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沉降施工方案

防沉降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地理位置及规模 (1)第二章前期梳理 (1)第三章回填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2)3.1. 填料的选择与处理 (2)3.2. 填料含水率控制 (2)3.3. 回填土施工的其他要求 (3)3.4. 回填土防止沉降的措施 (4)第四章景观院墙防沉降加强措施 (4)4.1. 景观院墙在砼结构层上防沉降措施 (4)4.2. 景观院墙在回填土层上防沉降措施 (5)第五章砼结构与回填土衔接区域处理方法 (5)5.1. 院墙同时经过砼结构与回填土区域 (5)5.2. 砼结构与回填土衔接区域为台阶 (6)第六章入户门台阶踏步及院内铺装基层处理 (6)6.1. 入户门台阶踏步 (6)6.2. 院内铺装基层处理 (6)第七章给排水、强弱电、燃气管道等管线防沉降处理措施 (7)7.1. 管线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路线叠图及施工技术交底; (7)7.2. 管线回填防沉降措施 (7)第八章回填土沉降处理措施 (8)8.1. 第一种方案:结合单管抬升注浆施工工艺,采用钻孔灌浆法进行沉陷回填土部位的修复施工。

(8)1)施工方法: (8)2)方案优缺点:施工工期短,操作简便,但费用较高。

(8)8.2. 第二种方案:整体返工施工法 (8)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201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0300-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项目概况项目地点:重庆大渡口大滨路建设单位:重庆亿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金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勘单位: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康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1.2.项目地理位置及规模本标段仅包含39号楼及附属车库,建筑面积33781.41m2,合同造价4560490.61元,基础形式为独基及条基,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无转换层。

本工程采用自升式塔式起重设备,外架采用型刚悬挑脚手架及电动吊篮。

第二章前期梳理在场区回填土回填(室内及室外)以前,需对本期建筑施工进行梳理,包括景观院墙位置、管线走向、结构层与回填土位置建筑构造衔接位置,将易产生沉降的位置进行建筑做法梳理,形成防沉降措施并召开各专业防沉降专题例会落实到位。

第三章回填土施工的质量控制3.1.填料的选择与处理3.1.1.填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基本规定:a)为了保证土基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料的种类。

一般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土料或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料,液化状态的泥炭、粘土或粉状沙质土等不能作为填料。

b) 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碴,用于表层以下的填料。

使用细粉砂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c) 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用于各层填料。

d) 碎石、草皮和有机质含量 >8%的土,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e) 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该类土经过处理后,其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f) 含盐量符合规定的盐渍土也可以使用,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

3.1.2.填料的处理a)施工前 5~ 10 d(阴雨天、冬季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填料集中筛选,将填料 (土)集中在一起,除掉杂草、碎砖块,将大砖块挑出并破碎。

b)按不同土质将其分类并均化,分类取样进行击实实验,测定填料(土)的含水率。

如果填料的含水率高于实验中达到控制干密度时填料对应的最高含水率或者黏性土的含水率高于最优含水率的+2 %时,应及时将填料进行翻松、晾晒或均匀地掺入同类干土进行调整,保证施工时预填料(土)的最优含水率。

3.2.填料含水率控制夯压时,应控制好土料的含水率,土料过干,可提前加以润湿,土料太湿,应提前晾晒,当夯不密实呈“橡皮土”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夯实。

3.3.回填土施工的其他要求3.3.1.基底的处理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没有要求,填方基底的处理可按施工规范操作。

回填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将填方基底的积水、杂物等清理干净,再分层回填夯实,避免造成回填土面层整体不均匀沉降。

3.3.2.土料填筑与压实的方法a)回填前,应将表面层的腐质土、杂质土、有机土,树根草皮杂务等清理干净。

b)回填土施工应接近水平状态并分层回填。

当分段填筑时,填土的每层接缝应做成斜坡形;当回填基坑和管沟时,应从四周或两侧均匀进行,以防基础与管道在土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偏移或变形。

c)填土夯实过程中,填料应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严格控制每层虚铺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避免出现漏夯现象。

夜间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虚铺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d)夯实填土的施工缝各层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夯实次数;e)回填土应分层进行,其层厚应根据设计要求,土壤的物理性质,压实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一般0.3m 适宜。

要求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当填方边界有坡面时,应用人工将斜坡开挖面阶梯状,以防填土横向移动,增加稳定性。

f)如须要分层分段夯实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为1: 2(高 15cm、宽 30c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0.5m,接槎的槎子要垂直切齐。

