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传感器的标定
湿敏元件定量标定的实质在于建立标准湿度发生器 , 湿敏元件定量标定的实质在于建立 标准湿度发生器, 标准湿度发生器 提供准确的湿度源。 提供准确的湿度源。
由于气相湿度的高低受温度、压力、介质的性质、 由于气相湿度的高低受温度 、 压力 、 介质的性质 、 容孔的材质和系统的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容孔的材质和系统的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 所 以建立标准湿度发生器和恒湿源决非易事, 以建立标准湿度发生器和恒湿源决非易事 , 其困 难和复杂的程度甚至大大超过了湿度敏感元件本 身的制作。 身的制作。
过标定确定的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才是可靠的, 过标定确定的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才是可靠的, 所确定的精度才是可信的。 所确定的精度才是可信的。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6
14.1.3 静态特性标定的方法
对传感器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对传感器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 首先 是创造一 个静态标准条件。 个静态标准条件 。 其次 是选择与被标定传感 器的精度要求相适应一定等级的标定用的仪 器设备。 器设备 。 然后 才能开始对传感器进行静态特 性标定。 性标定。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8
14.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标定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主要是研究传感器的动 态响应; 态响应; 而与动态响应有关的参数, 而与动态响应有关的参数,一阶传感器只
有一个时间常数τ、二阶传感器则有固有 有一个时间常数τ 频率ωn和阻尼比ζ两个参数; 频率ω 和阻尼比ζ两个参数;
第14章 传感器的标定 14章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1
目录
简介 14. 14.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 14. 14.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标定 14.3 测振传感器的标定 14. 14. 14.4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14. 14.5 湿度传感器的标定及其设备 本章小结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10
二阶传感器则有固有频率ω 二阶传感器则有固有频率ωn 和阻尼比ζ两个参数 和阻尼比ζ
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 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
M =e
−(
π
1−ζ 2
)
ζ =
(
π
1 )2 + 1
ln M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11
14.3 测振传感器的标定 14. 14.3.1 绝对标定法 14. 14.3.2 比较标定法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7
标定过程步骤如下: 标定过程步骤如下:
将传感器全量程(测量范围)分成若干等间距点; 将传感器全量程(测量范围)分成若干等间距点; 根据传感器量程分点情况,由小到大逐点输入标准值 标准值, 根据传感器量程分点情况,由小到大逐点输入标准值, 并记录下相对应的输出值; 并记录下相对应的输出值; 将输入值由大到小逐点减少下来, 将输入值由大到小逐点减少下来,同时记录下与各输入 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所述过程, 对传感器进行正、 按 (2) 、 (3) 所述过程 , 对传感器进行正 、 反行程往复 循环多次测试, 循环多次测试,将得到的输出一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 出或画成曲线; 出或画成曲线; 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 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 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 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静态持性指 标。
制作
2
简
介 传感器的标定分为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 传感器的标定分为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 静态标定 两种
静态标定的目的是确定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 , 静态标定的目的 是确定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 是确定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 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 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 动态标定的目的是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 , 动态标定的目的 是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 是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 如频率响应、 时间常数、 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 如频率响应 、 时间常数 、 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 。 有时, 根据需要也要对横向灵敏度、 温度响应、 有时 , 根据需要也要对横向灵敏度 、 温度响应 、 环境影响等进行标定。 环境影响等进行标定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18
稳态周期性压力源 活塞与缸筒 声谐振器
峰值压力可达70kg/cm2 / 峰值压力可达 频率可达到100Hz 频率可达到 活塞缸筒静态压力源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19
14.4.2 激波管标定法 激波管标定装置系统
核心部件: 核心部件: 激波管
