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篇一: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答案提示:第二章答案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bx y6 215 12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b 5 5x 10 y4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x ya 4 2b 8 4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

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证明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

——题出错了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答案提示:如果ax?bx,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ax/ay?bx/by,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当ay?by或者ay?by的时候,由ax?bx可以推出ax/ay?bx/by,但是,当ay?by的时候,ax?bx不能保证ax/ay?bx/by。

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答案提示: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1111lx?ly?200000000;x?lx;y?ly5454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2)进口为2,000个单位。

15p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x。

因为x的国际相14py5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进口y。

出口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

贸易三角是cada’(见图2-5(a))。

7.在图2—2(b)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仿照图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与某一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答案提示:从大国、小国的角度考虑。

9.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

10*.试根据李嘉图模型证明:如果a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贸易后a国的名义工资水平肯定高于b国。

apx与wbpx之间的大小。

第三章答案1.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表1要素禀赋劳动资本表2要素禀赋劳动资本a12 48b 30 60a45 15b 20 10答案提示: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表2中a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2.如果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图3—3和图3—4的做法,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提示: o答案提示:yb/kyea(x=a)(x=b)b(y=a)(y=b)lob/a/x3.根据上一题,试在图中画出两国在封闭和开放下的一般均衡。

yeapaqbbob/pa oaw/4.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易发生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

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

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5*.试证明在图3—7中,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

答案提示:根据两国的消费结构来判断6*. 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答案提示: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

可采用图3—8的方式来解释7.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答案提示:需求逆转导致两个国家相同产品的价格不一样,使得要素价格无法均等。

8.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

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9.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1)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2)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3)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10.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

11.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篇二: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

第三世界国家绝大多数过去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取得政治独立后,还面临这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它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相对来说,第三世界国家都是不怎么发达且较贫困的国家。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6. 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答: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相互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其特点是对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规定得比较具体,有效期一般较短,签订的程序也比较简单,一般只须经过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可生效。

贸易协定的内容通常包括:贸易额、双方出口货单、作价办法、使用的货币、支付方式、关税优惠等。

二、习题1.gdp不是解释两国贸易量的唯一重要因素,距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考虑到距离,澳大利亚的进出口运输成本相对更高,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吸引力。

因为加拿大与美国相邻,而澳大利亚不与任何一个大经济体相邻,这使得加拿大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更加自给自足。

2.墨西哥与美国毗邻,但是距离欧盟很远,因此它与美国的贸易量很大。

巴西离美国和欧盟都很远,因此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

墨西哥贸易量比巴西大,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墨西哥离大经济体(美国)近,另一方面由于它是北美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一。

巴西远离任何一个大经济体,与它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经济规模都比较小。

3.如果这每个国家的gdp都增加一倍,并不意味着贸易会增加四倍,可以用教材表2-2中的例子说明。

结合教材表2-2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这四个国家的gdp都增加一倍,贸易也增加四倍,则表2-2中第一行数据应为:-6.4、1.6、1.6,显然这是与现实相违背的,因为这意味着a国所有的支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未将任何的收入用于消费本国的产品。

现实中,国家总是把绝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消费本国的产品。

4.之前,东亚国家都是小经济体,这说明它们的市场规模很小,不能大量进口。

随着它们越来越富裕,消费需求增加,互相也就成为了贸易对象。

根据引力模型,当韩国和台湾gdp规模很小时,意味着尽管两国距离相近,但是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很小。

现在它们gdp增加了,它们之间的贸易量也随之增大了。

5.一个世纪以前,各国贸易产品是由气候或地理条件决定的。

英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禀赋和欧洲其他国家很相似,这样英国只能从西半球其他国家、亚洲进口像棉花、橡胶这样的产品,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产品很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