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1). 下列结束语不应该出现在报告中的是( )。
A. 请审阅B. 特此报告C.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D. 特此函达,请复D(2). 下列有关“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B. 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批准C. 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D. 是公文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种B(3). 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 )工作。
A. 审核B. 签发C. 会商D. 会签D(4). 我国法定的公布性公文不包括( )。
A. 公报B. 通告C. 公示D. 公告C(5). 为了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国从2012年1日起施行了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根据该条例,我国法定行政机关公文由以前的13种增至15种。
新增的两种公文的文种是()。
A. 公报、决议B. 公报、议案C. 纪要、决议D. 纪要、公告A(6). 《个人住房贷款缘何发展缓慢的调査报告》是( )。
A. 通用公文B. 法定公文C. 专用公文D. 财经公文A(7). 当公文写满一页没有空白用于盖章时,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解决?( )。
A. 标识“此页无正文”B. 调整行距、字距C. 印章覆盖正文D. 留白B(8).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9条的规定,在公文上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是( )。
A. 上行文B. 下行文C. 平行文D. 会议文件A(9).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是( )。
A. 批转性通知B. 发布性通知C. 转发性通知D. 指示性通知B(10). 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 )。
A. 综合报告B. 专题报告C. 调查报告D. 情况报告A(1). 在公文的形成、办理、平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 )。
A. 机要性B. 政治性C. 时限性D. 规范性D(2).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称( )。
A. 文书立卷B. 案卷编目C. 档案管理D. 整理归档D(3). 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文件,称为( )。
A. 命令(令)B. 规定C. 批复D. 通知A(4). 对于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的基层单位来说,公文立卷地点的选择应为( )。
A. 机关办公室集中立卷B. 各部门分散立卷C. 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D. 特殊性部门单独立卷A(5). 调查报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 )。
A. 政策性强B. 纪实性强C. 综合性强D. 指导性强B(6). 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 议论稿B. 送审稿C. 征求意见稿D. 定稿D(7). 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B. 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C. 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D. 可在副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A(8). 党政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用( )。
A. 公告B. 通告C. 公报D. 通报C(9). 公文标题一般由( )构成。
A. 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B. 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C.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D. 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C(10). 根据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公文的密级分为( )。
A. 绝密、加密、机密三级B. 绝密、机密、秘密三级C. 机密、保密、秘密三级D. 特密、绝密、秘密三级B(1). 下列关于请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送一个主管机关B. 直接主送领导者个人C. 抄送下级机关D. 主送所有相关机关A(2). 下列选项中不必遵守“一文一事”原则的是( )。
A. 请示B. 议案C. 意见D. 公告C(3). 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 )。
A. 章程B. 办法C. 实施细则D. 规定C(4).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 )。
A. 分办B. 批办C. 传阅D. 审核D(5). 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是( )。
A. 组织关系B. 公务关系C. 行文关系D. 平行关系C(6). 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是( )。
A. 列宁B. 马克思C. 周恩来D. 毛泽东D(7). 签发人应标注在文件的( )。
A. 版头部分B. 主体部分C. 版记部分D. 附件部分A(8).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的共同点是( )。
A. 告知性B. 指导性C. 公开性D. 权威性A(9). 守则的最大特点是( )。
A. 简洁易记B. 政治性强C. 具体细致D. 切实可行A(10). 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