1一激波管的高压室 2一激波管的低压室 3一激波管的高低压室间的膜版 4一侧面被标定的传感器 5—底面被标定的传感器 底 6、7一各为测速压力传感器 108—测速前置级 测速前置级 9一数字式频率计 10-测压的前置级 11—记压记忆装置 12一气源 13—气压表 14一泄气门 11 记压记忆装置 12一气源 13 气压表 14一泄气门
制作
14
14.3.2 比较标定法
这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标定方法, 这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标定方法,即将被标 的测振传感器和标准测振传感器相比较。 的测振传感器和标准测振传感器相比较。 标定时,将被标测振传感器与标准传感器 标定时, 一起安装在标准振动台上。 一起安装在标准振动台上。为了使它们尽 可能地靠近安装以保证感受的振动量相同, 可能地靠近安装以保证感受的振动量相同, 常采用“背靠背”法安装。 常采用“背靠背”法安装。 设标准测振传感器和被标测振传感器在受 到同一振动量时输出分别为E 到同一振动量时输出分别为 E0 和 E . 已知 标准测振传感器的加速度灵敏度为S 标准测振传感器的加速度灵敏度为 Sk0 , 则被标测振传感器的加速度灵敏皮Sk Sk为 则被标测振传感器的加速度灵敏皮Sk为: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3
14.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标定
14. 14.1.1 静态标准条件 14.1.2 标定仪器设备的精度等级的确定 14. 14. 14.1.3 静态特性标定的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4
14.1.1 静态标准条件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在静态标准条件下进行 标定的。 标定的。 所谓静态标准是指没有加速度、振动、冲击 所谓静态标准是指没有加速度、振动、 静态标准是指没有加速度 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 (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及环境 温度一般为室温(20± 温度一般为室温 (20±5℃) 、 相对湿度不大 85% 大气压力为1 01× Pa的情况 的情况。 于85%,大气压力为1.01×105 Pa的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20
激波管
当高、 当高、低压室的压力差达到一定程度时膜片 破裂,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冲入低压室, 破裂,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冲入低压室,从而 形成激波。这个激波的波阵面压力保持恒定, 形成激波。这个激波的波阵面压力保持恒定, 接近理想的阶跃波v 接近理想的阶跃波 v并以超音速冲向被标定 的传感器。 的传感器。传感器在激波的激励下按固有频 率产生一个衰减振荡。 率产生一个衰减振荡。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24
相对湿度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干湿球法 饱和盐溶液法 双压法 分流法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25
干湿球法
1750年 Richman发现 当温度计的温泡上有水时, 发现, 1750 年 , Richman 发现 , 当温度计的温泡上有水时 , 它所指示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 它所指示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这一偶然的 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研究, 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研究,查明这种致冷现 水蒸发的结果。 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水蒸发的结果 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水蒸发的结果。 早期的研究者发现,干球和湿球的温度差, 早期的研究者发现,干球和湿球的温度差,即干湿 不仅取决于温度和空气中的水份含量, 差,不仅取决于温度和空气中的水份含量,而且还 和湿球表面空气的疏速有关, 和湿球表面空气的疏速有关,因而被命名为通风干 湿表。 湿表。 1799年 Lesslie利用干湿球法的测湿原理制造了一 1799 年 Lesslie 利用干湿球法的测湿原理制造了一 种湿度计,1836年Manson使这种湿度计商品化 使这种湿度计商品化。 种湿度计,1836年Manson使这种湿度计商品化。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5
14.1.2 标定仪器设备的精度等级的确定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是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传感器 的各项性能指标, 的各项性能指标,实际上也是确定传感器的测量 精度。 精度。
在标定传感器时,所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至少要 在标定传感器时, 比被标定的传感器的精度高一个等级。这样,通 比被标定的传感器的精度高一个等级。这样, 高一个等级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9
一阶传感器 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函数为: 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函数为:
yu (t ) = 1 − e
−τ
t
t
1 − yu (t ) = e z=− t
−τ
t
z = ln[1 − yu (t )]
τ
前提: 前提: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 结论: 结论:τ为z-t直线的斜率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21
被标定的传感器输出波形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22
14.5
湿度传感器的标定及其设备
引言 相对湿度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绝对湿度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电子科技大学 传感技术课程组
制作
23
引 言
湿度敏感元件的感湿特征量与环境气相湿度之间并 不存在固定的定量关系, 不存在固定的定量关系 , 感湿特征量的测量值也不 可能直接表征环境气相湿度的确切数值。 可能直接表征环境气相湿度的确切数值 。 因此 湿敏 元件必须经过定量标定,方可实用。 方可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