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P专享]认识《平水韵106部》和辨识入声字

[VIP专享]认识《平水韵106部》和辨识入声字

认识《平水韵106部》和辨识入声字目标:1、认识押韵2、掌握《平水韵106部》,了解《词林正韵》《中华新韵》和“十三辙”3、了解四声,掌握入声字难点:掌握入声字一、认识押韵和平水韵1、什么叫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比如绝句,在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最后一字,律诗第一、二、四、六、八句最后一字,用同韵部的字,就叫押韵。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先来看看唐朝各个时期一些著名诗作的用韵:初唐时期,以初唐四杰为代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押韵的字秦、津、人、邻、巾,在《平水韵106部》上平十一真部里《咏鹅》洛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押韵的字鹅、歌、波在《平水韵106部》下平五歌部里“初唐四杰”后以陈子昂为代表《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押韵的字戎、雄、中、功,在《平水韵106部》上平一东部里盛唐时期的代表李白和杜甫《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押韵的字光、霜、乡,在《平水韵106部》的下平七阳部中唐的白居易和晚唐的“小李杜”为代表,其诗作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唐朝诗人在写诗时就已经在押“平水韵”了。

2、什么是平水韵那什么是《平水韵》呢?其实,唐朝时《平水韵》还没有成书。

隋朝末年陆法言所著的<<切韵>>。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切韵”有206部,但据现代学者考证,《切韵》是193部,“切韵”到了唐朝改为“唐韵”。

但唐朝规定,有些韵可通用,所以实际只有112韵。

唐诗的押韵应该就是押“唐韵”,到了宋朝,“唐韵”改为“广韵”、“集韵”,又有几个韵同用,实际只剩下108韵,作为宋代诗词押韵的标准。

到了南宋末,平水人刘渊根据这些韵书著成《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是平水人,所以又称为《平水韵》。

刘渊又把同用的韵都合并起来,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

到清代康熙年间,张玉书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我们现在所说的《平水韵》实际是指《佩文诗韵》,因为《佩文诗韵》基本上按刘渊的《平水韵107部》进行合并和增删,所以我们又延续“平水韵”的叫法,一般就称《平水韵》或《平水韵106部》。

因为“平水韵”是从“切韵”等韵书一脉相承而成,因此,我们又称唐诗押的是“平水韵”,当然这种说法的严密性,我们就不去讨论。

《平水韵》按四声分类,分为平声调、上声调、去声调和入声调,平声调又分为上平和下平,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每一部里都列有若干字,这些字就是我们说的同韵字,诗词讲究押韵,要用同一韵部或允许通用韵部里的字。

3、什么是四声根据汉字的发音音节的高低变化分成了四种声调,唐宋时期的发音,我们称为中古音,中古音的四声,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这四个声调同时也说明字的发音方法。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叫《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歌诀我们暂且不研究科学与否,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

诗词创作时,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比如“平水韵”里东和董、冻,是分属各自的韵部。

4、中古音四声与普通话四声的关系。

普通话四声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俗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有人会说还有一个轻声,其实轻声是一个变调,是全从上面的四声变化而来的。

普通话的四声已经没有了入声了,那普通话的四声跟中古音的四声有什么关系呢?中古音的平声字被分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上声字依然读上声,去声字依然读去声,而入声字则被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去了,所以普通话里没有入声调了。

我们称为平声两分,入声四派。

我们来看图示:平水韵普通话因为现在的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调,但学习诗词,又是必须掌握入声字的,那该怎么样辨认入声字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介绍。

二、了解《中华新韵》和《十三辙》、《词林正韵》1、十三辙十三辙,也叫十三道大辙,主要用于北方戏曲和曲艺,比如京剧、快板等,但十三辙是有目无书的,它主要是依据韵母来划分条目,不论声调。

“十三辙”的名称是:①中东,②江阳,③一七,④灰堆,⑤油求,⑥梭坡,⑦人辰,⑧言前,⑨发花,⑩乜斜,(11)怀来,(12)姑苏,(13)遥条。

2、《中华新韵》由于现行普通话与中古音有很多字读音改变很大,我们来读一读古诗就知道了《古柏行》杜甫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或者读一读《平水韵106部》中入声韵就知道,入声:十一陌陌石客白泽伯迹宅席策册碧籍格役……为了使诗词在当代有更好的发展,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颁布了《中华新韵》,用来指导现代诗词创作的用韵,该韵书以韵母分成十四韵,每韵里又以四声分成四部分,押韵时以平仄分押,平仄间不通押推行双轨并行,在每部后面列出了被派入阴平和阳平的入声字,方便入声的辨认。

