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融合——以常州新区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融合——以常州新区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图1新区公园总平面图图2鸟瞰夜景图
图3宴会厅效果图屋顶。

在细部处理上,建筑外部立柱与玻璃的分格均与地
坪倾斜并垂直于屋面,该手法强调了建筑从“地面”蜕变
运动的演变过程。

随着建筑成为园路的组成部分,公园的
步行空间便随着建筑形态的起伏而展开,下沉建筑的屋
顶是主园路的起点,随着建筑的变化而不断升高并突出
地面,延展到二层空间,游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步移景异,
不知不觉之中体会到空间的变化与交错(图4~7)。

另外,
从建筑屋顶可通过室外楼梯下到滨湖的长廊,置身长廊
凭栏远眺中心湖景,又是另一番感受。

这样,人们围绕主
体建筑所营造出来的空间交互关系,形成多种游园的路
径:从下沉空间一地面一屋面一长廊或从下沉广场一首
层一长廊,感受到丰富而多变的空间体验(图8、9)。

3景观空间的多重体验
景观能达到记忆深处往往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灵感
受,即“意”的融入。

本案中,“意”的融入以人在其中的行
为感受为原点,通过精心的场地设计,营造出人性化的特
质空间,满足人们最基本的行为及心态需求,使不同年
龄、性别、阶层、文化背景的人群都能在公园中寻找到属
于自己的空问,实现景观空间的多维体验{图10、11)。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屋顶花园,它在景观营造上讲究个性
化、人性化的空间组织,综合了多重身份的屋顶花园也综
合了景观空间的多维体验,满足了人们“坐”“躺”“观”
“谈”的行为及心理需求:
坐(憩):宽阔的林荫下,感受怡人的休憩空间;
躺(歇)更舒适的休息方式,能够倾听大自然的呼吸;
观{看):创造“人看人”的空间体验,使人的行为也成
了一道风景:
谈(聊):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尺度空间,增加随意性交
流(图12)。

另外,“戏水石矶”和“跌瀑留音”通过体量厚重的方
形石块堆砌成景,体现石与水的刚柔对比,“戏水石矶”结
合层层叠叠的滨水大台阶,综合了观景、戏水、休息等空
间体验,“跌瀑留音”则营造动态多变的水景,体现动与静
的对比协调,潺潺的水声掩盖了城市的噪声,形成一个安
静愉悦的休息空间。

“意向山水庭”作为动态意象山水脉
络的起点,在空间关系强调和深化公园竖向变化,旱喷广
场上置石景雕塑,喷泉随音乐舞动,增加酒吧街的商业氛
围,多重感官体验综合于此。

滨水处以折线木平台环绕,
形成开敞的亲水场所,惬意无比i深入水中的亲水木栈道
长短错落,形成或急促、或舒缓的穿梭与停留空间。

绿化
设计方面,以色叶灌木和宿根花卉营造四时花境,高大的
合欢保留其问,移步换景,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缤纷花境
丰富了游人的感官体验。

4新材料、新技术的成功运用
公园建筑设计注重与环境的整体空间融合,而并非
仅仅突显建筑本身,在这一前提下体现“时尚、生态、节
能、环保”的特点。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其中起到了关
键的作用。

4.1Low—E玻璃的运用
公园中的主要建筑可以说是从园路“裂变”的产物,
我们选择玻璃作为建筑的外维护介质。

一方面可以强调
图4宴会厅一层平面图图7宴会厅东立面及南立面图图5宴会厅二层平面图图8观景长廊效果图
图6宴会厅剖面图图9观景长廊细部
图10图11图12图13
图14休憩木平台
赏湖亭
屋顶花园“坐、躺、观、谈”设施
运用了LOW—E玻璃和点驳接结构的室外楼梯细部处理
树型入口效果图
建筑的时代特征,生动地表现建筑裂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皮”和“芯”的关系:另一方面玻璃具有反射光的特点,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产生对话,融入公园的整体环境中去,成为特别的景观元素。

为了解决普通镀膜玻璃能耗大、隔音性能差及眩光污染的问题,我们经过研究和比较,选择了Low—E中空玻璃1。

Low—E玻璃在此项目中的运用充分地利用材料的特点来表达了建筑设计的意图(图13)。

4.2新型钢结构的运用
宴会厅东入口的雨棚是商业街空间从下沉到地面的一个连贯的延伸,雨棚两端悬挑长约19m,投影面积约360m2。

为了突显公园建筑的特点及体现建筑入口的标识性,在设计中采用轻钢结构有效地解放了柱子的形体,以方形的钢管构筑了3棵“树”来支撑整体的雨棚。

“钢树”的姿态取材于常州市民熟悉的红梅树形,从而抽象提炼形成雕塑般的支撑体系,不拘泥于正常结构构件的受力形式。

由于形态上的自由,每根方通均为空间三维的连接,在设计与施工上均有一定的难度,枝杆的尺度、连接的角度、安装的高度等都要求非常严谨,其中任何一根杆件错位都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与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雨棚先整体施工到位,并由临时支架支撑,树形立柱则在工厂加工完整后在现场焊接形成,与雨棚搭接完毕后卸去临时支撑,荷载直接由树形立柱承担,形成了完整的受力体系(图14)。

5后记
改造后的公园于2007年2月16日开园。

社会各界特别对“建筑景观化、景观功能化”的设计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下沉意象庭院及屋项花园的设计巧妙地将1万m2的建筑隐于园中,给公园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并解决了投资收益的问题,为这样一个完全由企业投资、建设、管理的开放式公园提供了成功的实施范例。

项目地点:江苏常州
用地面积:109hm2
设计时间:2006年2月
竣工时间:2007年2月
设计单位:筑原设计机构(ArtmanGroup】(p-州
首席设计师:陈爷泓
设计组成员:徐可颖、李超熊、叶志明等
摄影:筑原设计机构(ArtmanGroup)
作者简介:
陈圣i弘(ShaneCHEN)/1962年生/男/江苏宜兴人/筑原设计机构(ARTMANGROUP)首席设
计师/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特聘导师/研究
方向为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广州
510095)
11978年,美国英特佩f]nterqane)成功地将Low—E玻璃应用纠建筑物上,从1990年开始,Low~E在美国以年5%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Low—E玻璃{甘刨了很好的推广——它是一种新犁的环保节能栗光材料,它对[317光中的红外搏辐射部分有车主高的反射章f能将80%以上的远红外手丸辐射反射回去,在冬季,Low~E玻璃可W降低室内物体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散失热量,起到保暖的作用)。

它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存11%以下,与普庙白坡璃相近,可以有效避免光污染中空的设置
则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