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An Analysis on The Double Character of Jane Eyre in《Jane Eyre》
对简爱性格双重性的分析
选体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选题意义
夏洛蒂·勃朗特著名的代表作品《简爱》,其中所描写的主人公——简爱性格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即简爱既有她真、善、美和富有强烈叛逆特征的,坚强的一面;同时又有着缺乏自信,时时感到自卑,并且追求爱情的同时保有陈旧而保守的传统婚姻观的一面。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双重性格, 简爱在西方文学史上成了先进妇女和具有经久不衰魅力
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文学史人物画廊里,简爱这个人物形象才显得更加丰满而更具有真实性。
同时也反映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2. 研究现状
《简爱》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伟大的女性存在主义先驱,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简爱》,当时轰动了整个文坛,直至今日,这部小说也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在作品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尾中,女主人公的叛逆、自由、平等、自尊、纯洁的个性,同时又会感觉自卑,对传统婚姻形式的屈服,都是各个重点章节的主旨,而这些主旨则在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中被展露的淋漓尽致,它们如同乌云上方的星汉,灼灼闪耀着光芒,
照亮着后来的女性者们追求爱情的道路。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个作品尤其对主人公进行了多方面,多视角的分析,研究如下:在国内,郭笑梅论道:“简爱这一形象虽有女性的温柔顺从等特征,但更多的是具有男性一样的坚强勇敢、主动积极等特征,而且在许多角色上她实现了与男主人翁角色地位的互换,担当起积极主动的主体性地位。
简爱体现了女权主义要实现男女平等的理想,她起到了鼓励女性起来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生活,以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实现自身的主体地位的作用。
就像王文慧.在文章中报道说本文从社会的人的反抗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简·爱》女主人公简·爱的反抗精神, 剖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及女性的处境, 目的在于借简·爱的反抗精神激励中国女性珍视和保持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意识。
在国外,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研究勃朗特姐妹的专著《权利的神话》一书,指出夏洛蒂的作品存在一种固有的,两种模糊并内部分裂的价值观之间的斗争,即女主人公一方面表现出理性,冷静,自我奋斗精神,激进的反抗和叛逆;另一方面则过于虔诚,服从,保守,它们中的任何一对可相互替代或转移。
乔伊斯.卡.欧茨在为小说第三版所作的“介绍”中曾指出:“在1847年《简爱》出版之前,英国文学中虽不乏叛逆女性的形象,但像简爱那样卑微、平凡、孤苦无依的‘弱势’女性如此自觉地对抗强大的父权社会,算是空前的。
3. 存在问题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个作品尤其对主人公进行了多方面、多视角的分析.关于该作品的研究论文也很多,但是学者们对简
爱性格的研究过于单一性,因此本论文拟前人们的研究为理论和基础,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特点。
研究目标和内容
1. 研究目标
本人希望借此次撰写论文的机会,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作品中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多样性,进一步剖析简爱这个人物的双重性格特点。
2.研究内容通过作品中简爱对事件,环境的反应,以及她的行为,与他人的对话,进一步分析简爱的双重人物性格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简爱的性格双重性,比如自卑与自尊,服从与反抗, 保守与创新。
以及造成简爱这种双重性格特征的原因。
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1.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
2. 研究步骤
一.确定论文题目。
与导师交换意见,讨论,确定了论文的题目。
二.收集资料。
通过网上数据库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收集相关资料。
三.整理资料。
归纳学术论点。
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学术论点。
四.研读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形成了本论文的论点,从几个方面来剖析简爱的的性格双重性的观点,
五.撰写论文。
以论文方式公布研究结果。
3. 研究措施
一.与导师讨论,确定了论文题目。
二.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获取相关资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学习。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来论证论文的观点,在查阅的过程中适时地做好纪录。
三. 在研读学者们的基础上分析,探讨自己的观点。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准备阶段:
1. 2011年9月26日—9月30日导师指导学生搜集资料,选题,
2. 2011年10月8日—10月16日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前三表、文献综述
3. 2011年10月17日—10月30日开题答辩; 二.撰写阶段:
4. 2011年10月31日—12月4日完成初稿;
5. 2011年12月5日—12月12日学生提交初稿
6. 2011年12月13日—12月23日指导老师完成初稿修改,返回学生;
7. 2011年12月23日—12月31日提交二稿
8. 2012年1月4日—1月14日完成,提交定稿; 三.审阅答辩阶段:
9. 2012年2月20日—3月10日指导教师打分,提交学生定稿和各类表格;
10. 2012年3月11日—3月24日评阅老师评阅、提交论文;
11. 2012年5月14日—5月25日论文答辩。
12, 2012年5月26日--6月3日学院总结,汇集优秀论文上报主要参考文献
[1] Elizabeth, Gaskell.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New York: Penguin Classics, 1998.
[2]Knies Erik. The Art of Charlotte Bronte. Athens: Ohio University, 1969.
[3] Leech, Geoffrey. H. Style in Fic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1.
[4] Martin, Robert Bernard. Charlotte Bronte’s Novels. London: Faber, 1966.
[5] Zhu Qingying. Translation Jane Eyre. Shanghai: Yi Wei Press, 1989.
[6] 步雨格,“简爱与众不同的爱情观”,《民营科技》第10
期,2010/10:1
[7] 褚晓欣,李晶,孙洁,“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婚姻观”,《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第2期,2009/4:95
[8] 丁立福.,“浅析简爱反抗性格之形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2004/5
[9] 郭笑梅,“双性同体的新女性——简爱形象新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2001/7:41-43
[10] 何洁,“自卑——自尊的起点和动力——浅析简·爱的性格特征”,《甘肃教育》第4期,2007
[11] 刘俊杰,“自卑:简爱的另一面性格”,《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2009/2
[12] 孙岚.,“‘我不是天使,我是我’——论简·爱的反叛性格”,《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2卷第5期,2004/9:64-66
[13] 苏燕飞,“反抗·追求—评简爱的个性解放”,《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卷第2期,2006/6:1-2
[14] 王文惠,“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2/2:87-89 [15]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