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画的形式与内容

儿童画的形式与内容

儿童画的形式与内容1 、想像画:想像画的目的在于思想的启发和创造力的培养。

想像画的内容大部分与儿童每天的生活范围有关;亦称生活画。

由想像把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借绘画的方式表达流露出儿童的真情与心声。

2 、幻想画:幻想如同长了翅膀的心灵,它可以无边无际的自由幻想,也可以是美丽的、科学的、奇怪的幻想。

让儿童幻想是件快乐的事。

幻想画的内容大部份是不能实现的,但儿童可以借着心中所产生的某种奇特的幻像或是赋予物体特殊的功能或是梦幻似的联想来作为幻想画表现出来,以满足他们的欲望。

幻想与想像在含意上略有不同。

想像是联贯旧的印象而成新的观念,有推想的含意;幻想则是空虚不切实际的思想或念头。

因此幻想画与想像画是有区别的。

想像画是就现实的景象而加以联想,而幻想画则是超越现实的环境,无中生有,凭空幻想而来的。

幻想画与想像画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这就是再虚幻的、甚至荒诞到极点的画面,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只是超越原型随意构筑出来的幻景罢了。

3、故事画:故事的本身原为一种构想,借着这种构想唤起儿童对现实的体验。

故事为每个儿童所喜爱,最能丰富美化儿童的心灵;针对儿童爱听故事的行为,引导他们的幻想与美感;将故事情节与美感结合为心中之意象。

并透过绘画的方法表现在纸面上。

故事画是最能使儿童以深切的感受力,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表现出童话的梦幻世界。

4、记忆画:让儿童回忆最近的生活经验(如远足),或生活中最感兴趣或生活圈子最喜欢的人、事、物(如小鸟、游戏、打球)。

引出心中的意像,再将意象以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是儿童生活中的观念和印象的复现。

5 写生画:写生画即观察画,是把眼睛所看到的景象,照着它的外形加上描绘的一种画法。

写生画是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培养手的描绘能力以及训练观察能力最直接的方法。

电脑写生画,适合把静物、小动物、人物等作为写生题材。

练习写生画在观察与画法上,会趋向于客观的写实。

对事物的表现与人体的比例,有了知觉上的认知。

在空间、时间、内容上的认知,也将有所扩展。

“儿童画创作”课堂教学实践漫谈儿童画创作课,以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是很难实施的内容,经常被排挤在美术课外活动中。

在贯彻新的美术教学大纲,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让儿童画创作课进入美术课堂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最具挖掘、拓宽、丰富美育内涵的课例,也是实现课程目标最好的载体。

势在必行。

下面仅从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儿童画创作课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儿童画创作,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使过去教材中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而变为教师创造情境,强化学生形象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

过去重教学结果,如今重教学过程。

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鼓励学生成功的信心。

儿童画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等,暂不要过多地讲解,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产生一种惧怕感。

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地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这时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作业。

二、引入情境,启发想象,激发情趣。

1.选择合适的情境,激发情趣,把学生带入想象中。

如一年级“高大的楼房”一课,让学生把画好的楼房剪下来,起个名字,贴在一起,共同创建一条英华大街。

在成就感召下激发他们的情趣。

2.启发学生天真的想象力。

联想: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创作题目后,要引发学生联想,可从故事内容、色彩感受、情趣感染、肢体感触等去引导。

如童话故事、节日的焰火、天气冷暖的感受,启发联想。

3.主题范围尽量缩小,让学生围绕具体可视的形象去想象。

如“保护环境”题目大,学生无从画起,可让学生画清除大气污染的机器就具体容易多了。

三、贴近生活,画熟悉的事,借助多种形式练习,化解创作难度。

1.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结合学校的活动,有意识提前告诉画的内容,让学生注意观察,如“儿童节”、参观科技馆后,让学生画感受最深的情景。

2.当学生画入兴趣之中,只要他们画自己的故事,就不要轻易地否定,有时他们画起来随意涂抹,特别像抽象派的画,但是画起来却津津有味,有时还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唱起来,笑起来,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之时,此时在与他们分享童趣中,抓住指导的好时机。

引导他们画完。

3.变速写为创作,根据人物速写,加上适当的背景,或添加些情境;也可根据景物速写添加些人物等,都可以变成一幅创作画。

低年级儿童绘画的特点在教一年级画画的时候发现他们画儿童画,张张都是创新画,因为他们虽然接受过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但还未形成某些固定的框框,传统习惯对他们的约束力很弱。

他们心里怎样想,手里就怎样画。

所以画出的东西,往往突破我们成年人的视觉习惯。

往往孩子画画时是在游戏中画,意到笔随,天马行空,画面表现出的抽象性、动态性和稚拙意味完全是他们童心的自然流露。

他们急于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期望得与现有世界的沟通和交流。

儿童的好奇心强而自控力弱,他们的绘画难免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因此,可借助观察儿童绘画,了解儿童的需求及情绪,作为与儿童的沟通的一种方式。

同时,通过孩子的绘画训练,启动他们潜在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对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识别,举一反三,进而扩大对形象的创造。

儿童电脑粘贴画意义和特征1. 粘贴画能增加儿童学习上的成就感 ; 儿童贴画并不需要有高度的描绘技巧,他们能充分的选择软件中提供的素材来进行拼贴,以减少描绘的负担。

因此,他们会很容易的完成一张作品,而增强了成就感;2.粘贴画能增加儿童的应变能力; 在贴画里,画面上的物体是可以随意变动性的,儿童能随意移动增加,更换物体,无形中儿童便具有了随机应变的能力;3. 粘贴画易于引导出儿童组合与创造的能力 ; 儿童在组合时,能巧妙的利用不同的图片,将他们结合在一起。

