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经济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
1.假设经济行为人面临跨期约束,其效用函数为:
()11121212211,ln ln 11L L U L L C C W ηηβηη--⎛⎫--=-+- ⎪--⎝
⎭ 其中C 1,C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L 1,L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劳动投入,行为人第一期的单位工资为W 1,第二期的单位工资为W 2,第一期储蓄S ,利率为r ,β为第二期效用贴现值,η<0。
现在假设行为人没有初始财富,所有消费均来自劳动所得,并且两期内消费完所有收入。
试问行为人最大化其效用的两期劳动投入比L 2/L 1为多少?( )
A .()1
1211W r W ηηβ-⎛⎫+⎡⎤ ⎪⎣⎦⎝⎭
B .()11121W r W ηηβ-⎛⎫+⎡⎤ ⎪⎣⎦⎝⎭
C .()1121W r W ηβ-⎛⎫+⎡⎤ ⎪⎣⎦⎝⎭
D .()1
121W r W ηβ⎛⎫+⎡⎤ ⎪⎣⎦⎝⎭
【答案】A
【解析】将目标函数关于L 1求导,得:-L 1-η-βL 2-η(∂L 2/∂L 1)=0。
由题意可知约束条件为:C 1+S =W 1L 1,C 2=(1+r )S +W 2L 2,整理得:L 2=[C 2-(1+r )(W 1L 1-C 1)]/W 2,将其对L 1求导得:∂L 2/∂L 1=-(1+r )W 1/W 2,代入-L 1-η-βL 2-η(∂L 2/∂L 1)=0,得:
()1122111L W r L W ηηβ-⎛⎫=+⎡⎤ ⎪⎣⎦⎝⎭
2.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
A .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B .农产品的生产
C .资本品的生产
D .没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C
【解析】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不是投资过少,而是投资过多。
投资过多是指生产资本品(和耐用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部门的发展。
经济扩张时,资本品(和耐用品)增长的速度比消费品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和耐用品)下降的速度也比消费品快。
因此,资本品(和耐用品)投资的波动造成了经济的波动。
3.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总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是因为( )。
A .技术的变化
B.劳动的跨期替代
C.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
D.价格和工资粘性
【答案】A
【解析】实际经济理论假设经济经历技术的波动,这种波动决定了经济将投入(资本与劳动)变为产出的能力。
而且,这些技术的波动引起了就业和产出的波动。
另外,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设货币在经济中短期也是中性的,即假设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这些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并且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
4.根据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就长期而言,正向技术冲击将()。
A.增加家庭收入和劳动供给
B.增加家庭收入,减少劳动供给
C.减少家庭收入,增加劳动供给
D.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劳动的跨期替代作用,在短期内,正向技术冲击会使人们增加现期劳动投入以代替将来的劳动投入,但是在长期内无法判断劳动供给是否增加。
5.根据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正向技术冲击将使()。
A.产量暂时增加
B.产量持续增加
C.产量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正向技术冲击将使人们增加现期劳动投入,产量增加,但是长期内并不一定。
6.如果人们的消费是上一年可支配收入的80%,自发消费是400万美元,净投资等于上一年资本存量的增加额,每年的资本存量均是当年消费的2.5倍。
则均衡国民收入为()万美元。
A.800
B.1000
C.1500
D.2000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有:C t=0.8Y t-1+400,Y t=C t+I t。
所以Y t=0.8Y t-1+400+I t。
又有:I t=K t-K t-1,K t=2.5C t,所以I t=2.5C t-2.5C t-1=2.5(C t-C t-1)。
亦即:I t=2.5×0.8(Y t-1-Y t-2)=2(Y t-1-Y t-2)。
将上式代入收入恒等式有:Y t=0.8Y t-1+400+2(Y t-1-Y t-2)=2.8Y t-1-2Y t-2+400,均衡时有:Y=Y t-1=Y t-2=Y_。
所以收入恒等式最终可以写成:Y_=2.8Y_-2Y_+400=0.8Y_+400,求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_=400/0.2=2000(万美元)。
7.对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短期中()。
A.劳动投入是逆周期的
B.劳动投入是顺周期的
C.消费是逆周期的
D.实际工资是逆周期的
【答案】B
【解析】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劳动投入、消费和实际工资都是顺周期的。
8.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利率上升会导致()。
A.增加就业和生产
B.人们增加闲暇时间
C.企业更多投资
D.失业率上升
【答案】A
【解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用实际相对工资来解释利率对就业的影响。
实际相对工资(1+r)W1/W2,利率上升,实际相对工资提高,人们会努力在当前就业并增加劳动时间。
9.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的消费对积累的财富的比率的变化情况是()。
A.在退休前,这个比率是上升的,退休后,这个比率是下降的
B.在退休前后,这个比率保持不变
C.在退休前后,这个比率都下降
D.在退休前,这个比率下降,退休后,则会上升
【答案】D
【解析】按照生命周期消费理论,C=aWR+cYL,式中,WR为实际财富,YL为工作收入。
在退休前,C/YL=(aWR+cYL)/YL=c+aWR/YL,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YL 逐渐增加,C/YL则逐渐减少;退休后,消费者没有工作收入,消费使用的全是以前的积累,消费对财富的比例逐年上升。
10.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存在的原因是()。
A.理性预期
B.货币供给的变化
C.菜单成本以及交错的工资和价格合同
D.完全竞争
【答案】C
【解析】工资粘性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长期工资合同或工会的存在等原因导致工资随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化而缓慢调整的状态。
价格粘性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菜单成本等原因导致商品价格水平随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而缓慢调整的状态。
二、名词解释(11~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
11.哈罗德“不稳定原理”
答: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要达到均衡增长,实际增长率(G A=s/v)必须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或称合意增长率G W=s/v r,其中v r是厂商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即G A=G W。
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路径,即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就是哈罗德“不稳定原理”。
因为,如果G A大于(或小于)G W,那么边际资本-产出比v就会小于(或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