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涵洞设计基本规定

公路涵洞设计基本规定

公路涵洞设计基本规定
1.1.涵洞分类
1.1.1.按建筑材料的不同,涵洞可分为垢工涵、钢筋混凝土涵、波纹钢管(板)涵等。

1.1.
2.按构造形式的不同,涵洞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等。

1.1.3.按填土高度的不同,涵洞可分为明涵、暗涵,当涵洞洞顶填料厚度(包括路面)
小于0.5m时为明涵,大于或等于0.5m时为暗涵。

1.1.4.按水力性质的不同,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半压力式、压力式三种。

1.1.5.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涵洞可分为装配式涵、现浇涵和顶进涵三种。

条文说明
3. 1. 1〜3. 1.5 在原细则恳础上除按建筑材料、构造形式、填土高度和水力性质对涵洞进行分类外,新增3. 1.5条按施工方法分为装配式涵、现浇涵和顶进涵三种。

1. 2.涵洞选型
1.2.1.涵洞选型除应满足本规范第1.0.3条和第1.0.4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所在公路等级、功能、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在农田排灌地区以及鼎近村镇、城市、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涵洞,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协商确定。

3应与河沟特征、地质、水文和填土高度等条件相适应。

4在交通量较大或不能中断交通的既有道路上,当路基稳定无下沉情况时,宜结合地质、地形和运营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可选择顶进涵。

5在同一路段内的涵洞类型,应力求简化,便于标准化施工及养护维修。

1. 2. 2.各类涵洞宜采用标准化跨径并符合表3.2.2的规定。

表322各类涵洞标准化跨径
m )
1.2. 3.按不同材料的涵洞选型,宜符合表323的要求:
表323不同材料涵洞的适用性
条文说明
按不同材料涵洞造型的优缺点:
坊工涵:节省钢筋。

石涵经久耐用,造价、养护费用低,但跨径小;混凝土涵便 于预制,但损坏后修理和养护较困难。

钢筋混凝土涵:涵身坚固,经久耐用,养护费用少,但造价较高。

波纹钢管(板)涵:对地基要求较低,变形适应性强,结构受力合理,但对抗磨 蚀、抗腐蚀需要处理。

1.2.4.按不同构造形式的涵洞选型,宜符合表324的要求:
条文说明
按不同构造型式涵洞选型的优缺点
管涵:对地基与基础的适应性强,受力性较好,不需墩台,坊工数量少。

造价低,但一般孔径较小,不便于养护和清淤。

盖板涵:构造简单、维修容易,跨径小时用石盖板、跨径较大时用钢筋混凝土盖板,但对较接板明涵易产生单板受力,造成桥面破坏。

拱涵:跨径较小,承载力较大,但自重引超的恒载也较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施工工序较繁多。

箱涵:整体性企,对地基的适应性强,但用钢量较多,造价高,施工较困难。

1.2.5.按水力性质不同的涵洞选型,宜符合表3.2.5的要求:
1.3.涵洞在设计与施工中的相关要求
1. 3. 1.涵洞进出洞口以及洞外进水、排水工程的形式与尺寸应使水流能顺畅通过,并
满足两侧路堤的稳定要求,且不应对附近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 3.
2.有水压涵洞应设置基础,管节接缝应密不透水,避免水压渗透,保证路堤及基底的稳定性。

1. 3. 3.涵洞施工完成后,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进行涵
洞洞身两侧的回填。

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土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
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填土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
身两侧填土高度的一倍。

填筑应在两侧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压实度不应小
于96%。

1. 3. 4.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与涵洞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
小于96%,填料强度、地基处理、涵台背防排水等应进行综合设计。

过渡段长度
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当采用施工碾压机械作业时,可再增加3~5m。

对高填土涵洞宜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1.3. 5.涵洞工后沉降宜与路基相同,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200mmo当涵洞的工后沉
降量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针对沉降进行处治设讣。

1. 3. 6.涵洞的预制构件的宽度应视起重及运输能力而定,但应保证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其宽度不宜小于1.0m。

