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技术文件

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技术文件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xx省选拔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技术文件1.1 本项目的简要技术描述 (1)1.2 考核目的 (1)1.3 相关文件 (1)2. 选手的能力要求 (1)3. 竞赛项目 (2)3.1 竞赛任务模块 (2)3.2 任务简述及要求 (3)3.2.1 任务A(已知单元安装、编程、调试及运行) (3)3.2.2 任务B(已知单元和未知模块组成的生产线安装、编程、调试、运行) (3)3.3 命题方式 (3)4. 评分标准及排名 (3)4.1 评价分(主观分) (4)4.2 测量分(客观分) (4)4.3 评分流程说明 (4)4.3.1 评分流程 (4)4.3.2 评分说明 (5)4.4 统分方法 (5)4.5 参赛队排名 (6)4.6 裁判员和选手 (6)4.6.1 裁判组 (6)4.6.2 裁判任职条件及组成 (6)4.6.3 选手的条件和要求 (7)5. 竞赛相关设施设备 (7)5.1 竞赛设备及要求 (7)5.3 竞赛准备要求 (8)5.3.1 PLC控制器 (8)5.3.2 PLC编程电脑 (9)5.3.3 触摸屏 (9)5.4 赛场每个比赛工位所需设施 (10)5.5 现场设施工具清单 (11)5.6 工具仪器清单 (12)5.7 耗材清单 (12)6. 项目特殊规定 (12)6.1 选手安全防护措施要求 (12)6.2 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和限制 (13)6.3 选手其他约定 (13)6.3 裁判要求及约定 (14)7.1 场地面积要求 (15)7.2 场地照明要求 (15)7.3 场地消防和逃生要求 (15)7.4 医疗设备和措施 (16)8. 健康要求和绿色环保 (16)8.1 环境保护 (16)8.2 循环利用 (16)9. 开放现场的要求 (16)9.1 对于公众开放的要求 (16)10. 相关文件 (17)项目技术工作文件(技术描述)是对本竞赛项目内容的框架性描述,正式比赛内容及要求以竞赛最终公布的赛题为准。

1.项目简介1.1本项目的简要技术描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机械、电子、气动和计算机技术。

集机械、气压工程、编程、机器人技术及系统开发等技能于一体。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能满足自动化行业的各种需求,能搭建工业自动化系统,能够设计、制造、维护和修理自动化设备及对设备控制系统编程。

1.2考核目的借鉴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理念,使参赛选手、裁判员、赛场工作人员等进一步熟悉世赛技术要求,加深对项目技术要求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对技能发展趋势的了解与认识,为我国承办第46届世赛培养锻炼竞赛组织实施队伍。

通过选拔赛,选拔优秀选手入围江苏省集训队,最终选出最优秀的选手代表省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

1.3相关文件本项目技术工作文件只包含项目技术工作的相关信息。

除阅读本文件外,开展本技能项目竞赛还需配合其它相关文件一同使用。

相关文件包括: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竞赛技术规则,选拔赛样题,竞赛日程安排,参考工具、仪器清单,竞赛已知设备,专业技术规范,健康、安全及个人防护规定等。

2.选手的能力要求竞赛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

为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选手能力要求包括: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交流与人际沟通,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使用工业控制器,软件编程,电路设计,分析、运行和维修七大部分,具体要求内容及说明见表1。

表1竞赛能力要求及说明3.竞赛项目3.1竞赛任务模块选拔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分别采用百分制。

第一阶段为预赛,预赛成绩前10名的参赛队进入第二阶段决赛。

第一天预赛(任务A),参赛队在1.5小时内完成已知设备安装、程序设计、调试及运行。

第二天决赛(任务B),参赛队在4.5小时内完成已知设备、未知模块安装、程序设计、调试及运行。

竞赛任务、时间及分数分布参见表2。

表2 竞赛任务、时间及分数分布3.2任务简述及要求3.2.1任务A(已知单元安装、编程、调试及运行)需要2名选手共同完成生产线安装、编程、调试及运行。

3.2.2任务B(已知单元和未知模块组成的生产线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竞赛除已知单元外,还有未知模块。

选手需要根据比赛现场提供的资料、组件、零件由2人配合完成整条生产线的安装、编程、调试及运行。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指标等优化工作。

3.3命题方式试题由裁判长依据样题,并参照本项目世界技能大赛试题命制。

4.评分标准及排名机电一体化项目采用测量和评价两种评分。

PLC功能及触摸屏、仿真盒测试、时间、效率及优化指标采用测量评分(客观评分);专业技术规范(见附件2)采用评价评分(主观评分)。

本次竞赛评分按照全国选拔赛系统的格式。

4.1评价分(主观分)评价分(Judgement)打分方式:3名裁判为一组,各自单独评分,计算出平均权重分,除以3后再乘以该子项的分值计算出实际得分。

裁判相互间分差必须小于等于1分,否则需要给出确切理由并在小组长或裁判长的监督下进行调分,权重及要求见表3。

表3权重分值及要求描述4.2测量分(客观分)测量分(Measurement)打分方式:按任务设置若干个评分组,每组由3名及以上裁判构成。

每个组所有裁判一起商议,在对该选手在该项中的实际得分达成一致后最终只给出一个分值,达到要求为“满分”,达不到要求为“0”分。

4.3评分流程说明4.3.1评分流程第一步:PLC功能及触摸屏评分;第二步:优化指标评分;第三步:仿真盒评分;第四步:专业技术规范评分;第五步:时间评分。

4.3.2评分说明⑴时间评分:在竞赛过程中,裁判用秒表记录选手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当仿真盒测试与PLC功能及触摸屏成绩为满分,且专业技术规范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才可以计算时间成绩。

