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全)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全)

TAG:代词编者按:本文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专题之一。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

“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如:“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 TAG:代词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

“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

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

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

“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