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题-相关专业知识1、”阳盛则热”则出现A.虚寒证B.实热证C.实寒证D.虚热证E.真寒假热证2、瘀血所致疼痛为A.刺痛B.空痛C.胀痛D.冷痛E.疼痛在白天加重3、导致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机制是A.气机升降失调B.阴阳偏盛偏衰C.气血虚实变化D.正邪消长盛衰E.脏腑功能盛衰变化4、人体的体质常A.决定发病倾向B.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C.反映人体阳气盛衰D.决定发病的证E.反映人体正气盛衰5、下列哪项体现”因地制宜”治则A.因生活环境不同用药不同B.因体质不同用药不同C.因性别不同用药不同D.因年龄不同用药不同E.因生活习惯不同用药不同6、通因通用法适宜于治疗A.虚证B.虚实夹杂证C.实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7、调理气机时应注意顺应A.肝气疏泄开发B.胃主升降C.脾气主降D.肺气主升E.肾主藏精8、女患者月经延期,经少,不孕。
其病机是A.精血不足B.气滞精瘀C.精气两虚D.血瘀精阻E.气血不足9、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A.先祛邪后扶正B.扶正祛邪并用C.先扶正后祛邪D.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E.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A.定期公布药品的评价结果B.不定期通报C.定期通报D.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的评价结果E.季度通报11、属药品标准的是A.麻醉药品管理办法B.中国药典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我国法定药品标准是A.《中国药典》和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国药典》和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炮制规范》D.省级药品标准和企业标准E.行业标准13、我国规定执业药师每年必须取得的学分是A.10分B.15分C.20分D.25分E.75分14、下列关于我国药品标准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方标准B.企业标准C.行业标准D.国家标准E.区域标准15、《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临床使用单位必须配备A.药师B.执业药师C.药学大学毕业生D.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E.药学专家16、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认证,实行A.GSP检查员制度B.GSP巡视员制度C.GSP审查员制度D.GSP认证员制度E.GSP监督员制度17、下列各项,不属于《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所规定的中药品种保护范围的是A.中成药B.中药饮片C.中药人工制成品D.天然药物提取物E.天然药物制剂18、购买处方药由A.社区医护人员推荐B.医生处方C.药店人员介绍D.消费者自主选购E.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19、《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管理等级分为A.一级C.三级D.四级E.五级20、属麻醉药品应控制使用的镇咳药是A.可卡因B.喷托维林C.氯哌斯汀D.右美沙芬E.苯佐那酯21、下列对假药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更改生产批号B.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C.超过有效期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E.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22、麻醉药品控缓释制剂连续使用不得超过A.5天B.7天D.10天E.15天23、某药品生产日期为2000年5月18日,有效期为3年,该药品的有效终止日期是A.2002年5月18日B.2002年5月17日C.2003年5月18日D.2003年5月17日E.2004年5月17日24、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A.全身麻醉作用B.局部麻醉作用C.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D.身体耐药性,依赖性E.能成瘾癖25、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应该采取A.停止生产B.禁止销售C.医疗机构停止使用D.停止生产,销售,使用E.进行用药评价26、医师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药物临床应用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安全,有效,经济,适当B.安全,有效,经济C.安全,有效,经济,合理D.安全,有效,经济,质量E.安全,有效,经济,方便27、我国药品监督检验具有A.公开性,群众性B.权威性,组织性C.权威性,仲裁性和公正性D.效益性,发展性E.封闭性,保密性28、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品种,应当是A.临床需要本单位市场上供应不足的,并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B.临床需要而市场上供应不足的,并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C.临床需要而市场上可以供应的,并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D.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E.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并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29、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的基本程序是A.