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体概一、概念1.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2.体育(狭义):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3.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

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4.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

体育是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体育科学是对体育的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概括。

5.体育的本质: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自身的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自身,从而促进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

6.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7.动作技能:是指为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所采用的以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实际动作。

如跑、跳、投、攀、爬等。

8.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育计划与要求,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9.体育制度:是指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由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制度和措施的总和。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身体练习:是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

它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采用的身体活动。

身体练习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静态的动作。

12.国际体育:是指国家之间进行的双边或多边的,以竞技运动为主体的一系列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12.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它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把提高人的体质、才智和意志素质结合为一平衡的整体,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使人们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方式。

二、判断1.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总和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从整体上揭示体育的本质特点;剖析体育的社会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及其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阐明体育的组织和方法手段以及国际体育、未来体育等),学科性质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一门学科)2.构成体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运动、人和运动的关系)。

3.骑士七技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

4.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包括(射、御和乐中的舞)。

5.体育的本质功能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

6.体育的附加功能有(社会化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7.体育娱乐功能是通过(参观)和(参加)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8.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有(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竞赛)。

9.我国体育法颁布于(1995年10月1日)。

10.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1.全民健身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12.体育制度的特点是(二重性、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

13.我国的体育组织可以分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学术组织)。

14.体育手段的特点(历史性、国际性和民族性、地域性)。

15.体育手段的分类(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竞技类、冒险类)。

16.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技术细节)。

17.构成动作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率、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

18.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的是(法)国的(顾拜旦)。

19.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98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20.新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是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

21.古代奥运会实质是(宗教祭祀活动)。

22.公元前776年从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届古奥运会,在希腊的举办地是(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

23.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哪一历史时期(欧洲资产阶级工业化时期)。

24.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

25.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26.顾拜旦提出奥林匹克运动以(团结、友谊、和平)为宗旨。

27.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国际奥委会)。

28.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组织支柱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委员会)。

29.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52)年,地点是(芬兰赫尔辛)。

30.中国参加奥运的第一人是(刘长春)。

三、简答1.广义体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体育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共同点:第一,它们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

第二,三者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

第三,在竞技运动、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过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

都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

第四,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用的,如篮球、排球、体操等。

区别:(1)目的不同:体育,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教育。

竞技运动,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增强体质、休闲娱乐。

(2)主要形式和方法不同:体育,体育教学和锻炼。

竞技运动,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

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玩和锻炼。

2.体育科学体系的构成。

(1)指导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育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要高一个层次,应处于体育科学体系的最高层次。

研究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同时,构成体育科学体系的众学科也都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作为共同的科学前提。

(2)基础科学。

它是由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所构成,体育科学正是植根于这些基础学科之中。

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医学、遗传学等。

(3)体育的应用学科。

包括四个层次: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管理科学类。

(4)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

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是运用基础学科和体育应用学科的一般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各专项技术、理论的教学和训练问题的学科。

它是最接近于实践的一个层次。

3.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

(1)现代社会需要体育a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不利条件:1)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居住条件大大改变 2)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 3)交通与信息现代化,减少人们走路的机会 4)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家用设备电气化减少了体力活动 5)食物构成改善,人们摄取的热量越来越多,造成运动缺乏症、现代文明病等疾病。

(2)现代社会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体育经费的保证 2)随着经济的增长,各国都很重视体育场地设施的兴建,把它纳入城市建设的规划,有的还制定了长期的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3)经济发展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了4.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重点)(一)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

(二)体育运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表现:a 体育运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体育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调节情绪,提高多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能力。

第二,体育可以减少劳动者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b 体育运动的开展能推动整个建设。

体育是一个群众性很广的活动,一旦广泛开展,尤其大型赛会可推动各行业的繁荣,从而推动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

5.体育与教育的关系(重点)(一)体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

(1)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体育与德育有机联系,互相促进 1)体育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如勇敢、机智等品质 2)体育可以培养集体意识。

3)体育可以培养竟争意识 4)体育可以培养规范意识,遵守规则。

(2)体育与智育的关系体育与智育是对立统一的,体育对智育有积极促进作用 1)体育能提高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和工作能力,可以保证发展积极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 2)进行积极性休息,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3)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1)体育促进身体外在美、姿态美,发展人美的素质 2)体育可以促进对动作美的感知和体验,体验运动的美,来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育使得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

6.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

(1)为国争光,提高民族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为外交斗争服务;(3)促进国内政治一体化。

7.确定体育目的任务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制约,或称社会需要;(2)必须反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或称人的需要;(3)体育的特点和功能。

8.现阶段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目的: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服务。

任务:(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9.当前我国体育改革的特点。

(1)社会体育全面活跃、社会化势头很好,但普及的程度和水平不如发达国家;(2)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作为战略重点有了加强,但体育人才短缺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3)体育场地器材、经费等物质条件逐步改善,但仍不能适应群众体育生活和攀登技术高峰的需要;(4)体育科技事业从创建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科学化的步子不快,远未成为体育腾飞的巨翼;(5)竞技运动水平有历史性的突破,但多数项目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奥运会上缺少拳头项目。

10.体育手段来源于哪些社会活动?(1)来自生产劳动的动作和劳动工具的转化;(2)军事防卫技能和武器的移植;(3)日常生活技能的规格化;(4)娱乐活动;(5)模仿动物的动作;(6)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挑战。

四、论述1.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路问题1.偏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2.体育经费窘困,设备器材严重缺乏。

3.体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急待提高,收入偏低,队伍不稳定。

4.体育场地狭小,被侵占情况严重。

对策思路国家要在政策上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教育和体育领导部门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1.教育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忽视体育的状况,把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2.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3.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场馆保证。

4.有计划地解决中小学体育师资问题。

5.国家及各级教育和体育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领导。

6.加速建立和健全中小学卫生组织机构,密切体育与卫生工作的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