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职教教科联盟2016级(高二)信息一类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2页,第Ⅱ卷1页,共3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80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三大题,45小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 ).A. ARPANetB. BitnetC. InternetD. Ethernet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
A. 可视化通信B. 资源共享C. 发送电子邮件D. 网页浏览3、Internet的通信协议是()。
A. X.25B. CSMA/CDC. CSMAD. TCP/IP4、令牌环网采用的令牌环协议是一种()。
A. 有冲突协议B. 无冲突协议C. 随机争用协议D. 多令牌协议5、在网络互连中,当总线网的网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可用()来延伸。
A. 路由器B. 中继器C. 网桥D. 网关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
A、HOSTB、OSI/RMC、TCP/IPD、Internet7、校园网属于典型的()。
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楼宇网络8、在()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中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
A、星型B、总线型C、环型D、网格型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A.电话线 B.通信卫星 C.光纤 D.公共数据网10、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硬件、软件和()三部分内容组成A.数据 B.线路 C.服务商 D.协议11、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来分的。
A.网络使用者 B.传输控制规程 C.网络连接距离 D.信息交换方式12、下列不属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A.物理层 B.网络层 C.网络接口层 D.应用层13、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CSMA/CD B.令牌总线 C.令牌环 D.100VG-AnyLan14、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关15、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A. 段B. 位C. 帧D. 报文16、10BASE-5的最大网段长度是:()。
A.25米B. 100米C.185米D.500米17、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关18、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
A.中继器B.局域网交换机C.集线器D.路由器19、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一般认为有三个 , 它们是()。
欢迎下载班级 学号 姓名装订线 装订线 装订线第 页2 A. 传输介质、差错检测方法和网络操作系统 B. 通信方式、同步方式和拓朴结构 C.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D. 数据编码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数据交换技术 20、对令牌环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不可能产生冲突 B.令牌只沿一个方向传递C.令牌网络中,始终只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D.轻载时不产生冲突,重载时必产生冲突来。
21、网桥是在( )上实现相同网络的互连设备。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对话层D 、物理层22、在 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阻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 A 、传输层 B 、应用层 C 、网络层 D 、数据链路层23、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 ) A 、报文、帧、比特 B 、包、报文、比特 C 、包、帧、比特D 、数据块、分组、比特24、 某主机的IP 地址为202.113.25.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该主机的限制广播地址为( )A.202.113.25.255B.202.113.25.240C.255.255.255.55D.255.255.255.25525、 一个以太网帧的最小和最大尺寸是( )。
A. 46和64字节 B. 64 和1518字节 C. 64和1600字节 D. 46 和28字节 26、 下面IP 地址中哪一个不是B 类地址( )A.190.10.10.1B.191.168.0.1C.189.168.0.1D.192.113.0.127、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方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 ) A 、半双工通信 B 、单工通信 C 、数据报 D 、全双工通信28、测试计算机网络是否连通的网络命令是( ) A 、ipconfig B 、Ping C 、tracert D 、netstat 29、集线器hub 与交换机switch 连接应使用( ) A 、交叉线 B 、直通线C 、UTP 两端均为T568A 标准D 、UTP 两端均为T568B 标准30、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 机—通信线路—PC 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小题,共10分。
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1、按照传输带宽分类,有( )。
A 、基带网 B 、宽带网 C 、广播式网络 D 、点对点式网络2、“IPConfig/all ”可以显示本机的( )、IP 地址等配置参数。
A 、主机名 B 、MAC 地址 C 、安全校验码 D 、连接速度3、工作在OSI 应用层上的协议主要有( ) A 、TELNET B 、FTP C 、SNMP D 、IP4、OSI 中以报文为传输单位的层有( )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会话层 D 、网络层5、10.0.0.1属于( )A 、A 类地址B 、B 类地址C 、私有地址D 、公有地址三、判断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 ”,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 )1.IPV6的位数为128位。
( )2.TCP 属于TCP/IP 协议结构的应用层。
( )3.在网络协议中,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内容的属于网络协议的时序要素。
4.因特网间传送数据不一定要通过TCP/IP协议 ( )5.网卡又叫网络适配器,它的英文缩写为NIC ( )6.有线电话交换网属于电路交换技术()7.OSI层次的划分应当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层次越少越好。
( )8、INTERNET使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9、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基本条件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10、集线器发送数据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 )第Ⅱ卷(共20分)注意事项:1.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 第Ⅱ卷共2大题,12小题,共20分。
四、填空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1、IP的汉语意思是。
2、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资源指的是硬件、软件和资源。
3、计算机通信采用的交换技术主要有交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
4、在Internet提供的通常服务中,FTP表示的中文含义是。
5、网络中决定了网络的传输速率、网段的最大长度、传输的可靠性及网卡的复杂性。
6、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构造技术。
7、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交换方式有__________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和改进直接交换方式。
8、 __________是网络连接设备,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结构体系的网络或局域网。
9、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及时序三要素组成。
10、表示单位时间内最多可以传输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五、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0分)1、名词解释(5分)CSMA/CD的中文意思:CSMA/CD的工作原理(16字总结3分):2、在Internet网中,某计算机的IP地址是 11001010.01100000.00101100.01011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1).用十进制数表示上述IP地址?(1分)2).该IP地址是属于A类,B类,还是C类地址?(1分)3).写出该IP地址在没有划分子网时的子网掩码?(1分)4).将该IP地址划分为两个子网,写出子网掩码?(2分)欢迎下载班级 学号 姓名装订线 装订线 装订线第 页4谢谢观看!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