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分子生物学-2蛋白质的修饰与降解

医学分子生物学-2蛋白质的修饰与降解


1.常见的蛋白酶抑制剂
• 作用于蛋白激酶ATP结合部位抑制剂: 该类抑制剂对PKA、PKC、PKG、MLCK、 CKⅠ 、CKⅡ、CAMKⅡ均有抑制作用。 是 应用最广泛的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 制剂。
• PTK的抑制剂
2.常见的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 PP1和PP2A的抑制剂: 主要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
蛋白质脂基化的生物学作用
• 脂基化蛋白相当于细胞信号转导的开关, 在信号转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蛋白质脂基化增强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亲 和性,调节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 蛋白质 的转运、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 的稳定性。
催化蛋白质脂基化的酶
• 棕榈酰基转移酶 该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特性
• 法呢基转移酶 该酶抑制剂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对肿
中,蛋白质在天然状态下不被降解。 • 蛋白质正常结构出现变化或者受损,暴露
这些信号,就会被UPS发现。
UPS的生物学意义
• 通过降解错误的折叠、突变或者损伤的蛋 白质来维持细胞的质量。
• 通过降解关键的调节蛋白来控制细胞的基 本生命活动。例如生长、代谢、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和转录调控。
泛素-蛋白酶体与疾病
• 泛素体系酶突变导致功能丧失或目标底物 蛋白识别基序改变,而导致某种蛋白的稳 定变化。
• 目标蛋白功能不正常或加速降解的结果。
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肿瘤可以起因于癌基因蛋白生长促进因子的稳 定或由于肿瘤抑癌基因的不稳定。
• 通过蛋白酶体降解的癌基因蛋白,如果不能及 时地从细胞中清除,就会诱导细胞恶变。
•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目前已发现30多种,1/3是跨膜蛋白质酪氨酸 磷酸酶,类似受体分子。2/3位于胞质,为非 受体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蛋白激酶抑制剂和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均可被一些 小分子化合物抑制。
• 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在疾病治疗或蛋白激酶 和蛋白磷酸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 特异性催化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激 酶家族。
• 分为受体型PTK和非受体型 PTK。
3.双专一性蛋白激酶
• 同时自身磷酸化Tyr和Ser/Thr • 在信号级联反应中其重要作用
催化蛋白质去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
•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 PP1、PP2A、PP2C、PPX等,亚细胞定位不同。
白质特定位置上添加乙酰基的过程。
蛋白质乙酰化的生物学作用
• 组蛋白乙酰化调节基因转录 • 可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 • 调节代谢酶的活性及代谢通路
催化蛋白质乙酰化的酶
催化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是乙酰基转移酶 。
五、类泛素化修饰
•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 SUMO)是类泛素家族重要成员;
选择性降解短寿命的调节蛋白和损伤蛋白。 人体有三种蛋白酶体激活因子 19S(PA100)、11S(PA28或REG)和PA200。
ATP和泛素依赖的UPS组成
• 19S蛋白酶体激活因子结合20S蛋白酶体, 形成26S蛋白酶体。
• 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泛素化后,都经26S蛋 白酶体进行降解。
26S蛋白酶体的结构
2.一种蛋白质可以有一种以上的翻译后 • 在RNA聚合酶Ⅱ控制的基因表达过程中,
磷酸化和糖基化对RNA聚合酶Ⅱ起到了不 同的作用。 • 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共同修饰作用
八、蛋白质修饰的研究策略
尽管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其生物学功能 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其规模化研究受 到分析方法的限制。主要由于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的化学计量低,复杂性造成的。蛋 白质修饰类型及程度差别大,有的修饰转 瞬即逝。
分布广泛,人类有四种: SUMO1、SUMO2 、 SUMO3、 SUMO4
• SUMO1-3:在各个组织均表达 • SUMO4:在肾脏、淋巴结和脾脏表达
催化蛋白质SUMO化修饰的酶
SUMO化修饰需要多个酶参与: E1活化酶、E2结合酶、E3连接酶。
• SUMO化修饰中,E1和E2可使底物蛋白完成修饰。 • 但大多数SUMO化修饰仍需要E3连接酶的参与。 • E3连接酶并不与SUMO分子形成共价结合,但可以
• SUMO分子结构与SUMO化反应途径与泛 素类似,但功能不同;
• SUMO化修饰参与转录调控、核转运、维 持基因组完整性及信号转导等。
SUMO的结构
• 与泛素相同:一个β-折叠缠绕一个α-螺 旋球形折叠,C-端两个Gly残基。
• 与泛素区别:N-端有10-25个氨基酸的延伸, 表面电荷不同。
SUMO的分类
• 改变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 • 改变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
