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德市临澧县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三

常德市临澧县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三

常德市临澧县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君子好逑。

(《关睢》)(2) ________,教然后知困。

(《虽有佳肴》)(3)《小石潭记》中景物的幽静凄清激起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反衬出作者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

(4)“月”常见于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

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关切,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

2. (12分) (2016七上·萧山期中)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如果说印度诗人________诗歌《金色花》是一首对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美好的颂歌,那么________的《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对祖国河山的细细描绘的工笔画,而节选自南朝刘义庆《________》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中展现的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家庭崇尚人文修养、注重个人修身的社会风尚图。

(2)根据提示回答相关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上述片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中的《________》,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

3. (13.0分)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灯谜题谜面:天女织彩霞(打南京一特产)谜底:对联题上联:乌衣巷下联:诗词题春风知别苦,不遣________青。

——李白《劳劳亭》A.松枝 B.柳条(1)小可一下就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

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________,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

”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2)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他们对“白鹭洲”最满意。

请运用对联知识做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

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

③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

(3)轩轩成功地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

他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的毕业留言中。

请你替轩轩写一段留言。

(不超过50字)二、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 (19.0分)(2011·抚顺)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均衡营养更健康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

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

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

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

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

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

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

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

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

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

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

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

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

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

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

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

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

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

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

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1)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________→________→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 . 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 . 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 . 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5)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

5. (2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诗人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

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

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

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

”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谢谢您,太太。

”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

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

你也是个诗人。

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

”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

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

”“这就是诗人的遭遇。

”他好像并不介意。

“像你这样到处转游着卖诗倒挺有意思。

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

”“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

”“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

“你像我一样有才华。

”他走了。

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

“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

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

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

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

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

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

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

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

我已经写了五年啦。

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

”“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

”“是行很美的诗。

”“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

”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

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

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

”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

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

”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