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基础1

电路基础1


7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压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压值为负值。 例:
+ U –
a R b
若 U = 5V, 则电压的实际方向从 a 指向 b; 若 U= –5V, 则电压的实际方向从 b 指向 a 。
8
3、电压与电流关联参考方向:
如果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则称之为 关联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相反,则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I1 I 2 I 3
或:
I 3 I1 I 2 0
31

如图,已知I1=-5mA,I3=8 mA,求电流I2 。
解: 根据标定电流的方向,应用基尔 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电流方程:
I1 I 2 I 3
代入数据:
-5 + I2 = 8 求得 I2 = 13 mA
注意:1)电流流入还是流出节点是按电流的参考方向 来判断的。 2)电流数值本身具有正负。
等于各串联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
25
2、电流源的并联
结论:当n个电流源并联时,其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等于各并联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3.电压源的并联和电流源的串联
原因??
注意:电流值不相等的电流源不能串联;
电压值不相等的电压源不能并联。
26
二、独立电源的等效变换
I + E – R0 电压源 + U – IS R0 U R0 I + U – 电流源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反映了电路中任一结点处 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32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扩展应用
I=?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也可推广应用到广义节点,即 I=0 包含几个节点的闭合面。 R
广义节点
R
+
+ R
U1
+
R
_
_
U2
_
U3
I1 I 2 I 3
33
四、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思考:家用电器的开关和电器是怎样连接的?测量电流的电 流表是怎样接在电路中的?
一、电阻的串联
+ I + U1 – + U2 – R1 R2
U –
I
+ U – R
特点: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首尾依次相连; 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 =R1+R2 4)串联电阻上两端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R2 R1 U2 U U1 U R1 R2 R1 R2 5)电阻串联时总的功率等于各电阻吸收消耗的功 率之和。 应用: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
16
欧姆定律
U、I 参考方向相同时, U、I 参考方向相反时, + + U = – IR U=IR
U I
R
U
– – 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 ① 式前的正负号由U、I 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 ② U、I 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 方向之间的关系。 通常取 U、I 参考方向相同。
17
I
R
电阻的串、并联
1A=103mA=106μ A
5
问题:在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电流的实际方向,如何解决?
2、方向:
1)实际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2)参考方向: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值为负值。
例:
I
a R b
若 I = 5A, 则电流从 a 流向 b; 若 I = –5A, 则电流从 b 流向 a 。
1.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 2.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 3.KVL定律 : 在任意时刻,沿任一回路绕行方向,回路中各 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 U = 0
注意:
U1
U3 U4
U2
1. 列方程前选定并标注回路绕行方向; 2. 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方向的关系:
一致时为正,相反时为负。
U1 -U3 -U2+ U4 =0
哪三个? 36
I
+ U – R
(4)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阻上电流 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R2 R1 I1 I I2 I R1 R2 R1 R2 5)电阻并联时总的功率等于各电阻吸收的功率之和。 应用:分流、调节电流等。
19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Us I US + U _
I +
注意:
I
U U +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任意假定互不相关,
但为了分析电路时方便,常常采用关联参考方向。
9
☆电位:

定义: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X”。 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单位:V(伏) 两点间电压:等于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 Uab=Va-Vb
例:P10

结论:(1)参考点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也不同, 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电压值)不变。
U

(a)电流源模型与外电路的连接
当 R0 时,实际的就成为理想电压源。
U I IS R0
实际工程中,当R0>> RL , I I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24
特点:输出电流随外电路变化。
电压源、电流源的连接及等效变换 一、独立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1、电压源的串联
结论:当n个电压源串联时,其等效电压源的电压
RL
RL
由图a: U = E- IR0
由图b: U = ISR0 – IR0
等效变换条件:
E = ISR0 E IS R0
27
注意事项:
①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则是不 等效的。 例:当RL= 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而电流源的 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 ②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U = US – R0I
实际工程中,当 R0<< RL , U U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23
特点:输出电压随外电路变化。
2)电流源模型
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和内阻 R0 并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
IS
I
I
I= U/R0
I
I
S
O
RL
U R0 R
0
U
+
UOC=R0IS
U
注意
(b)伏安特性
实际电流源与理想电流源的 本质区别在于其内阻R0。
+
-

Us
+
-
+ _
U RL
US
O 伏安特性 I
特点: (1) 内阻R0 = 0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端电压,不随 外电路变化。对直流电压,有 U US 。 (3) 恒压源中的电流 I 由外电路决定。
20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IS + U _ IS RL O 特点: (1) 内阻R0 = ;
有效 数字
倍 率 10n
误 差
有效 数字
倍 率 10n
误 差
如电阻的5个色环颜色依次为: 棕、绿、黑、金、红—— 表示 .0 2%的电阻 15
15
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能力的物理量。
单位:欧姆
符号:Ω,kΩ,MΩ
l R S
电阻的倒数叫做电导,用符号G表示。
单位:西门子 符号:S
1 G R
22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
1 )电压源模型
电压源是由电压 US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 I
U
US U
Us
U=R 0I
+ -
RS
O
+ U –
RL
I
IS=Us/R0
I
注意
US
+ -
(b)伏安特性 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压源的 本质区别在于其内阻R0。
R0
当 R0 0 时,实际的就成为理想电压源。 (a)电压源模型与外电路的连接
(焦耳J)
1度=1kWh(1千瓦小时)=3.6 MJ
一台冰箱的压缩机功率为110W,若开停比为1:2(即 开机20分钟,停机40分钟),则一个月(以30天计)压缩机 耗电[ ]。
A.25kWh B.26.4kWh C.39.6kWh D.30kWh
12
电路元件
电容器
电池 线圈 晶体管
电阻器
运算放大器
(2)在研究同一电路时,只能选取一个电位参考点。 10
三、电功率与电功
1. 电功率 单位时间 内电路吸 收或释放 的电能。 +
关联

非关联
U

I
R
U +
I
R
P UI
若 P > 0,电路实际吸收功率; 若 P < 0,电路实际发出功率。
P UI
11
2. 电功:电流所做的功。
W UIt
将实际电路中的元件用理想电路元件表示、 连接,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4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一、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 电压 电功率
思考: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呢?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Q I T
1kA=103A
直流电流
单位: A(安培),kA(千安),mA(毫安),μ A(微安)
电路的两个基本约束:
1、元件约束(电压、电流关系) 2、电路结构约束(KCL、KVL)
29
二、电路结构术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