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体育教案 跳房子
2、找到自己的伙伴一起进行行进走的练习,体验动作要求和节奏要求。
3、和小伙伴一起把自己的练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进行交流。
组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大胆体验造房乐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模仿热身:简单的绳操
一年级体育教案跳房子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乐于参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内容:造房子、跳房子
学习步骤:
一、互帮互学练队列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和体验行进走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
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组织: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OOOOOOOOOOO
OOOOOOOOOOO
图(1)
1、教师教学生折纸飞机
2、做几节关节活动的操:肩关节、腰关节、膝关节、手腕踝关节
3、掷纸飞机游戏
教法:
教师让队长给每位同学发纸并教他们如何折纸飞机
1、学生听口令跟随教师练习
2、示范要到位
1、教师安排游戏的地点让学生开始游戏
《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教学设计方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二册)提纲一、教学目标分析二、教材分析三、教学对象分析四、教学环节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六、教学多媒体设计七、教学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流程图九、教学课件结构设计者新城区通济坊小学李北海《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教学设计方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二册)作者:西安市新城区通济坊小学李北海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讲解和欣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2)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使学生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并能初步运用对比规律。(3)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情感认识目标:(1)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从而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反应。(2)培养学生的视觉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从而使其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3、教学重点:学习色彩对比规律,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应用对比规律。4、教学难点: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本课重要的内容是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是色彩对比,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对生活与大自然的范图欣赏,同学间的协作和交流以及对实践作业的操作,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特征,表现美的情景,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建立了相当的色彩常识和情感体验,虽然在语言的准确表述上还有些困难,但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已经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信和相关的操作信息,只要经过教师的适当启发引导与同伴间的体验交流,并结合实践操作,完全可以达成学习目标。四、教学环节设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而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本课,我主要采用建构主义中的“抛锚式”教学方法。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他事物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交流,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1、创设情境人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知识以某种意义。本课通过自然生活中的大与小、高与低、浓淡与干湿等对比,唤起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界中存在的其他对比的联系,从而同化和导入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2、确定问题确定问题是抛锚式第二个关键环节,利用刚才设置的情境,教师因势利导谈话:同学们,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进行对比时,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你们可以动手试试吗?将色卡中任意两色放在一起感爱,它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多媒体演示,扩展思维,调动积极性)3、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环节。本环节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习要求掌握的知识,而是由老师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材料。如:提供色相环,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老师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播放相关图像,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及时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4、协作学习色彩的视觉规律是相当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让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规律的理解,并让每位学生的观点在师生共建的探讨、交流环境中得到讨论和验证,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交流,使个人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5、拓展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色彩的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为题,结合自然界、生活中、艺术作品、手工艺品等,分析由色彩间的对比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发兴趣,活跃的思维,拓展视野。6、创作提高创作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根据小组成员分工的不同,共同协作完成1—2幅美术作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创新精神和个性,同时也可以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7、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就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效果进行评价,这也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随机点评、作品品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之间的评论,不断实现多渠道的效果反馈。《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教学模式图(图1)谈话激趣、创设情境谈话诱导、确定问题教学目标
2、启发学生装运造房所用的材料:运砖、运黄沙水泥、运水
3、引导学生大胆设想: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造出最漂亮的房子
4、引导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思考如何为自己的新房来粉刷
5、指导学生粉刷新房,参观新房
学生活动:1、模仿教师进行简单的绳操练习。
2、大胆地运用绳子做成筐、做成车、做成桶来装运砖、黄沙、水
3、用绳子在地上造出自己心中最漂亮的房子。
边学边说、自主学习交流沟通、协作学习启发引导、拓展思维动手实践、创作提高评价交流、反馈提高
反馈图1说明: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的辅助,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协作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联系自然与生活实际,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从“教”到“引、帮”的角色转换。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表1)教学内容学习过程多媒体应用分析设计意图效果与评价[谈话激趣,创设情境]1、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自然界中大与小、高与低、浓淡与干湿的对比。2、同学们你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对比?3、这些对比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学生口语交流同桌交流观看媒体演示谈自己的感受生1:我经常见到的红花和绿叶,红花在绿叶丛中,显得很鲜艳。生2:在干燥的沙漠中突然看见一片绿洲,应该是很强烈的对比。生3:天气热时,来到有空调的房子里,仿佛进入了冬天,这种对比最强烈了。[谈话激趣,创设情境]这是抛锚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为以后学习色彩对比做好铺垫。用谈话创设实境,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其联想到身边出现的各种对比,从面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本环节以同桌讨论为主,90%的学生讨论积极,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面有10%的学生只是在听,未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话诱导,确定问题] 1、你知道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2、你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自己来用色卡拼一拼,比一比,说一说。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色卡。(此时学生精神振奋,跃跃欲试)运用课件《可爱的娃娃脸》;扩展同学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确定问题,抛锚定位]这是抛锚式教学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抛锚定位,确定问题。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眼,来感受色彩之间的对比产生的各种效果。有10%的学生能在感受的同时,与同桌交换意见和实验结果,并作了记录,供小组其他学生交流。[边学边说,自主学习] 1、将你选择的色卡的颜色对应色相环的位置,进行观察,看看其中有什么样的规律。2、教师以伙伴身份参与某些学生的活动,随机讨论交流。(1)你找找这两种颜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看看是否决定了这两种颜色对我们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呢?(2)联系我们已学过的色彩三要素的知识,试一试分析这个问题。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生4:在色相环中,距离较远的两种颜色,相互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强烈。距离较近的两种颜色对比起来,产生的视觉效果更柔和一些。生5:在色相环中,与一种色相邻的两种色互为柔和对比,在色相环中,与一色相对应或呈150度的色为强烈对比。生6:象红—绿,黄—紫,橙—蓝对比就很强烈,它们在色相环呈150度到180度,象红—黄,蓝—绿等对比就是柔和对比,因为它们是在色相环呈60度以内的色。运用课件《色相环》,进一步调动学生展示自己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色彩对比知识。[边学边说,自主学习]这是抛锚式教学的第三个关键环节。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知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内容的理解,这个过程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亲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生成富有生机的过程。让学生在一边观察,一边表达中学习,也能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小组小组讨论后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色相环中相邻的两色为柔和对比,成180o角的两色为强烈对比。近98%的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个特点。[协作学习,突破难点] 1、看到你们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老师很高兴。你们认为我们的生活中事物色彩的强弱对比,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2、分小组按色彩对比在生活中有什么影响的问题进行讨论3、组长组织讨论,归纳整理,推选组员进行全班交流。4、老师随机点评。学生相互交流看法,纷纷发言。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生7:草莓最逗人了,红的皮,绿的肉,看上去都好吃。生8:有的餐馆各宾馆的色调很好看,基本上都是黄色、橙色的,象桌椅、墙壁,连灯光都是暖黄色的,很温暖,象家一样。运用课件《自然中的色彩》,激发学生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联想。[协作学习,突破难点]这是抛锚式教学的第四个重要环节。合作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回观察,从同桌讨论到小组交流,学生们积极性很强,举例的种类多,体现了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汇报时多数小组得出共同结论: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体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享受。[启发引导,拓展思维] 1、听了你们的交流汇报,看得出同学们在平日生活中都能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很好。2、在艺术作品中与色彩的是紧密联系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世界。此时同学们认真观看各种运用不同工艺和不同色彩的对比制作出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给予学生启发)播放多媒体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