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纺织业取水定额修订说明-浙江水利

浙江省纺织业取水定额修订说明-浙江水利

浙江省纺织业取水定额修订说明(征求意见稿)浙江省水资源管理中心浙江大学清洁生产中心二〇一八年八月目录一、前言 (1)二、定额修订原则 (1)三、定额修订工作流程 (3)四、定额修订方法 (4)五、资料来源 (9)六、取水定额术语定义 (10)七、取水定额修订说明 (10)八、结论 (18)参考资料 (22)一、前言2004年,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浙江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用水定额(试行)》。

2016年,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等规定组织开展了浙江省用(取)水定额修订工作,经省政府同意,发布了《浙江省用(取)水定额(2015年)》。

《浙江省用(取)水定额(2015年)》涵盖了农林牧渔、工业、城乡居民生活和城镇公共用水等58个行业、841个定额,是我省开展涉水规划编制、涉水项目前期研究和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取(用)水计划下达、节约用水管理等工作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地方对节水工作的要求,用(取)水定额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管理提升需求而不断更新。

为深入了解我省水资源耗排量居前的纺织业取水情况,2017年6月浙江省水资源管理中心委托浙江大学清洁生产中心对我省纺织业的取用水情况进行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纺织业企业,选取典型代表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以及案例剖析,并根据《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GB/T32716-2016)、《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8820-2011)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浙江省纺织业取水定额修订说明》,所提纺织业取水定额修订建议值可作为我省纺织业取水定额标准。

二、定额修订原则本次纺织业取水定额修订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取水定额编制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在保证生产生活基本取水需求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取水户的承受能力。

在制定取水定额时突出科学性,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依据,科学的方法制定出准确的产品取水定额。

制定取水定额应以产品生产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划定统一的生产体系,拟定可比的生产环境,突出生产链中的相同环节。

以整个生产链中相同环境中的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取水定额为基准,突出标准程序,避免同一产品间有的是从中间体到成品,有的是从半成品到成品,不同的生产环节取水定额的错乱局面,建立标准化的统一的生产环节取水定额。

2、节约用水取水定额编制应符合节约用水的原则,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

先进性是制定取水定额的基本出发点,先进的工业取水定额才能激励企业不断努力,通过先进的取水定额管理带动用水企业吸纳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因地制宜取水定额编制要充分考虑本地水资源条件、用水总量指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程技术条件。

工业取水定额不是一个永久不变的静态指标,它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变化的动态指标。

某一个工业取水定额值只能标志某一时间轴某一工业产品的用水效率水平,而不能反映未来时间轴同一产品的用水状况,所以对任何一个定额都不能把它看作是永久不变的静态标量。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经复审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应当及时修订或废止。

故所修订的取水定额应从当前的用水实际出发,在综合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是适合当前及以后较短时期(一般五年)时间轴长度范围的取水定额。

4、可操作性取水定额是计划用水、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依据。

制定取水定额应抓住同类产品的用水共性,使制定出的取水定额在同类产品之间具备较强的可比性。

对于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只要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它不仅在某一个企业生产,同时也可能在许多地市(县、区)的众多企业中生产。

不管它是多大的生产规模,都要涉及用水的问题,一般同类型的产品其生产工艺相似,用水特点相似,故都属于一个同类同种产品的用水问题。

所以取水定额的制定不仅能适应于某个企业,而且应该适用于生产同一产品的所有地域的所有企业,故在制定取水定额时需抓住某种产品的用水普遍性,即用水的共性问题。

这样制定出的用水定额才有可比性,适用性才强,使用范围才广。

这样的取水定额才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计划用水、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和节水管理。

三、定额修订工作流程取水定额一般编制流程程序见图1。

在定额指标实施3-5年的时段后,就需要进行定额的修订。

定额指标的修订遵循的工作流程总体上与图1相同,即建立定额修订编制组,收集基础资料、对典型企业进行用水现状调研、选择典型企业进行水平衡实测分析生产用水特点,根据收集和实测的数据进行定额指标测算分析,最后确定定额指标的修订值。

定额指标修订值发布后用于指导实际用水。

图1 取水定额编制程序图四、定额修订方法本次取水定额修订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及研究采用以下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是取水定额标准制定一般常采用的方法。

(一)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际测试取得的数据再经分析后而确定取水定额的方法。

技术测定法目前大多采用水平衡测试资料为依据,通过用水分析划定用水体系而确定用水定额,其优点是数据来源扎实可靠,可信度高,不足之处是不能取得较长的时间序列,对于测试期间某些临时性用水的影响难以排除。

本次研究对于有水平衡测试分析报告的实测取水数据做分析研究的产品,其取水定额值的确定采用了水平衡测试法。

(二)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对工业用水的历史资料和当前的用水状况及以后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而确定用水定额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形式有三种。

