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现场作业人员负责向事故受害人员提供必要的简单救护,引导专业救护人员并参与现场抢险工作。
3、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处置措施
程序
处 置
负责人பைடு நூலகம்
报警
事故现场目击者向现场主管、上级领导报告,可就近操作手动火灾报警器报警。
发现险情第一人
应急程序启动
现场险情扩大不能控制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一级响应程序或扩大应急响应程序(向外界报警)。
3、如果确认中毒者停止呼吸,应实施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抢救,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就近医院。
事故现场指挥与其他人员
通讯联络
随时将事故各类信息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保证事故现场与其他各单位信息畅通。事故涉及范围广、需要更多救援人员或现场无法处理,启动一级或扩大应急响应。
现场管理
报警内容联系电话
1.公司24小时应急联络电话:负责人-,管理员-
2、如火势严峻,现场主管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通知其他人员迅速增援,组织疏散本区域无关人员,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3.现场抢险组人员就近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砂迅速扑灭初期火灾,易燃液体火灾不可用水灭火;
4.当班其他人员把火源周围的重要物品及可能引发更大火灾的可燃、助燃物移至安全地带,防止火灾蔓延;
5.火灾扑灭后,现场指挥宣布应急处置结束,保护好现场,并迅速将情况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事故现场主管与其他人员
危险化学品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
1、将患者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移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2、根据实际情况对中毒者采取解毒、催吐等措施,
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上的急救措施进行施救,(如非腐蚀性物品中毒时可立即催吐、导泻、洗胃等措施;胺、铬酸盐、铜盐、汞盐、羧酸类、醛类、酯类中毒时,可给中毒者喝牛奶或鸡蛋清等缓解剂;但当烷烃、苯、石油醚等中毒时,既不要催吐,也不能食用牛奶、鸡蛋和油性食物,可喝少量液体石蜡或一杯含硫酸镁或硫酸钠的水;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吸入氧气等措施。)尽快转送医院检查治疗;
3、如大量泄漏,可用砂袋泥土等进行围拦堵截,并在泄漏物上铺设砂土、海棉等进行吸附,以防流出域外。 严禁使用铁质工具。沾有砂土的泄漏物应收集后交相关部门处理。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
1、发生危化品火灾时,现场指挥人员要确认火灾现场的电源全部关闭;电工或机修人员迅速跑至配电室或配电箱切断电源开关,尽快控制故障设备;
4、应急人员应与组长保持联系,不得个体行动,做好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如发现可能坍塌、火封或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队友发出信号并撤离现场,可先撤离后报告;
5、应急救援结束后,组长应清点本组人数,如发现有人失踪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立即采取搜救行动,应急结束后应组织应急人员进行洗消处理。
现场主管
危险化学品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
1.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迅速切断电源总闸,对泄漏物己经扩散到的区域,电源开关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动,要尽可能快速切断泄漏源;立即通知当班主管,主管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合理处理措施;
2、检查并清除泄漏区域周边火源,如小量泄漏,在泄漏物上铺设砂土吸附液体;进行转桶(小桶转大桶、漏桶转空桶等)处理;
2.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联动指挥中心:110;
3.街道办事处安监办:;
事故报告人在向外界时,应报告以下内容:报警单位名称、发现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类型、事故的简要经过、涉及的危险材料的名称、性质、数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现场处置和控制情况等内容。
4、注意事项
1、相关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器具(防护服、安全帽、防毒面具、防护靴、防护手套等,需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未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严禁进入事故现场;
2、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正确选择灭火方法和使用灭火器材,参与危化品应急堵漏、抢修的队员,要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器材工具,移动危险化学品的桶、罐、箱应轻拿轻放,禁止鲁莽作业,不得擅自处理泄漏设备;
3、应急队员应注意事故现场的风向,应急时从上风口进入。同时注意观察建筑物、装置有无坍塌或爆炸的可能,抢险时应注意个体的保护;进入现场必须确认现场是受控的、人员安全防护措施足够,防止事故扩大;
2、应急工作职责
应急组织形式
由事发车间(管辖区域)主管担任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由现场发现人、现场作业人员、班组长等形成自救小组;分为现场抢险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和通讯报警组等。
主要职责
1.主管任现场指挥,立即下达现场应急处理指令或措施,并组织疏散、抢险、救护等人员开展应急工作;
2.现场发现人员负责紧急停机,报告事故情况给上级管理员或公司领导,以及公司内部相关医护人员,并参与抢险、警戒、疏散等事项;
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事故
1、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类型
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事故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危险化学品周转仓、车间使用危化品的岗位、车间临时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场所等区域。(主要使用第3类易燃液体如乙醇、清洗剂、助焊剂、天那水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危化品泄漏遇明火或热源会发生火灾事故,此外泄漏能导致局部环境污染等;吸入人体导致中毒窒息事故能造成人员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事故,危害程度较严重;事故影响范围是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车间和储存场所;事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较大。
事故前出现的征兆
作业岗位、储存点有异味或浓度探测报警设施发出报警信号;员工违章作业导致危化品泄漏;包装容器破损、或对包装物管理不善、撞击、摩擦等致使包装物破损,引起泄漏事故。通风不良,员工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时,可能吸入有毒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事故。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踩踏事故、坍塌事故等次生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