收方→审方→计价→调配B.收方→审方→收费→调配C.划价→收费→审方→调配→发药D.审方→计价→校验→调配→发药E.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30、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A.心血管系统B.泌尿系统C.消化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呼吸系统31、药学道德范畴的定义是A.反映最本质,普遍的药学道德原则和规定的基本概念B.反映思想,意识领域C.反映最本质,有特殊的药学道德关系和行为的基本概念D.反映思想,药学道德在社会的作用的基本概念E.反映最本质,普遍的药学道德关系和行为的基本概念32、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鞣质33、下列关于我国药品检验机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是最高仲裁机构B.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是全国药检所业务指导中心C.药检机构分为四级D.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是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E.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是全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检部门的法定代表3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兴奋交感神经系统B.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C.加强基础代谢功能D.兴奋中枢神经系统E.具有抗感染作用35、防己的下述作用中哪项是错误的A.抗肿瘤B.升高血压C.抗过敏D.防治硅沉着病E.镇痛36、麻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高血压B.中枢兴奋作用C.心律失常D.低血压E.中枢抑制作用37、苦参抗炎作用机制可能是A.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B.抑制白细胞游走C.抑制炎性介质生成D.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E.稳定细胞膜38、葛根改善脑循环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生物碱B.挥发油C.葛根总黄酮D.氨基酸E.多糖39、下列哪项不是黄芩的药理作用A.解热作用B.抗炎作用C.抗病原微生物作用D.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E.抗氧化作用40、下列哪项不属于温里药的作用A.镇痛B.镇静C.安定D.局麻E.抗寒冷4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与厚朴燥湿,消积,行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A.促进消化液分泌B.抗溃疡C.调整胃肠运动D.保肝E.肌肉松弛42、下列哪个成分不是茵陈利胆的有效成分A.6,7-二甲氧基香豆B.茵陈色原酮C.茵陈黄酮D.茵陈二炔酮E.β-蒎烯43、秦艽碱甲升高血糖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B.促进消化道对糖的吸收C.促进糖原异生D.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E.抑制胰岛素的释放44、茵陈保肝作用的机制是A.有效成分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B.保护生物膜C.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D.降血脂E.抑制葡萄糖醛酸酶45、具有兴奋子宫作用的止血药是A.三七B.白及C.蒲黄D.白茅根E.仙鹤草46、木香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镇咳B.抗休克C.抗心律失常D.抗消化性溃疡E.以上均非47、同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作用的药物是A.钩藤B.三七C.苦参D.地龙E.天麻48、下列关于附子强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B.对在体心脏有强心作用C.主要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碱D.对衰竭心脏无强心作用E.强心作用是通过兴奋β受体49、不属于山楂药理作用的是A.抗心肌缺血B.抗心律失常C.强心D.抗脑缺血E.调节脂质代谢50、下列哪项不是石菖蒲的临床适应证A.癫痫大发作B.支气管哮喘C.冠心病D.痴呆E.脑病昏迷51、莪术抗癌作用的机制是A.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B.增加肿瘤组织血流量C.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D.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E.以上均非52、天麻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表现在A.降低血压B.加强心缩力C.加快心率D.收缩外周血管E.降低脑血流量53、丹参中丹参酮I1,丹参酮I2A含量最高的时间是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E.与季度无关54、酸枣仁与远志共有的药理作用是A.祛痰B.抗惊厥C.镇咳D.降温E.降血脂55、具有降血脂作用的中药是A.茯苓B.厚朴C.泽泻D.广藿香E.猪苓56、收涩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A.抗炎,抗过敏B.抗菌,止泻C.抗休克,升高血压D.镇静,镇痛E.调节机体免疫功能57、依据法律效力层次划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属A.法律B.行政法规C.宪法D.行政规章E.地方性法规58、麝香降血压的作用环节是A.阻断神经节B.阻断血管α受体C.抑制血管运动中枢D.扩张外周血管E.阻断心肌β受体59、使君子对下列哪种寄生虫病有效A.钩虫病B.鞭虫病C.蛔虫病D.疟疾E.