分段夯填时,不得在墙角下接缝。

g)每天应注意天气情况,及时覆盖基槽,土源防止雨淋;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有计划的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工序应连续进行,并随时掌握气象的变化情况。

h)在施工过程中,负责人应跟班作业,严格把关,按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指导施工,并协同工程实验员准确、有效地做好抽检、报验工作,对抽检不合格的地方,必须勒令返工;对野蛮施工且不听劝阻的班组或个人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甚至清退出场。

3.3.3.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a)施工单位大多没有专业的土壤鉴别人员,不能准确地对土质进行鉴别分类。

b)工人素质比较低,缺乏质量意识,不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随机性较大。

c)技术人员在施工前没有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与监督。

d)出现质量事故或隐患时,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提出的停工、返工通知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e)施工单位对实验报告、交工资料的弄虚作假现象。

3.4.回填土防止沉降的措施1)严格控制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和含水率。

2)填方必须分层铺土和压实;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严禁在含水率过大的腐殖土、亚粘土、泥炭土、淤泥等原状土上填方。

4)填方前应对基底的橡皮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a)翻晒、晾干后进行夯实;b)换土。

将橡皮土挖除,换上干性土,或回填级配砂石;c)用干土、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性强的材料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的水分,减少土的含水率。

第四章景观院墙防沉降加强措施4.1.景观院墙在砼结构层上防沉降措施a)针对景观院墙位置在砼结构层上(如车库顶板)的施工,要求在顶板防水保护层完成后进行院墙基础施工;(该方法能彻底避免因回填土沉降原因造成的院墙开裂)b)院墙基础施工至回填土完成标高;c)如因回填土作业受院墙基础严重影响,则采用景观院墙在回填土层上防沉降措施(下述)。

b)及时协调好垫层上施工作业面,做好场区内交通、料场规划,避免院墙基础施工与总包或其他专业冲突;d)对经过院墙基础的管线,及时在基础上定位,基础施工时提前进行预留(后期拆基础易造成基础不稳定,发生院墙前面开裂或沉降),待回填作业时进行施工。

4.2.景观院墙在回填土层上防沉降措施a)当回填厚度≥ 1M 时,景观院墙基础建议采用元宝砼基础。

①元宝砼基础做法,在院墙宽度范围在元宝基础上下各配3C12钢筋,基础面层配C8@100钢筋网片,砼强度C25。

②严格控制钢筋钢筋网片入砼深度,钢筋网片在基础上表面5CM范围内,不能出现漏筋现象;③按照挡土墙要求每15-20M 间距设置沉降缝一道;院墙在基础沉降缝位置设置相邻柱垛;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责任心强的工人,看护模板和钢筋,如有位移应立即进行处理,严格控制砼浇筑质量,砼须振捣到位。

⑤混凝土送到施工现场浇筑之前,施工员及监理旁站人员应及时进行坍落度实验;⑥在同一施工段内的砼,应连续浇筑;⑦做好砼养护工作。

详见《砼施工方案》及《季节性施工方案》b)当回填厚度 <1M 时,对范围内回填土进行加强处理①在院墙宽度1M范围内回填土夯实进行加强处理,回填土分层夯实深度为200M 一层,每层夯实次数10-12次;②进行充分夯实后进行单独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基础施工。

③详见本方案第三章回填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第五章砼结构与回填土衔接区域处理方法5.1.院墙同时经过砼结构与回填土区域1)在结构面与院墙衔接部位进行植筋或者预留钢筋,植筋或预留钢筋,要求满足砌体砌筑植筋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植筋部位必须避开含有防水层部位;3)如遇车库外墙与院墙衔接区域,则在车库顶结构层及相邻回填土各加设院墙柱垛,相邻连贯设置,形成沉降缝,避免沉降时造成的院墙开裂发生。

a)柱垛外观需经设计确认,以保证整个院墙建筑风格统一;b)柱垛间沉降缝不小于5CM;5.2.砼结构与回填土衔接区域为台阶在做好回填土施工的同时,砼台阶或砌筑台阶与相邻主体结构层采用植筋或者预留方式进行连接,有效避免沉降发生。

1)植筋严格依照《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进行施工;2)植筋部位必须避开含有防水层部位;3)如植筋必须在外墙防水部位进行施工,则待台阶施工完成后,防水层作业范围必须包含整个台阶外围,且防水层必须与外墙大面防水进行有效搭接;第六章入户门台阶踏步及院内铺装基层处理6.1.入户门台阶踏步1)入户门台阶下多为回填土层,该位置下回填土需分层夯实加强处理,每层200MM 一夯实,夯实次数8-10次;2)入户门台阶下垫层做加强处理,垫层厚度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增加5CM,钢筋网片在原有基础加设一层。

3)如该部位回填土高层≥1m,则在台阶与之相邻结构层做植筋处理,与台阶进行有效连接,避免沉降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