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对比分析(上)

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对比分析(上)

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对比分析(上)
编者按: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已经排出,它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企业的状况,折射出了中国经济与企业的迅速成长与变化,证明500强企业已把握了中国经济的命脉,左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大企业与世界500强的差距仍很明显,也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本刊自本期始,将连载《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3)》关于“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比分析”部分,以飨读者。

从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500强企业已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其明显标志就是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在加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年都有新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今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有12家,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

二是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明显提高,在一些成长性指标上已赶上或超过世界500强企业,企业增长方式也逐渐由粗放式外延增长为主向集约式内涵增长为主转变。

同时,今年首家中国制造企业——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达到世界500强企业标准,还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如上海宝钢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海尔集团等由于近几年发展较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世界500强企业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预计这些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尽管如此,还是必须看到,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中国大企业同世界500强企业的差距仍然很明显。

从竞争力角度分析,中国500强企业同世界500强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500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尽管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2003世界500强企业的规模在缩小,2003世界500强与2002世界500强相比,资产规模下降了4.46%,营业收入下降了2%。

但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500强企业规模仍普遍偏小。

从资产角度分析,2003中国5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273,634亿元,折算成美元(按1美元=8.28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下同)为33,04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2002年资产总额为464,927亿美元,2003中国500强企业资产规模只相当于2003年世界500强企业资产规模的7.11%,2003世界500强企业资产规模居第一位的是日本MIZUHO HOLDING公司,为11,303亿美,相当于2003
中国500强企业资产总额的34.2%,与上年相比差距缩小了2.11个百分点。

中国500强企业中资产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资产47,768亿元,折算成美元为5769亿美元,相当于日本MIZUHO HOLDING公司资产总额的51.04%,与上年相比差距缩小了5.14个百分点。

2003中国500强企业资产排名最后一位的苏果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资产6亿元,折算成美元为0.72亿美元,只相当于2003世界500强企业资产排名最后一位的韩国现代公司资产(8.29亿美元)的8.69%,与上年同位置公司差距相比缩小了5.95个百分点。

从营业收入分析,2003中国500强企业有12家达到2003世界500强,总营业收入20,855亿元人民币,折算后只有2519亿美元,仅占2003世界企业500强总营业收入的1.83%;200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为69,619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为8408亿美元,仅相当于2003世界500强营业收入137,290亿美元的6.12%,与2002中外500强相比差异缩小了0.86个百分点。

2003世界500强企业排第一位的美国沃尔玛公司,其营业收入为2465亿美元,相当于200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的29.32%;2003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营业收入3792亿元,折算成美元为458亿美元,只相当于沃尔玛公司的18.58%。

2003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最后一位的宁波港务局营业收入25亿元,折算成美元3亿美元,只相当于2003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最后一位的日本Kawasaki重工营业收入(102亿美元)的2.94%,比2002中外500强的差距缩小了0.54个百分点。

这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中国大企业要追赶世界500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行业比较分析,在银行、石油等行业,中国一些企业的资产规模在行业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具备了同世界500强企业相竞争的规模基础。

但同时,在绝大多数行业中,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与世界500强企业与2003中国500强企业在17个主要行业排首位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额的对比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二、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明显
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

2003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9.53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为244.51万元;人均利润额为0.29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为2.4万元。

而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34.6万元,人均利润额为1.74万元,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的14.15%和72.5%,二者的差距明显。

另外,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资产为135.98万元,只有2003世界500强企业人均资产(112.67万美元)的14.58%。

2003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额分别为3792亿元和536亿元,而这两个数字是由1,040,000人所创造的,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则很低,分别为36.43万元和0.83万元。

而2003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的营业收入为2465亿美元,利润额为80.4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分别为20410亿元和666亿元,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额的5.4倍和124%,而沃尔玛公司的员工总数为1,300,000人,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为157.32万元和4.97万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的4.3倍和6倍。

从2003世界500强企业与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17个行业首位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比较来看,差距更明显。

零售业排首位的华联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14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1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人均营业收入(19万美元)的73.68%、人均利润(0.6万美元)的16.76%;汽车业排首位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18.5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7万美元,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人均营业收入(197.3万美元)的34.64%、人均利润(0.5万美元)的140%;石油石化业排首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4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1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人均营业收入(197.3万美元)的2.23%、人均利润(12.4万美元)的0.81%;银行业排首位的中国工商银行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8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2万美元,只相当美国花旗集团人均营业收入(39.9万美元)的12.03%、人均利润(6.1万美元)的3.28%;食品业排首位的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5.7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9万美元,只相当于瑞士雀巢公司人均营业收入(22.5万美元)的25.33%、人均利润(1.9万美元)的47.37%;电力业排首位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11.8万美元,只相当于法国苏兹公司人均营业收入(21.9万美元)的53.88%;钢铁业排首位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8.7万美元,只相当于日本钢铁公司人均营业收入(47.9万美元)的18.16%;化学制造业排首位的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人均营业收入为29.7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1万美元,只相当于德国巴士孚公司人均营业收入(34.1万美元)的87.1%、人均利润(1.6万美元)的6.25%;医药业排首位的上海医药集团公司人均营业收入为35.1万美元、人均利润为0.1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默克公司人均营业收入(67万美元)的52.39%、人均利润(9.2万美元)的1.09%。

只有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与日本三菱商事相差无几,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金东纸业集团公司、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超过世界500强相应行业首位企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一汽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人均利润大大超过世界500强企业的行业首位行业。

(待续)(执笔:李建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