A. 联单式B. 簿册式C. 卡片式D. 图表式B(1). 下面不属于规范性公文正本特殊形式的是( ) A. 试行本B. 暂行本C. 副本D. 修订本C(2). 根据文件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可将公文分为( )A. 对外公文、内部公文B.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C. 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D. 呈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商洽性公文B(3). 公文发文字号的编排顺序是( )A. 作者、代字、顺序号、年份号B. 作者代字、年份号、顺序号C. 年份号、作者代字、顺序号D. 顺序号、年份号、作者代字B(4). 通告的适用范围是( )A. 向国内外宣传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B.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C.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D. 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D(5).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 内部使用文件B. 秘密文件C. 机密文件D. 绝密文件C(6). 在行政公文中,可用于上行文的公文种类有()A. 报告B. 通知C. 批复D. 决定A(7). 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A. 庄重严谨B. 华丽流畅C. 威严有力D. 古朴典雅A(8). 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 )A. 参照执行B. 遵照执行C. 参酌执行D. 按照执行B(9). 公文的作者是指( )A. 签发人B. 审核人C. 发文机关D. 撰写人C(10). 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 上级的B. 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C. 主办的D. 其他系统的C(1).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 逐级行文B. 多级行文C. 越级行文D. 直接行文A(2). 下列文种中,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是( )A. 议案B. 批复C. 函D. 报告B(3). 某市政府办公厅2004年所发的、排序编为5号公文的发文字号的正确写法是( )A. 政办发(2004)第5号B. 厅发(2004)5号C. 政办发〔2004〕5号D. 政发〔2004〕5号C(4). 应在公文首页标注签发人的是( )A. 上行文B. 平行文C. 下行文D. 所有公文A(5). 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A. 请示B. 报告C. 议案D. 意见B(6). 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 )A. 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B. 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C. 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D. 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B(7). 公文的特点有( )A. 公文具有严格的时效性B. 公文具有典型的执行性C. 公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D. 公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A(8). ( )是按公文内容的处理要求分类的。
A. 指挥性公文B. 法规性公文C. 承办性公文D. 知照性公文C(9). 国家行政机关利用公文表彰先进,这是公文( )功能的体现。
A. 依据和凭证B. 领导和指导C. 宣传教育D. 联系和知照C(10). 下列若干公文要素中,属于版记部分的是( )。
A. 主题词B. 印发日期C. 附件D. 成文日期B(1). 签发人姓名标注在发文字号同一行,居( )A. 左侧B. 右侧C. 中间D. 顶格B(2). 公文的语言,从句型看经常使用的是( )A. 无主句B. 主谓句C. 祈使句D. 感叹句A(3). 公文从应用范围的角度可分为法定公文和( )A. 事务文书B. 私人文书C. 秘密文书D. 专用文书A(4). 狭义的公文是指( )A. 事务文书B. 司法文书C. 法定公文D. 外交文书C(5). 公文附件的顺序和名称应标注在( )A. 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B. 成文日期之后,附注之前C. 附注之后,主题词之前D. 主题词之后,抄送机关之前A(6).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中共中央组织部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其采用的公文形式是( )A. 公告B. 决定C. 通报D. 意见C(7). 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秘书小王起草公文,他使用的公文文种应是( )A. 通告B. 公告C. 通知D. 公报C(8).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应使用的文种是( )A. 命令B. 决定C. 意见D. 公告B(9). 向无隶属关系的单位答复问题时使用( )A. 批复B. 通报C. 通知D. 函D(10). 下列文种中属于被动行文的是( )A. 指示B. 通知C. 批复D. 函C(1). 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日期、印章等B. 通用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D(2). 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 被动发文B. 主动发文C. 是对报告的批件D. 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A(3). 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没有的一部分是( )A. 标题B. 正文C. 主送单位D. 成文时间C(4). 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与行政约束力的是( )A. 报告B. 请示C. 简报D. 会议纪要C(5). 县政府要将省政府的公文向所属的部门和乡、镇传达,所使用的公文应是( )A. 转发性通知B. 批转性通知C. 指示性通知D. 发布性通知A(6). 下列文种中,行文方向固定的是( )A. 批复B. 意见C. 函D. 会议纪要A(7). 所有的公文中,( )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A. 决定B. 命令C. 规定D. 决议B(8). 下列用语中只有( )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A. 特此函达B. 此致,敬礼C. 当否,请指示D. 请尽快办理C(9). ( )的行文方向可平行、上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