的相互作用。
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蛋白激酶
最大的蛋白家族,有保守的催化核心 (250-300个氨基酸残基)和多种调控模式。 根据底物的磷酸化位点分为三类: •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 双专一性蛋白激酶
利用电泳、免疫共沉淀、色谱、生物质 谱、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修饰蛋白质及 修饰位点进行鉴定。
第二节
蛋白质的降解
蛋白质的降解途径
•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需能,高效、特异的 蛋白质降解过程,控制着动植物体内绝大 多数蛋白质的降解。
• 自噬-溶酶体:不需能量。主要降解细胞外 和细胞膜蛋白质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溶酶体
蛋白质的修饰
概念:是指蛋白质翻译后进行共价修饰加工的过程, 通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加上修饰基团而改变 蛋白质的性质。
目的:调节蛋白质的活性,使蛋白质结构更为复杂, 功能更完善。
蛋白质的修饰
• 磷酸化修饰 • 脂基化修饰 • 甲基化修饰 • 乙酰化修饰 • 类泛素化修饰 • 巴豆酰化修饰
一、磷酸化修饰
概念: 是指在巴豆酰基转移酶催化下,在蛋白
质赖氨酸添加巴豆酰基的过程。
蛋白质巴豆酰化修饰的生物学意义
组蛋白赖氨酸巴豆酰化修饰与基因活化密 切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七、不同翻译后修饰的相互协调与影响
1.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多种蛋白质翻 译后修饰 脂基化修饰是蛋白质磷酸化的开端,磷 酸化修饰过程分别受到特定蛋白激酶调节, 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主体。
• 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Ca2+ /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es, CaM-PK)
• 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 (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G)
• DNA依赖的蛋白激酶(D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DNA-PK)
• 1980年前后Ciechanover A,Hershko A和 Rose Ⅰ发现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ubiqutin-proreasomesystem,UPS)
• 200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UPS参与细胞内80%以上蛋白质的降解
UPS组成
有酶促活性的蛋白酶体 20S核心颗粒和蛋白酶体激活因子
不依赖ATP和泛素的UPS组成
• 11S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或REG)因不 含ATPase活性,可不依赖ATP和泛素介导蛋 白酶体进行蛋白质降解。
• PA200是分子量为200kDa单体结构激活因子, 可激活蛋白酶体降解肽,而不能降解蛋白 质。
UPS的分类
• 三种激活因子与20S蛋白酶体至少可组成四种蛋白 酶体复合体:19S-20S-19S,11S-20S-11S,11S20S-19S,PA200-20S-19S
• 蛋白激酶催化的磷酸基转移反应, •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
式之一。 •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1992年 Fischer EH和krebs EG 共同获诺
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 蛋白质磷酸化:是通过蛋白激酶催化将ATP 或GTP的γ位磷酸基转移到蛋白质特定位点 上的过程。
2. 泛素活化酶E1将活化后的泛素通过交酯化反应传 递给泛素结合酶E2。
3. 泛素连接酶E3将E2上的泛素连接到靶蛋白上。 上述过程循环往复,靶蛋白可共价连接多个
泛素分子,然后被26S蛋白酶体降解。
泛素化调节和去泛素化调节
• 蛋白质本身提供特定的UPS识别信号。 • 泛素
•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cA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A)
• Ca2+/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Ca2+ /phospholipid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2+ /PL-PK)或蛋白激 酶C (protein kinase C, PKC)
• 大多数蛋白质通过26S蛋白酶体以ATP和泛素依赖 方式降解;11S-20S-11S,11S-20S-19S,PA20020S-19S以不依赖ATP和泛素的方式降解一些调节 蛋白、氧化蛋白及衰老蛋白。
泛素的结构与组成
• 泛素含有76个氨基酸残基, 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 • 泛素的氨基酸序列极其保 守。 •泛 素 共 价 结 合 于 底 物 蛋 白 的赖氨酸残基上,将底物蛋 白进行泛素化标记而被UPS 特异识别并迅速降解。
• 蛋白质去磷酸化:蛋白质磷酸化逆过程由 蛋白磷酸酶催化,称为蛋白质去磷酸化。
细胞内30%蛋白质可被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
蛋白质磷酸化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 神经活动、 肌肉收缩 及细胞增殖、 发育和分化等生理病理过程。 许多调控机制都涉及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生物学效应
• 增强或减弱被修饰蛋白质的酶活性或其他 活性;
活性。 • 作用于PP2B的抑制剂:
抑制Ca2+依赖蛋白磷酸酶的活性
二、脂基化修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