虽然这部《中华新韵》比较接近普通话,但里面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十一庚里,把青红合在一起,就明显不合理了!3、了解《词林正韵》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

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

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

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诗词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诗词创作多数还是以中古音为本,写诗用韵以《平水韵106部》为标准,填词用韵则以《词林正韵》为标准。

如果是使用新韵,必须在题目后面标注“新韵”明示,若无标示,则默认为使用“平水韵”。

三、如何认识入声字方法一:直接发音辨认最彻底最方便也最有效的方法,直接发音辩认,此种方法适合部分方言区,比如粤语系,闽语系、吴语系、客家方言等,还大部分保留了入声调,利用方言直接发音辨认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

方法二:音形结合辨认1、根据偏旁字形辨识部分入声字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以入声字作为声旁组成的形声字,绝大多数也是入声字,所以我们可以记住一些入声字的偏旁白:泊、粕、伯、柏、帛、舶、箔、珀……”等等(泉字除外)含有“百”字的字,也都是入声,比如陌字曷:喝、褐、渴、羯、揭、遏、葛……”等等只:织、识、帜、枳……卖:读、赎、犊、渎、牍、椟、黩……”。

合:鸽、塔、答、蛤、閤、盒……畐:副、富、福、辐……啇:滴、嫡、嘀、谪、摘……弗:佛、拂、氟……枼:碟、蝶、堞、谍、牒、揲、蹀、喋、鲽……臿:插、锸……黑:墨……昔:惜、厝、棤……责:绩……泽、择……亦:迹……勺:约、芍、药……孛:勃、脖、挬……还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如“竹、笛、得、德、石、托”等等,用的多了,记住一个是一个2、根据拼音规律辨认入声字:对于普通话较好的读者,下面的口诀也许会对你记忆入声字有所帮助。

韵母有n和ng,定无入声不用说。

声母拼上韵母üe,例外只有瘸与靴。

b、d、g,j、z、zh,今音二声古皆入。

D、t、l,z、c、s,与e拼,古读入。

Zh、ch、sh,k与r,拼uo,声母f拼a、o,古读入字最多。

b、p、m,d、t、n、l,与ie拼,d、g、h,z与s,与ei拼,古读入声不费劲。

下面对上述口诀做一简要说明。

1、韵母为an、en、in、un、ang、eng、ing、ong的字中,没有入声字。

2、声母拼上韵母üe,例外只有“瘸”与“靴”。

凡是韵母是üe的字,都是古入声只有“瘸”与“靴”“嗟”三字不在其中。

3、b、d、g,j、z、zh,今音二声古皆入。

这些声母与任何韵母拼,读阳平的基本是都是入声,但“鼻”古音是去声,“雹、甭、咱”古音为平声。

4、D、t、l,z、c、s,与e拼,古读入。

这些声母和e拼,都是古入声。

He中除了“禾、何、河、贺”及其形声字外都是入声。

事实上以e为韵母的字中:平声除“额”外没有入声字;上去中除了“饿”字外都是入声。

5、Zh、ch、sh,k与r,拼uo,声母f拼a、o古读入字最多。

Zh、ch、sh,k、r,与uo相拼,都是古入声。

f拼a、o,都是入声字。

事实上a和z、c、s、f相拼除了“仨”外,都是入声,ia和q拼读时都是入声。

和x拼时除了“霞、虾、叚及其形声字”外,都是古入声。

同j拼时只有“夹、甲、戛”及其开声字是古入声。

6、b、p、m,d、t、n、l,与ie拼,d、g、h、z与s,与ei拼,古读入声不费劲b、p、m,d、t、n、l,与ie拼,除了“咩”古平外,其它都是入声字。

Jie的平声字中,除了“皆、嗟、街”外都是古入声。

qie中除了“茄、且、趄”外都是入声(含上、去)。

xie平声中唯“歇、挟、撷、协”(只说平声)。

ye中除“耶、爷、也、椰、夜、野、冶”外都是入声(液、掖、腋三字也是入声,这里不从“夜”字,是特殊情况)d、g、h、z与s,与ei拼,无论今读何音,都是古入声字。

7、xi中阳平为入声,阴平惟独“昔、夕、析、悉、息”和其的形声字及“吸、翕、锡”是。

shi中阳平除“时”外都是,阴平惟独“湿、失、虱”是入声。

8、fu中“复、伏、服、绂、副(含富、福、幅形声字)”及形声字是。

shu中“赎、孰、束、叔、属、蜀、术”及其形声字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