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文档》教案
实验小学莫文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2)知道菜单栏、工具栏中命令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积极评价等,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获得、掌握知识,在评价交流中不断提高技巧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努力学习的精神。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一种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品质;在与人协作的过程中,体验团结的力量;在交流评价时,学会自我反思,懂得尊重他人。
4、行为与创新:
形成“先选择后操作”的操作习惯,形成利用帮助系统学习的学习习惯,为熟练掌握运用其他工具软件下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格式工具栏的自主探究、交流与应用。
难点:格式菜单的自主探究及应用。
教学准备:
教材、自我评价软件、学案(对比稿件和指导内容)、奖品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诱发“格式“概念
1、前面的几节课中,老师和大家一起从百度上搜索了关于日本海啸核污染的资料并复制粘贴到我们的word中,保存起来,大家都还记得吧!在那节课中,我们只对下载的文章做了一个简单的处理,比如说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位同学的作业。
(广播系统出示:文章一)
大家看一下,这篇文章如果要交给老师参加作文评比,或者送到小记者站去发表,你觉得获奖发表的希望大吗?为什么呢?
老师这里还有一份,大家看一下,这份可以吗?
(下发学生学案)
(师生交流:探讨需要修改的地方,字的大小,字体,字的颜色……) 这些我们都叫做:格式。
修改这些格式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编辑文档》(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需求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
同时,利用学生零散的知识积累,整合在一起,提出“格式“的概念,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搭好前进的桥梁。
二、自主探究,寻找“格式”,使用“格式”
学习准备:
1、在学习活动中,我们遇到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寻求帮助-----课本、同学(分小组)、老师。
2、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探究开始:
(1)首先我们要把文本文档中的内容转移到word中去,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请打开word2003,尝试一下!(复制与粘贴)(2)那么在word中,哪些地方存在着“格式”呢?或者是字体、字的大小、字的颜色呢?自己在界面上找一找!
(3)反馈:请同学回答自己的发现。
(菜单里有“格式”,工具栏里有字体的大小、字体、字体颜色、粗体等工具)。
(4)探究内容1:工具栏上提供了很多格式工具让我们修饰文章,那么他们叫什么名字?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
(指导学生研究预备问题:如何知道每个工具的名称?让学生掌握把鼠标指向工具,出现名称提示的方法,读出每个工具的名称。
)教师指向每个工具,学生集体朗读每个待研究的工具的名称。
(5)探究内容2:工具栏上的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共同研究!(限定研究内容,在学生学案上标明)
(步骤1:指导学生从工具名称字面理解,这些工具的具体作
用。
步骤2:指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具体运用一下,看看他的实践效果是否和名称相一致。
)
采用各小组分组研究,集体汇报的方式。
汇报内容:自由挑选。
汇报形式:我们研究的是…工具,他的作用是…
反馈方法:分小组奖励(一颗星)。
强调:运用工具前,要先选定对象。
具体运用:参考学案要求,使用对应工具,完成指定任务。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使用学生的最为基本的知识积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安排好学生探究的内容,从最容易入手的开始,层层推进,最终有所突破;约束起学生探究成果的反馈形式,养成科学总结,积极内化的学习习惯。
三、迁移运用,巩固“格式”工具使用
教师:那么现在就可以把《春天在哪里》这篇文章修饰成自己觉得最好的样式了。
学生练习,组长选出本小组内最优秀作品展示,教师稍作点评,旨在鼓励学生,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巩固学生在本课学习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重新融合成为学生自己的文章修饰的综合能力。
四、拓展延伸,欣赏“修饰”之美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段落的基本修饰。
我们大家就学得不错,老师这也有几幅作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课件展示作品,作品中包含艺术字、文字效果等其他修饰效果)
教师:同学们觉得美吗?这些效果我们以后通过学习也能做到,想学吗?我们把这样的热情延续到以后学习中去,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从“美”出发,延伸到课后操作,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自我评价,总结学习经验
完成课堂自我评价系统的问题,为自己的学习打分。
教师统计优秀、良好各等级人数,与学生进行交流,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设计意图]:学习的进步建立在对学习过程的不断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
学生正确地认识、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本身就是学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