时间分计算方法:时间成绩=(Tx–Ta)*M/(Tx-Tn)。

Tx表示最长任务完成时间、Ta表示实际任务完成时间、Tn表示最短任务完成时间、M为时间分值。

⑵效率评分:在功能评分过程中,裁判小组成员每个人分别用秒表记录选手完成指定数量工件所需要的时间(以小组记录平均时间为准)。

当仿真盒测试与PLC功能及触摸屏成绩为满分,且专业技术规范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才可以计算效率成绩。

效率分计算方法:效率成绩=(最长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效率分值/(最长完成时间-最短完成时间)。

⑶能源消耗评分:在功能评分过程中,裁判小组成员记录选手完成指定数量工件所需要的能源用量,当仿真盒测试与PLC功能及触摸屏成绩为满分,且专业技术规范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才可以得到能源消耗成绩。

能源消耗分计算方法:能源消耗成绩=(最高能源消耗–实际能源消耗)*能源消耗分值/(最高能源消耗-最低能源消耗)。

4.4统分方法由裁判长助理进行统分,统分后由选手来源地区裁判复核并签字确认,最后由工作人员录入系统。

4.5参赛队排名预赛成绩11名及以后的参赛队,按预赛成绩排名;决赛按参赛队总成绩(预赛成绩×30%+决赛成绩×70%)排名。

参赛队排名前5的选手进入省集训队。

4.6裁判员和选手4.6.1 裁判组由裁判长1名,裁判长助理1名及若干名裁判员组成,协助裁判长开展工作。

裁判组负责赛前技术准备及竞赛各环节的技术工作。

赛前各项技术准备工作,由裁判长牵头落实。

竞赛期间各项技术工作,由裁判长带领全体裁判人员完成。

裁判组接受组委会的领导。

裁判分组由裁判长根据裁判执裁经验,培训考核成绩和回避原则分组。

裁判长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公平、公正。

从事本职业(项目)技术工作15年以上。

具有本职业(项目)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在本职业(项目)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参与过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相关技术工作,具备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或世界技能大赛执裁经验者。

4.6.2 裁判任职条件及组成参加江苏省选拔赛技术工作的裁判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⑴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⑵裁判员应具有团队合作、秉公执裁等基本素养,具有本职业(项目)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有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工作经历且在省级选拔活动中担任技术专家,或具备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者优先;⑶裁判员由每个参赛地区或行业(以下简称各参赛代表队)依据前述条件,按照每队1名选派。

4.6.3选手的条件和要求⑴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⑵思想品德优秀,身心健康;⑶具有机电一体化项目及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经历,熟悉机电一体化及相关技术,热爱机电一体化职业工作;⑷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技能水平突出,具有较强的学习领悟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⑸有一定英语基础并且能看懂简单英文技术资料;⑹男、女选手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应达到4.6以上。

选手不宜留长发和长指甲,并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站立工作;⑺本项目为团队比赛,每个参赛团队的人数规定为2人。

5.竞赛相关设施设备5.1竞赛设备及要求竞赛设备分为已知设备和未知模块。

已知设备为FESTO公司的标准单元(电操作手和质量检测工作单元)组成;已知设备见表4。

未知模块功能及技术参数将在比赛期间提供相关电子或纸质版文件。

表4已知设备表8 模拟量交叉电缆 1 9 模拟量平行电缆1 10 数字I/O 端子(Syslink )2 11 模拟量接线端子 1 12 PA 加工工件 1套竞赛已知设备图片5.3竞赛准备要求 5.3.1PLC 控制器PLC 控制器由各参赛队自带,建议采用西门子S7-300、1200、1500系列PLC ,数量3套(实际使用2套),每套PLC 控制器数字量点数不少于16DI 和16DO ,其中有一套PLC 控制器必须带电压型模拟量控制,模拟量点数不少于2AI 和1AO 。

PLC 控制器输入输出电压必须满足DC24V ,建议PLC 采用继电器输出型。

PLC 外接现场提供的24VDC 4.5A 稳压电源(带4mm 安全插座)以保证驱动较大负载(如直567891234101112流电机额定电流为1.5A)。

竞赛设备所用电压为DC24V,传感器类型均为PNP,如果PLC只接收NPN类型信号,必须在赛前完成改装。

PLC控制器要求具有可互相进行总线通讯的功能,总线通讯方式取决于各自PLC的类型要求,建议PLC之间采用以太网通讯。

参赛队需自带两套编程电缆及通讯电缆。

PLC控制器与现场竞赛设备的DI/DO通讯连接采用德国FESTO公司的SYSLINK 电缆及模拟量电缆,由参赛队自带并在赛前完成安装、接线及测试。

PLC控制器与竞赛设备连接所需的SYSLINK及模拟量电缆如下:模拟量电缆,一端PLC控制器与现场竞赛设备的AI/AO模拟信号通讯连接采用德国FESTO公司的模拟量接线端子,由参赛队自带并在赛前完成安装、接线及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