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立意的《“壹”说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线索设计】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一节课是否有“灵魂”,关键是它的立意是否深刻,是否准确。
可见,教学立意是衡量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
本课以“壹”的理念在商鞅变法中的呈现与影响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设计商鞅变法中“壹”指的是什么——商鞅变法怎么体现“壹”——如何认识和评价“壹”等具体教学环节,立体组建本课的教学结构,串联相关的教学过程。
其中:
1.导入环节
(1)设计依据:依据学情,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的认知能力,以及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分析能力。
2.教学主体环节
(1)设计依据:依据人们对理论认知规律来设计,即该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解读和归纳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的辩证的认知和评价的能力。
3.小结和练习环节
(1)设计依据:依据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与相关重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设计。
(2)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让学生了解对秦汉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了解法家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重点确立】
1.了解商鞅变法具体的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方法选择】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使学生通过讨论法、分析法和
1
2 比较法等,从多维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和阐述。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导出弱秦与强秦的材料,让学生回
答转变的缘由——商鞅变法。
问:商鞅变法是怎么积聚秦的国力的,实现强秦的目标的?
——提出“壹”的理念
转到表格填空,
打出材料“壹”的内涵十分丰富,接着说:下面我们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来了解一下。
请大家结合书本完成表格填空。
1.“壹”在经济上的表现
2.“壹”在军事上的表现
3.“壹”在政治上的表现
4.“壹”在保障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