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形管节的长度不宜小于l.Omo
1.3.7.施工时涵洞应设上拱度,高填土和长、大孔径涵洞宜由计算确定,一般涵洞的
预设上拱度,可按表3.3.7的规定设置。

但入口流水槽面的高程不宜低于涵身中
部流水槽面的高程。

注:1・H为路线中心线处自涵洞流水槽面至路面顶面的高度;
1.3. 7.1.当设计有规定上拱度时,应按设计要求设這;
1.3. 7.
2.基底土属软塑状态的黏性土或新黄土时,上拱度可适当加大;
1.3. 7. 3.基底土为岩石、涵洞顶上填方厚度不足2m以及涵身坡度>5強的涵洞,可不设上拱度。

1. 3. 8.对改扩建工程,新建涵洞与既有涵洞连接处为整体式路基时,接长涵洞的涵底
(铺砌)应与既有涵洞的涵底(铺砌)顺接;当为分离式路基时,应做好新建
涵洞与既有涵洞间进出口的引水和排水工程。

1. 3. 9.波纹钢管(板)涵的结构性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构性回填范圉按图3.3.9-1所示采用。

b )多孔结构
图3. 3. 9-1结构性回填范圉示意
Dh为波纹钢管(板)涵结构的有效跨度(按波纹钢板轴线计算),6为波纹钢管(板)涵
结构的最小覆土厚度,Db为波纹钢管(板)涵结构的最小间距,当DhW lm时,Db为0.5m ;当lmvDhW2 m 时,Db 为0.5D h; 当2mvDhW10 m 时,Db 为lm ;当D h> 1 0m 时,D b 为0.1 D h o
最小覆土厚度6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取较大值,
且不得小于0.6m。

(3.3.9- 1)
(3.3.9-
2)
式中:
a)圆管结
b )横
向椭D h2
Da = 0.4(-)
u v
6、D v——分别为波纹钢板桥涵结构的有效跨度和有效矢高(m),按波
纹钢板轴线讣算,对不同横截面形式,具体的取值(见图33.9-2)0
c )竖向椭圆结构
d)管拱结构
图3.3.9-2。

和。

的泄义示意
2结构性回填土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或水稳性好的材料,如砾类土、砂类土,或砾、卵石与细粒土的混合料。

3结构性回填土范围不得釆用大型机械填筑、压实。

4对闭口截面结构物管底下方楔形部填料,可釆用水密法,并用振荡器振实。

5结构物两侧保持对称、均匀、分层摊铺,逐层压实,每层厚度宜为150 ~ 200mm, 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6%,夯实高度差应小于一层夯实厚度,曲偏土压引起的结构物变形应采取措施消除,校正截面形状后重新实施夯实。

6在回填夯实过程中,从结构物外边缘向外2.0m以内的范圉内,应严格控制除夯实机械以外的重型机械的运行。

夯实侧面时,夯实机械应与结构物的长度方向平行行驶;夯实结构物上方回填土时,应垂直于结构物长度方向行驶。

7结构物顶部填土的最小厚度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丄技术规范XJTG/T F50)的规定,并应进行结构物承载力验算,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条文说明
对波纹钢管(板)涵的结构性回填范围、材料、施工方法、顶部最小填土厚度均作了明确规定。

波纹钢管(板)涵的的成败关键在于上述要求作的好坏,是否到位。

如果严格按设计、施工条款和检验标准去作,波纹钢管(板)涵不失为是一种较好的结构型式。

1. 3. 10.高填土涵洞减荷载措施宜包括下列内容:
1采用中松侧实法或柔性填料法,应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和路面不发生过大的沉降。

2采用先填后挖施丄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涵顶的土压力集中程度,沟槽开挖面应竖直,且开挖宽度与涵洞宽度相当。

3采用地基加固处理时,加固后的地基圧缩模量不宜过高,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即可,加固宽度应延伸至基底以外不小于一倍涵洞跨径的范圉。

条文说明
高填土涵洞减荷载措施列出3种,是目前常用的减荷载、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方法。

理论上定性没问题,但在定量上尚显不足,所以作为一种措施提出,望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