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诗文中的植物的身影
摘要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诗文中寻找到的一些植物,并结合植物的营养价值、功效、诗人的思想感情等进行阐述。
0、引言
0.1本学期选修课有幸上到宋老师的关于食用植物的选修课,在课上他告诉我们很多食用植物早就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这引起了我的兴趣,课后我查找了一些感兴趣的诗人,并利用网络资源,确实在一些诗人的作品中觅得了他们所爱食植物的身影。
其中,大诗人苏轼笔下描写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不禁要封他一个“美食家”的称号。
1、方法
1.1网上收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
1.2 收集资料时间:2016年4月30日
2、结果
2.1 表1、部分食用植物用途或作用i
中文植物
名拉丁学名主要营养成
分
主要食用
(部位)
主要食用功效(效果)
落葵Basella alba L. VC、P、Ca 叶子⑥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VC、Ca、P 叶子⑫菠菜Spinaciaoleracea VC、VK 叶子①②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VC、Na、Mg、茎、叶子③④黄瓜Cucumis sativus VC、VB2、VE 果实、花⑩韭菜Allium tuberosumRottl VC、Cm(H2O )n 茎、叶⑤
萝卜荷Raphanussativus
Malvacrispa
VC
VC、Ca、Fe
茎,叶子
茎、叶子、果实
⑥⑪
②⑩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L VC、VA、K、叶子③⑨菱TrapabispinosaRoxb VC、Cm(H2O )n 果实⑥⑧芹菜celery coriandrum VC 、VA、VB1 叶子、茎⑨⑩葫芦Lagenariasiceraria VC 、Pro 果实、果皮⑩芡实Euryale feroxSalisb Pro、Ca、Cm(H2O )n 种子⑤竹笋bamboo VC、P、Ca、Fe 叶子、竹笋①③丝瓜Luffa cylindrica VC 、Pro 果实、花⑥莴苣Lactuca sativa VC、P、Ca、Fe 茎、叶子⑥
萎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 Pro、VC、VB 叶子⑥⑨大豆Glycine max Pro、脂肪种子⑩莼菜Braseniaschreberi VC、Cm(H2O )n 叶⑨⑩蔓菁Brassica rapa VC、P、Ca、Fe 叶子、根⑫备注:
①清热化痰
②滑肠通便
③利尿通便
④养胃生津
⑤温肾壮阳,益肝补阴
⑥清热除燥,利尿⑦消食开胃,
⑧利尿通乳
⑨降压降脂
⑩清热消肿,利尿排毒⑪和脾利水,止血明目⑫开胃下气,利湿解毒
2.2 以上20种食用植物大致按照VC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落葵所含维生素C在上述食用植物中居于榜首。
2.3 接下来我将查找到的关于上述食用植物的诗句按照表格中该植物的排列顺序予以呈现:
落葵:澧湖有藤菜,似可敌莼菜。
(苏轼诗)ii
荠菜: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苏轼诗)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苏轼诗)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苏轼诗)
菠菜: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苏轼诗)
白菜: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磻。
(苏轼诗)
黄瓜: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荣。
(陆游诗)iii
韭菜: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
(陆游诗)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曹雪芹)
萝卜: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苏轼诗)
荷:不假参同成气味,,跳珠椀里绿荷香。
(黄庭坚诗)
茼蒿: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苏轼诗)
菱: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储光羲诗)
芹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杜甫诗)iv
翠香芹菜缘沙出,雪色鲥鱼上水来。
(汪广洋诗)
葫芦:束新已零落,瓠叶转萧口。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杜甫诗)溉釜熟轮口,香清味乃美。
一线醉琼瑶,中有佳人齿。
(刘屏山诗)
芡实:千头剖蚌明珠熟,明珠论斗煮鸡头。
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
(陶弼诗)
竹笋: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郑板桥诗)
丝瓜:黄花退束绿身长,百结丝包困晓霜。
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
(赵悔隐诗)
莴苣: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
(陆游诗)
大豆: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莼菜:未肯将盐下莼菜。
(杜甫诗)
鼓化莼丝熟,刀明口缕飞。
(苏轼诗)
甘菊: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这里以韭菜为例,谈谈自己对食用植物的浅薄看法。
韭菜又叫起阳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蔬菜。
春秋时代已可生产韭菜,汉代已有温室栽培的记载。
韭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可以活血散瘀。
温肾壮阳等;它的食用方法也很多样,可以生拌、熟炒,包饺子等。
杜甫诗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除此之外,很多文人对于韭菜花也甚是喜爱:袁枚在其《随园食单·杂素菜单》中写道:“韭,荤物也。
专取韭白,加虾米炒之便佳。
或用鲜蚬亦可,肉亦可。
”著名作家汪曾祺亦在小品文《韭菜花》中如是写:“韭菜花这样虽说极平常,但极有味的东西,是应该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
”v那些味美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总是能得到文人们的青睐,其他食用植物亦是如此。
3、结论或比较分析
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植物却凭借着良好的口感亦或是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诗人的青睐,成为他们笔下的意象甚至是主角。
4、讨论
4.1你想:精致的青花瓷器皿,装着翠绿的叶子,鲜红的茎,隐约升起地雾气,还有淘气地溜进鼻腔的香气,滑过舌尖的美味,谁敢说自己有足够的毅力对美味说“不”!
4.2把时光的镜头定格在吟诗作赋的诗人身上,高山流水是他们喜欢吟咏的事物,诗画美人亦是他们乐于倾情的对象,但偶尔将笔尖落向生活中平常所食普通之物也增添了许多乐趣。
这里不得不提北宋苏轼,众所周知他是著名的大诗人,殊不知他还是一个美食家。
仅作者在本文中列举的食用植物中,就有近10处的诗句引自他的诗作。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湖北黄州,即使生活艰难,仍继续着他的美食生活,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哪里能看出被贬官的悲哀,分明是一副赏美景、尝美食的好心情。
黄州的猪肉非常便宜,他便买来猪肉,用慢火清炖,做出美味无比的红烧肉,为此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并说:“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东坡在黄州西山寺游玩时,学会了寺中的一种用山泉水和面做酥饼的方法,回家如法炮制,也成为了他招待上宾和禅师高僧朋友的点心。
以上种种,足以见得苏东坡对于美食的钟爱之情。
4.3许多植物不仅成为诗人们的口中美味,也成为其笔下描写的大好素材。
许多诗文更是流传至今,让今人亦可用心品味!
5、参考文献或参考网址
i该部分资料取自百度百科及中国植物志
ii选自中华书局《苏轼诗集》
iii选自人民出版社《陆游诗选》
iv选自《杜工部集》
v选自《舌尖上的书法:苏轼等古代名家书写食物艺术》《艺术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