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固定术
夹板固定术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 朱震宇
目的:
• • 骨折、脱位复位术后,防止骨折、脱位再 移位; 配合加压垫技术,对部分骨折进行持续复 位。
适应症:
• • • • 几乎所有的闭合性四肢骨折; 创面较小、经过清创闭合创面后的开放性骨 折; 某些陈旧性四肢骨折在经过手法整复后; 小夹板固定技术可以与牵引术配合使用。
操作前准备(一):
• • • 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准备物品:夹板、棉纸、 加压垫、绷带、剪刀;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住院号、入院诊断、 X光片、左右肢体; 核对医嘱、治疗单、 操作项目;
•
操作前准备(二):
•
•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取得患 者配合; 操作环境应 光线充足、 避风,冬天 注意保暖, 注意保护患 者隐私。
操作方法及程序:
取合适规 格的夹板,可 裁剪夹板以符 合患肢长度 。
操作方法及程序: 根据骨 折类型准备 好加压垫 。
操作方法及程序: 协助患者取 适宜体位,显露 患肢,手法整复 骨折后,将患肢 保持功能位或所 需的位置 。
操作方法及程序: 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安置加压垫并胶布 固定,棉纸包绕患肢。
操作方法及程序:
安放对骨折起主要固定作用的两块夹板, 绷带自肢体远端向近端环绕包扎使其基本稳定。
操作方法及程序: 再安置其他块夹板,继续绷带环绕包扎, 绷带的下一层压住上一层的1/2-1/3 。
操作方法及程序:
诸夹板 用绷带环形 包扎固定基 本稳定后, 剪断绷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 从远端端到近端缚扎带3-4根,每根 扎带绕肢体两周后结扎。
操作方法及程序: 带结打在最外侧夹板的棱线上,打 结方向一致。
操作方法及程序: 检查扎 带的松紧度, 以带结能上、 下活动各 1CM为准。
操作方法及程序:
检查患 肢末梢血运, 若发现末梢 血运不良, 需重新调整 绷带及扎带 的松紧度。
操作方法及程序:
予抬高患 肢,若是上肢 的夹板固定, 则需要用绷带 或前臂; 术前、术后与患者的沟通、 注意事项的交代是否到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最后,询问患者患肢的感受,是否有不 适感,并交代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 末梢血运不良的判断方法; • 末梢血运不良需及时就诊; • 肢体的固定位置(外伤者需抬高患肢); • 怎样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 下次复诊的时间; • 与医生的联系方式……
质量评估:
• • • 患肢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夹板规格的选取、加压垫的放置是否正确; 诸夹板的位置是否正确,固定顺序是否正 确,松紧度是否合适,外观是否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