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XX大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系别名称:社会工作系
姓名:XX 专业:社会工作学号:XXXXXX
摘要:我们通过问卷采访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使之日益完善,服务于民,使被污环境得到改善。
调查主题: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实践时间:2013年X月XX日至X月XX日共XX天调查地点: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袁家桥村
调查人:XX
调查内容: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口头采访
调查步骤: 1.拟定问卷
2.发放问卷,口头采访。
3.回收问卷,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目前农村的环境状况
近几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环境有了大的改变。
到2006年,该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5.2平方米,比1999年增加11平方米,新建、改建公路1324公里,建设沼气池1万个,打深水井28眼,解决了28个村群众的饮水问题。
2000年以来,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300平方公
开i,全县绿化面积不断加大,森林覆盖率达到26℅,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今年,县委、县政府把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环保的重中之重,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力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距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分析调查问卷后显示,有36.7%的村民觉得空气没有以前要好,65%的村民认为水质大不如从前,约95%的村民认为环境问题影响到了生产生活。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一部分地区空气污浊,粉尘含量高,群众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特别是居住在大工厂附近的群众。
第二是一些地区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控制,有机质含量不高,肥力下降;部分土壤受到污染,重金属含量超标,2005年来,耕地面积为16万多公顷,其中,几污染面积为2200多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77%。
第三是有些地区水质较差,群众饮水不安全。
第四是部分地区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一些企业在开采资源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塌方、裂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水土流失,植被受到破坏。
第五是村镇规划不到位,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特别严重。
二.出现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城市农村转移,加速了环境污染进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乡村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一是污染型企业向乡村转移。
二是城市部分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
三是城市垃圾在近郊农村堆积,造成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二)重点污染区域、行业,加重了环境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采取了“一控双达标”、关停“五小”等大规模的污染治理行动,但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以及产业结构等原因,乡镇企业的污染仍然在加重。
新兴煤矿场,昊丰水泥厂、副达造纸厂等这些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行业。
这些污染区域和行业中的企业大部分规模化程度低,设备简陋,能耗系数高,环保投入不足,“三废”排放量大,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
(三)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导致了环境污染。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意识,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严重的重发展轻环保思想。
有的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环保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实际行动,一些企业和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不能用环保理念维护自己的家园,更不能规范自身的行为,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惜污染环境。
(四)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集点规模迅速扩大,由于一些领导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短视行为,造成绝大多数村镇缺乏长远、整体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环境影响评估,我县80%以上的村镇建设至今仍处于无政府状态。
以致形成“有新房无新村”的反差现象。
三.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在城市显著改善的今天,农村环境问题相比而言越发突出,无论是从改善我县总体环境质量的需要,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需要考虑,都必须重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因此,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村镇规划和实施力度,从设施和制度上解决污染。
我县应把生态村镇建设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做好村镇生态规划。
在规划中要把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纳入到公共建设。
按照农村现实条件,分布实施,首先要从解决垃圾和污水处理入手,加快个村镇的污水处理建设。
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家里农村卫生保洁制度,抓好生态文明村试点,逐步推开。
2.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污染。
要借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我县农村工作的实际,要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等,使人人都了解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加大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从重点污染源着手治理污染。
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新污染防治。
二是要积极开展治理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格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可逐步推行集中治理,综合利用模式“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
四是要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理。
加快治理排污企业,关停城郊农村私设垃圾场,阻断城市污水向农村转移途径。
4.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依法防治污染。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有关法律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予以规定,但由于它们比较原则,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和有效实施,我县应结合
本地实际,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使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讨论研究后,我们的成员认为,在保护农村环境的问题中,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好政策引导,法律督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组织,协调社会各个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舒适环境,是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既是建设者又是受益者,真正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面貌。
我们居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应该保护好他,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