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研究法--6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2

昆虫研究法--6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2


四、防治效果计算
(三)校正虫口减退率 ④式只能计算同一处理区的虫量变化,因而不能比 式只能计算同一处理区的虫量变化, 较出药剂的真实防治效果, 较出药剂的真实防治效果,为此必须设不施药的对照 区,分别计算出处理区和对照区的存活率。 分别计算出处理区和对照区的存活率。 设对照区经历“ 时的存活率为S0,处理区经历 时的存活率为S0, 设对照区经历“t ”时的存活率为S0,处理区经历 时的存活率为S1,则校正虫口减退率Rc “t ”时的存活率为S1,则校正虫口减退率Rc可用下式 时的存活率为S1,则校正虫口减退率Rc可用下式 计算: 计算: S0-S1) Rc= (S0-S1)/ S0 ⑤
一、取样方法
(一) 随机分布 随机分布型大体 上是稀疏的均匀 分布。 分布。如玉米地 玉米螟的卵块。 玉米螟的卵块。
一、取样方法
(二) 奈曼分布 是聚集 分布的一种, 分布的一种,昆虫在田间 的分布呈核心状小集团。 的分布呈核心状小集团。 核心的分布是随机的, 核心的分布是随机的,核 心内的个体分布也是随机 的,但比较浓集。棉田中 但比较浓集。 棉铃虫的卵、 棉铃虫的卵、幼虫等分布 均属于这种分布型。 均属于这种分布型。
A B C D E
B A D E C
C E A B D
D C E A B
E D B C A
图9-3〈5×5〉的拉丁方
(三)拉丁方设计
优点: 优点: 拉丁方设计由于从横行和直行两个方向实行 局部控制, 局部控制,因而比随机区组设计具有更高的精确 度。 缺点: 缺点: 但其适应范围较小, 但其适应范围较小,当处理数目太少或太多时 均不宜采用。 均不宜采用。
优点: 优点: 每个试验处理小区都能与它相邻的对照区直接比 能充分反映出处理效应,当处理数目较少, 较,能充分反映出处理效应,当处理数目较少,土壤条 件差异较大时,这种设计的试验结果较准确。 件差异较大时,这种设计的试验结果较准确。 缺点: 缺点: 对照区较多,土地利用率低,在统计分析中, 对照区较多,土地利用率低,在统计分析中,t检验 只能比较各处理与其邻近对照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只能比较各处理与其邻近对照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各处理间不能作直接比较。 各处理间不能作直接比较。
(四)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 复因子试验的一种设计形式, 复因子试验的一种设计形式,首先按次要因子的水 的一种设计形式 平数将试验区划分成几个主区,随机排列次要因子的 平数将试验区划分成几个主区, 各水平, 各水平,然后按主要因子的水平数将主区划分成几个 裂区,随机排列主要因子各水平。 裂区,随机排列主要因子各水平。
三、调查时间
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确定适当的调查次数, 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确定适当的调查次数,对 调查时间 调查次数 于正确地反映药剂效果也很重要。 于正确地反映药剂效果也很重要。 调查时间与调查次数常因害虫种类不同、 调查时间与调查次数常因害虫种类不同、杀虫剂的 害虫种类不同 作用机制不同而异。 作用机制不同而异。如果以虫口减退率作为评判为指 不同而异 标,以防治棉蚜为例,一般情况下可于施药后1天、3 以防治棉蚜为例,一般情况下可于施药后1 天、7天各调查1次。 天各调查1 对于-些作用机制比较特殊的杀虫剂, 对于-些作用机制比较特殊的杀虫剂,如用抗几丁质 形成的灭幼脲防治粘虫,施药后3 形成的灭幼脲防治粘虫,施药后3一6天才表现出最高 防治效果,因此就应在施药后第3 防治效果,因此就应在施药后第3天、第6天各调查1次。 天各调查1
四、防治效果计算
表示杀虫剂田间药效通常用下述几种公式: 表示杀虫剂田间药效通常用下述几种公式: (一)死亡率 若在调查样点内能够准确地查明施药后的活虫数 和死虫数,采用下述公式。 和死虫数,采用下述公式。 设活虫数为L 死虫数为D 死亡率为M 设活虫数为L,死虫数为D,死亡率为M, M=D/( M=D/(L+D) 存活率为S 存活率为S S=L/( S=L/(L+D)=1-M ② =1- ①
四、防治效果计算
L0d = L0- L1 虫口减退率( 虫口减退率(R): L0=(L0- L1) R= d/ L0=(L0- L1)/ L0 ③
将喷药前的查虫时间定为“ 将喷药前的查虫时间定为“0”时,喷药后经历 “t”时, 时 查得存活虫数。 查得存活虫数。 存活率: 存活率: S(t)=L(t)/L(0) =L( /L( ④
一、取样方法
(三) 负二项分布 是聚 集分布的一种, 集分布的一种,即昆虫在 田间疏密相间地分布着。 田间疏密相间地分布着。 种群分布呈极不均匀的 嵌纹状。 嵌纹状。菜白蝶及小菜 蛾幼虫在甘蓝等蔬菜上 的分布是负二项分布。 的分布是负二项分布。
1.对角线样区式 对角线样区式 对角线 4.五点样行式 五点样行式 7.Z字型样行式 字型样行式 字型
第三节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 原则和方法
一、基本原则 二、试验设计方法
一、基本原则
试验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试验误差, 试验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试验误差,提 控制试验误差 高试验的精确度。 高试验的精确度。试验设计应遵守下述基本 原则: 原则: (一)试验必须设重复 (二)运用局部控制 (三)采用随机排列
一、基本原则