血吸虫病60、下列关于山楂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质代谢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B.降低血清ApoB含量C.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D.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含量E.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的含量61、为了证明原检验数据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确保药品质量的检验属于A.技术仲裁检验B.抽查性检验C.复核性检验D.出厂检验E.进出口药品检验62、由口岸药品检验所实施的药品检验属于A.技术仲裁检验B.抽查性检验C.复核性检验D.出厂检验E.进出口药品检验63、饮食五味偏嗜,过酸易伤A.心B.肺C.脾D.肝E.肾64、饮食五味偏嗜,过甘易伤A.心B.肺C.脾D.肝E.肾65、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的药品进行强制性检验,属A.委托检验B.抽查性检验C.复核性检验D.技术仲裁检验E.进出口药品检验66、为保证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对有质量争议的药品进行的检验,属A.委托检验B.抽查性检验C.复核性检验D.技术仲裁检验E.进出口药品检验67、大黄产生泻下作用的机制是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管蠕动增加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E.以上均无关68、芒硝产生泻下作用的机制是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管蠕动增加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E.以上均无关69、与血液生成和运行密切相关的两脏是A.心与肺B.心与脾C.心与肝D.肝与脾E.肝与肾70、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的两脏是A.心与肺B.心与脾C.心与肝D.肝与脾E.肝与肾71、面黑而焦干者,属A.肾阳虚B.肾阴虚C.肾虚水饮D.寒湿带下E.瘀血日久72、面黑而暗淡者,属A.肾阳虚B.肾阴虚C.肾虚水饮D.寒湿带下E.瘀血日久73、在中药调剂操作中,属于重要环节的是A.审方B.计价C.调配D.复核E.发药74、在中药调剂操作中,属于体现国家物价政策的是A.审方B.计价C.调配D.复核E.发药75、根据五行学说,符合肾阴滋养肝阴的五行关系是A.木生火B.水克火C.金生水D.木克土E.水生木76、根据五行学说,符合肾阴制约心阳的五行关系是A.木生火B.水克火C.金生水D.木克土E.水生木77、毒性药品处方的保存期是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78、生产毒性药品的生产记录的保存期是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79、化痰药(如桔梗,前胡等)祛痰作用的方式是A.减少呼吸道的分泌量B.刺激胃黏膜或咽喉黏膜,增加支气管黏膜的分泌C.抑制气管黏膜-纤毛运动D.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E.以上均非80、杜鹃素的祛痰作用方式是A.减少呼吸道的分泌量B.刺激胃黏膜或咽喉黏膜,增加支气管黏膜的分泌C.抑制气管黏膜-纤毛运动D.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促进气管黏液-纤毛运动E.以上均非81、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是因A.心阳不足B.痰饮停肺C.热邪壅肺D.寒邪客肺E.肺气虚82、胸闷,咳喘痰多,是因A.心阳不足B.痰饮停肺C.热邪壅肺D.寒邪客肺E.肺气虚83、痰白滑量多,易咯出者,属A.热痰B.寒痰C.湿痰D.燥痰E.肺痈84、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属A.热痰B.寒痰C.湿痰D.燥痰E.肺痈85、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属A.痰湿阻肺B.热邪犯肺C.肺气虚损D.燥邪犯肺E.阴虚肺燥86、咳声轻清低微者,属A.痰湿阻肺B.热邪犯肺C.肺气虚损D.燥邪犯肺E.阴虚肺燥87、牙齿燥如枯骨者,属A.风痰阻络B.热极生风C.阳明热盛D.胃阴损伤E.肾阴枯涸88、牙齿光燥如石者,属A.风痰阻络B.热极生风C.阳明热盛D.胃阴损伤E.肾阴枯涸89、呕吐物秽浊酸臭者,病因是A.胃阳不足B.寒邪犯胃C.食滞胃肠D.热邪犯胃E.肝胆湿热90、呕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者,病因是A.胃阳不足B.寒邪犯胃C.食滞胃肠D.热邪犯胃E.肝胆湿热91、肛门气坠者多属于A.食滞胃肠B.脾肾虚衰C.肝郁脾虚D.肠道湿热E.脾虚气陷92、大便失禁者多属于A.食滞胃肠B.脾肾虚衰C.肝郁脾虚D.肠道湿热E.脾虚气陷93、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红盗汗,舌红少津,此属A.燥邪伤津B.里热炽盛C.阴虚证D.消渴病E.营分证94、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此属A.燥邪伤津B.里热炽盛C.阴虚证D.消渴病E.营分证95、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者,属A.肝胃郁热B.心火上炎C.燥热津伤D.脾胃湿热E.脾胃虚弱96、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者,属A.肝胃郁热B.心火上炎C.燥热津伤D.脾胃湿热E.脾胃虚弱97、饭后嗜睡,神疲倦怠,食少纳呆,此属A.痰湿困脾B.脾失健运C.心肾阳虚D.阴虚火旺E.大病正气未复98、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脘痞闷,此属A.痰湿困脾B.脾失健运C.心肾阳虚D.阴虚火旺E.大病正气未复99、厌食油腻,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此属A.脾胃虚弱B.食滞胃脘C.胃强脾弱D.湿热蕴脾E.肝胆湿热100、厌食油腻,脘腹痞闷,呕恶便溏,此属A.脾胃虚弱B.食滞胃脘C.胃强脾弱D.湿热蕴脾E.肝胆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