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齿轮传动27.1 概述齿轮机构是各种机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功率——几万千瓦,圆周速度——300 m /s ,直径范围——1毫米~ 20米。
传动精度高,效率高(99%),寿命长。
★常用齿廓曲线:渐开线、摆线、圆弧。
★齿轮的分类:按齿向分—直齿、斜齿、人字齿、螺旋齿。
按轴向位置分—平行、相交、交错。
按工作条件分—闭式传动,开式传动。
按齿面硬度分—软齿面(HB≤350)硬齿面(HB>350)齿轮传动的设计:一.齿轮的运动应准确、平稳.(几何学)二.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齿轮应具有一定的工作寿命及可靠性。
27.2渐开线齿轮传动参数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m1 = m2 = m α 1 = α 2 = α齿轮连续传动条件:重合度ε>11、传动比、齿数比传动比:齿数比: u=Z 2/Z 12、齿轮传动的精度国标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1级最高。
1. 运动精度—— 一周内运转速度不均匀.2. 平稳性精度—— 一齿内运转速度不均匀.3. 接触精度—— 一对轮齿齿面沿轴线方向的接触情况.4. 齿侧间隙—— 轮齿非工作表面所具有的间隙.D ——零间隙; D b ——较小间隙;D c ——标准间隙; D e ——较大间隙;齿轮精度标注:7-7-8- Dc3、模数、中心距、变位齿轮传动(1)模数m :表征齿厚的参数,齿轮抗弯能力的标志。
设:在e = s 处做一圆,其直径为d ,有:d ×π= P ×Z ; d =(P /π)Z令:m = P /π(2)中心距a标准中心距两齿轮分度圆相切时的中心距:a = r 1 + r 2 = 0.5 m (Z 1 + Z 2)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 r ’ = r α’=α(3)变位齿轮传动1)高度变位齿轮传动(等变位传动)两齿轮的变位系数的绝对值相等,但一个为正变位,另一个为负变位。
ΣX=X 1+X 2=01b 2b 1221r r r r i =''==ωω两轮的分度圆相切,分度圆与节圆重合,中心距仍为标准中心距。
只是齿顶高和齿根高发生了变化。
2)角度变位齿轮传动两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不为零,ΣX=X1+X2≠0ΣX>0 :正传动;ΣX<0 :负传动。
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中,两轮的分度圆不再相切,分度圆与节圆不重合,中心距不等于标准中心距。
27.3渐开线齿轮传动几何计算1、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几何计算齿轮基本尺寸计算d = m Z ; m = P /π; α = 20°;h a* =1; c* = 0.25h a = h a* m = m d a =d + 2 h a = (Z + 2) mh f =(h a* + c*)m =1. 25 m d f =d - 2 h f = (Z – 2.5 ) mh = h a + h f = 2. 25 m d b= d cos α = m Z cos αs = e = P / 2 =πm / 2 a = 0.5 (d1 + d2) = 0.5 m (Z1 + Z2 )2、锥齿轮传动(1)锥齿轮传动的特点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
(2)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参数圆锥齿轮传动相当一对节圆锥作纯滚动。
其齿分布在圆锥体上,因此圆柱齿轮的有关参数都变为圆锥。
齿廓的形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平面在锥距为R 基圆锥上做纯滚动,平面边缘上任一点在空间展开一条渐开线,且该线落在以R 为半径的球面上,因此是一条球面渐开线。
圆锥齿轮几何尺寸:δ— 分度圆锥角; ∑— 齿轮轴线夹角;∑=δ1 +δ212121221sin sin r r Z Z i δδωω====以大端的m 、α为标准值,齿轮各参数按大端尺寸计算.圆锥齿轮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大端模数、压力角相等。
(3)当量齿轮球面无法展平,给齿轮的设计和制造带来困难。
用与球体相切的圆锥面近似代替球面,此圆锥即称为背锥。
因此将背锥上的齿廓曲线作为圆锥齿轮大端的实际齿廓曲线。
将背锥展成平面,圆锥齿轮即成为平面扇形齿轮,将其补足为一个完整的圆柱齿轮,称为当量齿轮。
此当量齿轮的齿数称为该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
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圆锥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Z m i n = Z V cos δ=17 cos δ< 1727.4齿轮传动的失效分析1.轮齿折断单向传动按脉动循环处理,δδcos Z cos 2m mZ 2m r 2m d Z v v V ====双向传动按对称循环处理.过载折断:ζ>ζB疲劳折断:ζ>[ζ-1]2.齿面失效(1)点蚀:在接触应力作用下,齿面产生裂纹和凹坑。
齿面硬度越高,抗点蚀能力越强.(2)齿面胶合高速传动中,局部高温使金属熔化.(3)齿面磨损破坏齿形,严重时使齿厚减薄.(4)齿面塑性变形:低速重载时,金属表面产生滑移.3、设计计算准则1.闭式传动:齿轮在齿轮箱内工作,且润滑密封情况良好。
软齿面——失效形式为点蚀,用式(2)计算主要参数,用式(3)进行弯曲应力校核。
硬齿面——不易产生点蚀,失效形式主要为断齿,用式(4)计算主要参数,用式(1)进行接触应力校核。
2. 开式传动:齿轮外露,无防尘润滑设施或润滑情况不好。
硬、软齿面失效形式均为摩损,导致断齿。
为将m适当放大用式(4)计算时取[ζF ]= 0.7 ζF l i m/ S F (P169)因开式传动基本来不及产生点蚀,故可不做接触应力验算。
要求有精确瞬时传动比的传动,必须采用闭式传动。
27.5齿轮常用材料和热处理1、常用材料对齿轮材料的要求: 齿面有足够的硬度,心部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按齿面硬度分为:1. 软齿面——HBS ≤350 正火、调质.2. 硬齿面——HBS >350 渗碳淬火、表面淬火。