(二)运用局部控制 局部控制就是将试验地人为地划成几个大区 重复) 每个大区都包含各处理, (重复),每个大区都包含各处理,即控制每种 处理只在每个重复中出现1 处理只在每个重复中出现1次。运用局部控制能 减少重复间的差异 重复间的差异。 减少重复间的差异。 (三)采用随机排列 随机排列即指各种处理所在具体小区的位置 随机排列即指各种处理所在具体小区的位置 采用随机排列。采用随机排列可以减少重复之 采用随机排列。采用随机排列可以减少重复之 内的差异。 内的差异。
(三)拉丁方设计
拉丁方设计特点: 处理数(包括对照在内)与重复数相等, 处理数(包括对照在内)与重复数相等,每一重复中只有一个 对照,每一横行或直行中,任一处理均只出现1次。标准方的第一 对照,每一横行或直行中,任一处理均只出现1 直行和第一横行均为顺序排列,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横行、 直行和第一横行均为顺序排列,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横行、直行及 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二、评判指标
杀虫剂药效评判指标,大致可分为两类: 杀虫剂药效评判指标,大致可分为两类: 1. 以害虫本身对药剂的反应来作为评判 害虫本身对药剂的反应来作为评判 指标,如死亡率、虫口减退率; 指标, 死亡率、虫口减退率; 害虫造成的为害、损失作为评判指 2. 以害虫造成的为害、损失作为评判指 被害株数、钻孔数等 标,如被害株数、钻孔数等。
(四)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的特点: 裂区设计的特点: 特点 图9-4显示A因子(次要因子)为3个水平(主区)、B因 显示A因子(次要因子) 个水平(主区)、B )、 主要因子) 个水平(副区)的裂区设计图。 子(主要因子)为4个水平(副区)的裂区设计图。
A2 A1 A3 B1 B3 B4 B2 B2 B1 B4 B3 B3 B2 B1 B4
(二)随机区组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特点: 每个重复(即区组)中只有一个对照区, 每个重复(即区组)中只有一个对照区,对照和处理一 起进行随机排列,各重复中的处理数目相同, 起进行随机排列,各重复中的处理数目相同,各处理和对照 在同一重复中只出现1 如图所示, 种处理、 在同一重复中只出现1次。如图所示,6种处理、3次重复 的随机区组设计
二、评判指标
评判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评判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害虫种类及其为害习性 如用杀虫剂防治粘虫, 如用杀虫剂防治粘虫,在夏玉米上仅是一代幼虫为 发生整齐,一般采用防治前调查虫口基数, 害,发生整齐,一般采用防治前调查虫口基数,防治 后调查残存活虫数, 后调查残存活虫数,以死亡率或校正死亡率来评判防 治效果。 治效果。 (二)药剂种类及作用机制 某些特异性害虫控制剂,如昆虫拒食剂、昆虫性诱剂等, 某些特异性害虫控制剂,如昆虫拒食剂、昆虫性诱剂等, 其作用机理特殊,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杀死害虫, 其作用机理特殊,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杀死害虫,而是 起某种行为干扰作用, 起某种行为干扰作用,因此不能以死亡率或虫口减退率 等作为评判指标, 等作为评判指标,而以害虫对作物的为害情况作为评判 指标。 指标。
2.对角线样行式 对角线样行式 5.棋盘样区式 棋盘样区式 棋盘 8.分行取样式 分行取样式 分行
3.五点样区式 五点样区式 五点 6.棋盘样行式 棋盘样行式
(一) 随机分布 对于随机分布型,采用 点取样法 点取样法、 对于随机分布型,采用5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或对角线 取样法均可。 取样法均可。 (二) 奈曼分布 对于奈曼分布型应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或用“ 字型取样法 对于奈曼分布型应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或用“Z”字型取样法 平行线取样法 较为合适。 较为合适。 (三) 负二项分布 对于负二项分布型,应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或用“ 字型取 对于负二项分布型,应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或用“Z"字型取 平行线取样法 样法较为合适。 样法较为合适。 较为合适
3 6 4
4 2 1
2 CK 3
பைடு நூலகம்
5 3 CK
6 5 2
CK 1 6
1 4 5
图9-2随机区组设计田间排列示意图
(二)随机区组设计
优点: 优点: 同一重复(区组)内各处理之间的水肥条件、 同一重复(区组)内各处理之间的水肥条件、 病虫害及田间管理等引起的差异可因随机排列 而减小。 而减小。 缺点: 缺点: 处理数目过多时,重复内小区间差异较大, 处理数目过多时,重复内小区间差异较大,局部 控制有困难,而且田间布置、管理等容易出错。 控制有困难,而且田间布置、管理等容易出错。
一、基本原则
(一)试验必须设重复:在田间试验中,每个处理 试验必须设重复:在田间试验中, 必须设置适当的重复。 必须设置适当的重复。 设置重复的作用: 设置重复的作用: 估计试验误差。 1. 估计试验误差。试验误差是客观存在不可 避免, 避免,只能用同一处理几次重复间的评价 指标的差异来估计。 指标的差异来估计。 降低试验误差。 2. 降低试验误差。适当的增加重复次数所得 的平均值往往比单一处理的数据更为可信。 的平均值往往比单一处理的数据更为可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