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教学设计
教学
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阐述的道理。
教学
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课本
教法
学法
讲授法,提问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
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备课
第1课时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杨桃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作者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长相”的风波呢!
(3)同学们前后两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增加了三处省略号)
(4)指导朗读。
①自由练读第12~16自然段。
②评议朗读。
③从这三个省略号中你听出了什么?(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
(5)回答一样,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标点符号真神奇。
2.抓“变化”对比体会。
(1)对比体会读:第一次老师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时,“我”被同学们嘲笑了;第二次老师问“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时,同学们支支吾吾。
(2)齐读课题:画杨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教师逐段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3.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2)交流识记生字。
三、积累名言,拓展使用
1.联系生活,讲述理解。
(1)对于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你想说点什么?
(2)小组内交流,指名交流。
(3)教师总结:文中的老师教会“我”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老师的话让“我”一生受用。
(2)指导朗读。
(3)体会同学们的变化。同学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理解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5)联系生活举例子,说说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的事例。
3.感悟教诲。
(1)故事发展到这里,老师的态度有了转变吗?(由严肃到和颜悦色)
2.指导书写,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课 摆 哈 抢 嘻
(2)仔细观察“课、摆、哈、抢、嘻”5个字,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3)发现结构规律,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写生字的要领。
“课”字注意左窄右宽;“哈、嘻”都是口字旁,“口”部写在偏左上格的地方。
(5)教师范写“嘻”。右部“喜”中的“口”要写得扁些。
(6)理解“半晌”。
(7)为什么老师要隔很长时间才说那句话?
(8)谁来当小老师严肃地说一说?
二、深入文本,入情入境
1.找“变化”。
(1)当老师让几个同学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找出同学们前后两次说的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
“不像!” “不……像。”
“像五角星!” “像……五……五角星。”
(课件出示课文第2~11自然段)
(2)指导朗读,教师点评。
(3)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审视”。
①读准字音。
②字源识记“视”:“见”表示看,偏旁“礻”表示读音,也表示“观察”的含义。
③语境识记“视”。用“视”组词。
④理解“审视”:认真地看。
(5)理解“严肃”。“严肃”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6)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评议学生写的字,再修改。
第2课时
一、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自己画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指导朗读。
(3)小作者是坐在哪个位置画杨桃的?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
(3)形近字辨析。
课件出示:
选字填空: 诲 悔
教(诲) (悔)改 后(悔)
(4)听了老师的教诲,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①交流感受。
②当别人的看法、观点和自己不一致时,应该怎样做?
预设:当别人的观点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急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理解词语。通过朗读指导,体会人物内心,以生为本,以读促悟。妙用标点,读出省略号中隐含的感情。通过对比教学,领悟文章主旨。
教 学 设 计
总第__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第1、2课时
主备人
成员
教学
目标
1.理解“室、靠、而”等14个生字,读准“倒”这个多音字,会写“图、课”等10个字,准确读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印象的道理。
教学
重点
理解“室、靠、而”等14个生字,读准“倒”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音字,会写“图、课”等10个字,准确读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①反馈,相机学习“靠边”。
②谁还能用“靠”字组词?
③引读,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坐在教室前排靠边的我,认认真真地看,看到的杨桃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于是我老老实实地画了一个(五角星),而且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
2.审视体验。
(1)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么说的?
①理解“和颜悦色”。你能把它换成别的词语吗?(和蔼可亲、和和气气)
②为什么老师刚才还是神情严肃,现在变得和颜悦色了呢?(指名读)
③自由读,思考:为什么大家画同一个杨桃,却画成了不同的样子呢?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2)理解“教诲”。老师的话让“我”终生难忘,这样有深刻道理的话就叫“教诲”。
图画 和颜悦色 严肃 半晌 班级 而且 审视
二、感知课文,指导写字
1.抓关键词,感知内容。
(1)读读下面的词语,你知道每组词语分别写的是谁吗?
①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我”)
②哈哈大笑、嘻嘻。(同学)
③审视、严肃、和颜悦色。(老师)
(2)从上面挑选合适的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同学们见了我的画后(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坐在我的位置上(审视)了一下杨桃,神情变得(严肃)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明白了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的道理。
①比较理解“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是由偏旁加上学过的字组成的。(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实行)
②猜谜语识记。
a.两个王分了家——班
b.太阳的方向——晌
c.每日必说话——诲
(3)开火车读准字音。
(4)认读词语。同桌之间互读,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
教室 座位 哈哈大笑 讲桌 摆放 笑嘻嘻 教诲 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