3. HBS 1 = HBS 2+(20~50)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
布氏硬度HBS ——用淬火钢球压入被测材料测量压痕面积。
用于软材料. (HBS <400)洛氏硬度HRC ——用圆锥形金刚石做压头,测量压痕深度。
用于较硬材料.2、齿轮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将金属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不同的冷却方式,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工艺. 常用热处理工艺:退火——加热、保温,随炉冷却.正火——加热、保温,空气冷却.作用:消除冷热加工后产生的内应力,降底硬度,细化晶粒。
淬火——加热、保温,水或油冷却.作用:提高硬度及耐磨性。
回火——加热、保温,空气或水冷却.作用: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提高塑性。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得到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表面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改变表层组织,不改变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表层组织及化学成分均改变.渗碳、渗氮、氰化(碳氮共渗)齿轮常用热处理工艺正火、调质、表面淬火、渗碳、渗氮.27.6齿轮传动的载荷和应力1、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设:两齿轮为标准安装。
齿轮1为主动,齿轮2为被动。
T1为小齿轮上的工作扭矩。
在节点处进行受力分析。
轮齿上作用力的数值法线方向作用力Fn可分解为:圆周力:Ft = 2T1 /d1(d1—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径向力:Fr=Ft×tgαα—啮合角。
标准安装时,啮合角=压力角=20°法向力与圆周力的关系:Fn = Ft / cosα轮齿上作用力的方向圆周力:主动齿轮,Ft与ω反向。
被动齿轮,Ft与ω同向。
径向力:两齿轮均指向各自圆心。
(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一.轮齿上的作用力各作用力的数值圆周力:Ft = 2T /d1在齿轮端面内,与分度圆相切.径向力:Fr = Ft×tgαn / cosβ(αn= 20°)轴向力:Fa = Ft×tgβ在轴剖面内各作用力的方向圆周力:主动齿轮Ft 与转向相反;被动齿轮Ft 与转向相同。
径向力:两齿轮均指向各自圆心,且垂直于轴线。
轴向力:沿齿轮轴线方向,其指向与齿轮旋向β、齿轮转向ω有关。
轴向力Fa的判断方法:1)根据转向及主、从动轮确定出圆周力Ft 的指向;2)由旋向β做出齿向的法线,此线可看作Fa 与Ft 的合力方向线。
3)由Ft 的指向及法线方向确定Fa的指向。
(3)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一.轮齿的受力分析1. 各作用力的数值圆周力:Ft = 2T1 /d m1与分度圆锥相切。
径向力:Fr = Ft×tgαCosδα= 20°轴向力:Fa = Ft×tgαSinδ∵δ1 +δ2 = 90°∴Sinδ1 = Cosδ 2则有Fr1 = - Fa2Fa1 = - Fr2(4)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Ftc = K Ft (K — 载荷系数,表11—3)K = K A K V K αK β式中 K A — 使用系数(外部附加动载荷系数)。
K V — 动载系数(内部附加动载荷系数)。
K α—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与重合度有关。
K β—齿向载荷分配系数,沿齿宽分布不均匀。
2、齿轮传动应力分析齿轮承载能力的计算依据1. 防止断齿——齿根弯曲强度计算2. 防止齿面接触疲劳(点蚀)——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其他失效形式,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1)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面接触应力ζH根据Hertz 公式,设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ε=1)计算节点处的接触应力。
接触强度计算公式:HP t H H V A E H H u u b d F K K K K Z Z Z Z σσαββε≤±=11接触强度参数设计公式: 2311)(12HPE H d H H V A Z Z Z Z u u T K K K K d σεψβαβ±≥式中 Z H----点区域系数。
Z E----弹性系数. 与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有关;Zε----重合度系数。
Zβ----螺旋角系数。
K A—使用系数。
K V—动载系数。
Kα—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β—齿向载荷分配系数。
ψa----齿宽度系数ψa = b /d1u----齿数比。
许用接触应力的确定:[σH]=σH l i m Z/ S HminζH l i m ——实验齿轮接触疲劳极限,与材料的齿面硬度有关。
S Hmin ——接触应力最小安全系数,与齿面硬度有关。
Z=Z NT Z L Z V Z R Z W Z XZ NT—寿命系数。
Z L、Z V 、Z R—润滑油膜影响系数Z W—齿面工作硬化系数。
Z X—尺寸系数。
(2)齿根弯曲应力ζF设:法向力沿齿宽均匀分布,且载荷作用齿顶。
径向力对齿产生压力,计算时可忽略。
圆周力Ft对齿根产生弯曲应力:ζF = M / WM = Ftc×h F = K Ft h F W = b S2 / 6引入模数m,并将Ft1 = 2T1 / d1 = 2T1 / m Z1 代入得弯曲应力计算公式:FP S F n t F F V A F Y Y Y Y bm F K K K K σσβεαααβ≤=弯曲强度参数设计公式:βεαααβσψβY Y Y Y Z COS T K K K K m S F FP d F F V A n 321212≥式中K α—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