓励的 方式,顺其自然地与之心理相容,使他产生语言交流的欲 望。
3
表现:
与外界交往障碍,不与外界接触, 表现为极度的孤独和自闭,对最亲近的 人和别人均缺乏情感反应;
语言障碍,智能障碍,感知觉方 面似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渴望 维持原样不变,行为方面有反复无目的 的刻板动作 ,如弹手指、拍手、摇摆身 体、旋转和挥动手臂、脚尖走路或其他 刻板动作。甚至会出现自残行为(如抓 破皮肤、咬手等)较为常见。
10
多动症儿童的问题核心为自控能力 差,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 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 性、学习困难。
11
案例:
明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家里是爸爸妈妈头疼的宝 贝,天天喝可乐、雪碧,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稳,情绪不 稳定,常常冲动任性,一不高兴就对家里的东西摔摔打打。
在学校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活动 过多,手脚动个不停,需要老师多次课堂提醒;
1
在班级管理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似乎是 班级活动中不太和谐的音符,由于家庭、社会 和学校教育等影响,孩子难免出现这样那样 的问题行为。
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教育者,我们处理 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 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
2
常见特殊儿童类型
• 自闭症儿童 • 多动症儿童 • 孤僻儿童 • 攻击性儿童 • 智障儿童 • 残疾儿童
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与外界 有任何的交流,没有朋友,不爱笑,不说 话,表情总是格内向。表现得比较安静、胆小,对新事物 适应缓慢。如成人给他新的玩具或图书,他却表 现的无所谓;其他小朋友主动与其打招呼,他却视 而不见。 • 2、家庭教育严厉。父母成天板着面孔对待孩子, 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因一点小事常厉斥责孩子, 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 导致孩子更加不愿说话。
8
• 10、反复练习是学习的密码,一而再,再而三的 实际操作,口头复诵。
• 11、提早告诉孩子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 12、耐心,对于新的事情,新的要求,新的功课,
给孩子们额外的时间去消化这些讯息。 • 13、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的范围,不要老是凑在
他眼前跟他说话。
9
二、多动症儿童
• 表现: 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 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注 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 以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且伴有学 习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组综 合征。
28
• 对策:1、自然后果法。 • 就是让幼儿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要求幼儿亲自消除自己
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如攻击者把别的小朋友的胳膊 咬出了血,就应承担后果,不能置之不理。 • 2、不理睬。 • 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他人对他的关注。所以, 不理财孩子,是一种特别敏感的惩罚。当孩子做出攻击性 行为时,暂时对孩子不理睬,对他表示冷漠。在一段时间 内不理他,而对被攻击的对象给予充分的关注,用温柔、 亲切的态度去安抚被攻击的对象。用这种方法来“惩罚” 他的攻击性,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为 止。
37
• 3、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发展特 长。 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优势,从 而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此来提高和带动其 它方面的发展。
• 4、培养残疾学生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5、培养残疾学生自制能力。心理健康的残 疾儿童有道德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 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能控制自 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 规范化、社会化。
好捉弄人,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说话和活动,自控力差, 脾气暴躁,智商正常但学习成绩时好时坏,一事未完又换 另一件事……爸爸妈妈怀疑明明是多动症孩子。
12
13
14
15
16
表现: • 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 • 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 • 3、不关心别人。
17
案例: 妙妙是个特别孤僻,不合群的小女孩,
29
• 3、提供非攻击的环境。 •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提供非攻击的环境,尽量减少冲突的可
能性。例如在必要的条件下,可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避 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的攻击性冲突。 • 4、榜样法。 • 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对其采取榜样示范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别人的所作所为,受到共鸣影响, 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比如一 些经常发生矛盾的小伙伴,教师可先让他们观察另外一些 好朋友,看他们是如何互相帮助友好地在一起玩耍的,然 后提醒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向他们学习,若在一段时间内 不发生攻击性行为,再适当给予奖励。 • 5、教会幼儿适时发泄不满情绪。 • 过分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虽然能得到暂时的安宁,但 压抑久了,幼儿心理失常,一旦有个导火索,一触即发, 后果只会更严重。
30
31
• 案例:佳鑫。他是一名智障儿童,从不大哭大闹, 孩子坐在那里很安静,看上去很乖,从来不给老 师惹“麻烦”,老师和他讲话,他也不回答,如 同角落里的小草,没有阳光的呵护,默默地自生 自长。每天的早操估计是他的痛苦时刻,全班小 朋友都在整齐协调地做动作,他就低着头,无意 识地摆弄着衣角,如同处于无人之境中。
27
• 3、家庭教育因素。 • 有研究表明,幼儿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
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 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种家庭类型的共同特 点是对幼儿限制的失当。此外,对产生了攻击性 行为的孩子,父母往往对他们施以行为惩罚,此 惩罚方式便易给带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树立反面 的攻击性行为的学习榜样。所以,以乘法作为抑 制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往往不奏效。
22
23
24
案例:
佳佳,她是独生女。家里的大人都视她 为掌上明珠,大家都很宠她,想要什么就 有什么,特别是妈妈。佳佳是一个文静, 爱撒娇,不太爱说话的小女孩,每天都是 由妈妈接送来幼儿园,每次妈妈来接的时 候就跟妈妈撒娇。有一天早上妈妈突然问 老师,昨天佳佳在是不是幼儿园发生了什 么事?老师想想昨天一整天下来都很好根 本就没发生什么事情啊。当老师跟她妈妈 聊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