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锦囊妙句_

锦囊妙句_

锦囊妙句
【成语名字】锦囊妙句【汉语拼音】jǐn nánɡ miào jù【近义词】:锦囊佳句、字字珠玑、锦心绣口、舌绽莲花、出口成章【反义词】:诘屈聱耳【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成语解释】唐人李贺七岁便能作辞章,每日背着一个锦囊,遇有灵感即创作诗句投入囊中的故事。

典出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

后用以称赞优美的诗句。

也称“锦曩佳句”【锦囊妙句造句】余戏题其签曰:“锦囊妙句。

”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锦囊妙句的成语故事】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

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

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

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

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

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

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