1、二次平均法以反映实际情况的历史统计值为资料求得用水定额的方法,通常是采用二次或二次以上数据平均的方法求得定额值。

这种方法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剔除统计资料中被认为不现实的数据,即偏高或偏低的数据,这些数据其实是由于生产中的偶然因素影响所致。

第二步,计算平均值。

若以V1V2V3…V i表示历年统计数据,则:第三步,求得二次平均值。

由第二步中求得的平均值V和统计序列中小于V的各数据的平均值相加得出的平均值为二次平均值,作为定额值的依据。

式中:1V——为小于V的统计数的平均值;K——为小于V的统计数据个数。

二次平均值2V 为:211()2V V V =+如果用二次平均值的办法所求出的定额值还不具备先进水平的要求,还可进行三次、四次……平均值。

2、概率测算法概率测算法和二次平均法不同,是以确定定额值实施的可能性来要求统计分析的方法,为确定定额提供依据,其程序是:1)确定实用数据对所得的用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除去偏高或偏低的不合理数据。

2)求平均值V (参考上述二次平均法)3)求均方差2s 221()1i s V V n =--∑ 4)判定定额水平用正态分布的概率函数判定。

1221()()exp 2(2)V V P V dV π--=∆∆⎰令:V V λ-=∆ 则:2121()exp 2(2)V dV λπ-Φ=⎰V V λ=+∆e V 、e λ的相应关系为:由正态分布表求得e λ,即可找到相应的累计频率下的定额值e V 。

3、统计趋势分析法以多年来的用水统计资料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来判定用水定额;根据多年的用水资料,分析其随时间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来确定未来年的用水定额。

(三)专家判断法所谓专家判断就是具有多年行业用水管理和技术实践的专家,根据自己的思维判断和有关的基础资料等综合信息,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经逻辑推断后而提出定额数值的方法。

该方法并非凭借一个专家,而是由一群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完成。

这种方法简单,省时省力,投入少,关键是参加人员的相关经验与综合素质。

常用的专家判断法主要有:1、调查推断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行业专家就某一领域的用水,所得个人信息度评价的数学平均值。

uf uf V V K =式中:uf V ——近几年的取水定额平均值;K ——系数(百分数)。

这种方法的长处是简单直观,综合信息量大,一般情况下还非常有效,是使用面较广的方法。

其短处是K 值难以掌握,它是建立在多种信息的基础上,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分析测算而来的,这方面的专家要求有一定的观察基础。

本次研究在进行纺织印染行业龙头企业的取水定额调研过程中,应用了该方法。

2、主观概率法该方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加权平均数或概率平均数来确定取水定额的方法。

(4)/6uf V a m b =++()/6a b ∆=-uf uf V V λ=+∆其中,a ,m ,b 为定额前期的先进(最低)、一般、落后(最高)的实际用水定额值。

λ为∆的系数,由正态分布表查得。

此种方法和调查推断法相比较,依赖资料性较强,可克服一定的随意性。

(四)类比推算法类比法是以同类产品用水条件及以典型用水定额为基础,经过分析找出类比关系而求得的用水定额的方法。

通过测试或统计分析,求得相似同的关系制定出用水定额。

k V KV =式中:V ——为某一产品的用水定额。

k V ——为相类似产品的用水定额。

K ——为类比系数类比法的优越性是制定时工作量不大,省时省事,简便易行,容易掌握,比较准确可信,但最大的不足是对典型的基础用水定额值的依赖性很大。

类比法主要为同类产品制定一种定额,如何制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类产品的用水定额成为关键的一步。

本次研究少数产品的取水定额分析使用了类比法。

(五)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用水技术要求及用水设备的设计用水量,利用理论计算公式而确定的生产用水量与相应的设计产量而推算出用水定额的方法。

本次研究针对有国家取水定额标准的印染产品,结合浙江省的印染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废水处理回用率的要求,采用了理论计算法做参考确定产品的取水定额。

以上介绍的取水定额的各种制定方法都有可取之处,其共同长处是取材比较广泛,计算比较合理,推理也比较严谨,所制定出的定额对于企业有适用性,是制定取水定额经常用到的方法。

五、资料来源本次研究共列出55类产品的60组纺织业取水定额建议值。

其数据分析源自以下资料整理和调查成果:1、对代表性纺织企业现场开展水平衡测试收集的用水成果资料;2、调研纺织行业协会了解的企业用水数据资料;3、浙江大学清洁生产中心已从事的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水平衡测试评估、专项水平衡测试报告资料;4、浙江省水资源管理中心存档的纺织印染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记载的用水数据资料;5、实地走访调研纺织企业收集的用水信息资料;6、相邻省份公开发布的纺织印染行业取用水信息参考资料及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上海等省市印染企业公开的用水统计资料;7、国家发布的纺织行业取水定额标准:GB/T18916.4-2012《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GB/T18916.14-2014《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GB/T18916.20-2016《第20部分:化纤长丝织造产品》、GB/T18916.21-2016《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GB/T18916.24-2016《第24部分:麻纺织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