因此贴画比起其他的绘画,更容易引导出儿童组合与创造的能力;4. 粘贴画能增强儿童学习空间的认知 ; 在贴画过程之中,可以引导儿童把剪切下来的造形来重复排列、重叠演练,做出较接近实际的空间效果来。

在粘贴画的组合拼接完成之后,有必要用画笔勾画出背景来,甚至还可以点缀一下可能出现的、略显空缺的空间,这样一幅完整的电脑粘贴画就大功告成了。

另外,电脑画软件中的丰富的卡通贴画,还是很好临摹样板。

可以先选取出来,贴在画面上,临摹后再将贴画擦去。

色彩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色彩世界。

根据人在现实生活中心理、生理的需要和对美的追求,出现了一种色彩学中的新分支-----色彩调节。

色彩调节在‘‘生活美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色彩调节能起到平衡人的心理,生理,使人精神振奋,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以及防止灾害事故甚至医治某些病患等功效。

有资料表明,阳光的照射对人们的色彩感受影响很大,如居住在阳光充足区域的人,大多喜欢艳丽的色彩,特别爱好暖调,而室内却用青、青绿、紫一类的冷色;居住在阳光不充足的人,喜欢灰色调或冷色调,但室内多用黄、粉红、褐一类的暖色。

其原因在于求的心理的平衡。

平衡是人类生理上一种本能的需要。

人在自然界所能看到的色彩是有限的,人对任何事物不断地接受就会产生腻烦的感觉,使人疲劳乏味。

一些流行色在某一时期盛行,过一时期就不流行了。

一对补色很少同时流行,它的补色在下一阶段流行。

流行色之所以形成,表面看有其人为的因素,而内因是它符合人的生理要求。

依照人们的传统习惯,医院手术室的墙壁应该洁白无暇,其实不然,由于医生长时间施行手术,充斥视域的殷红鲜血,不但会引起色视觉的疲劳,而且还会产生残象幻觉,既白色墙面上出现绿色块面,再加上白色的刺激而感到厌烦。

杜邦公司的色彩顾问给纽约一家外科医院的手术室四壁涂布成绿色后,医生感到很安宁,取得了***的效果。

因为残象错觉总是它的补色,眼睛所以要安置出补色,以寻求恢复自己的平衡。

色彩调节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的功能。

色彩的功能一般要服从物品、环境的功能,这就必须进行功能优选。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开宴会时打开黄色的灯光,菜肴色彩呈现出鲜艳可口的色相,宾客们食欲大振;如关掉黄灯,打开蓝灯,这些菜肴好象顷刻霉烂变质,用餐者食欲大减。

这是因为橘色能刺激人的脾胃而增强食欲。

据说欧洲某城市一家餐厅的生意格外兴隆,其秘密就是餐厅的墙壁和桌凳全是橘色的,色彩调节帮了大忙。

一些发达国家‘‘靠色彩销售’’已十分明显,不少企业主往往重金聘请色彩专家和色彩顾问对企业进行‘‘诊断’’,将色彩调节用于工业生产及环境设计,从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生产环境的色彩设计一般都避免色彩纯度太高,色相太多,因为刺激过大会使视觉疲劳和容易使人眼花缭乱。

车间天花板采用白色或浅淡颜色,使其淹没在背景色彩中。

机器设备的开关或危险部件用鲜明的原色,以引起操作者注意,减少事故。

色彩感觉有一定的温度差,通常情况下高温车间采用冷色调,制冷或低温生产场所则为暖色调。

办公用具的色彩也很有讲究,办公桌面一般以中间色调为主。

因为文件书报大多是白色的,如桌面色彩过深则对比太强烈,太浅淡,文件、书报又显示不出。

从事细致或精密计算的工作室采用冷色调,接待室用暖色调,均有良好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色彩新材料不断涌现,为色彩调节创造了新的条件。

色彩用于交通由来以久,现在国外出现了色彩公路,在事故多发地段采用红区路面来进行调节,以提醒驱车者。

还有一些高级建筑物,晴天呈蓝色,阴天变成紫红色,雨天呈玫瑰色,使人流连忘返。

这是在水泥中掺入一种化学物质,因而在干燥、湿润、浸水时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另外一些荧光颜料、染料、涂料可以把紫外线变成可见光,从而得到饱和度极的发明使瓷器更加绚丽而富有情高的颜色。

染料染色工艺可使丝绸真正达到光彩夺目的效果。

变色釉趣。

国外许多色彩专家还分别用白、黄、橙、等颜色再配上各种颜色的光照在教室里进行实验,发现橙色会使训练项目成绩下降,蓝色会使某些学生的智商提高,同时发现光的强度也会影响考试成绩。

在国际乐坛出现的声光结合,将激光技术运用到演奏会上,把变幻莫测的激光投射到空中或屏幕上,产生了与音乐相得益彰,扑朔迷离的色彩效果。

色彩用语医疗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疗效十分显著。

对于以上所述,也有人会说,色彩调节涉及的多是讲究舒适或产品、环境的功能,与美是两码事。

当然,快感代替不了美感,功用代替不了美感,功用也不能与美划等号。

然而,美并不排斥快感,关于美与功能的问题鲁迅先生说的好;美的根底如不潜伏着功用,又有谁去享用它呢?我们应避免离开对象和环境空谈美和设计,它的思维方式都是多元、多方位、多角度。

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艺术成果,对复杂的具体情况做综合分析,运筹调度,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去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