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信仰的教师
-----------读《守望信仰》有感
吉林九中宫丽英
假期难得清闲,从同事那借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守望信仰》,放在床边,每天翻看几页,终于在开学之前看完了。
边看边想,合上书的那一刻,方觉感想颇多。
是啊,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呢?我想,不同的年龄的人,不同职业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来说,思考最多的是,我应做一个有信仰的教师。
记得2008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两位人民教师,他们工作的学校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
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收入,那位女教师很平静的说:“以前一百多一个月,现在两百多一个月,长了一倍了,我感到很开心!”
是什么让这两个老师能在上顶上坚持工作18年的?是令女教师开心的两百元工资?那实在是少的让人无法置信。
是大山上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可为此要每个星期,爬四个小时天梯,危险就在脚下。
实际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哪里的孩子需要教师,老乡在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杀了一只鸡,这份情感他们放不下。
这两位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人要干好一件工作,尤其是教育事
业,如果没有信仰作为她的精神支柱,那么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不是一辈子奋斗的事业。
教师的信仰是什么呢?我认为包含许多内容,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吧!
第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
教育工作是非常纷繁复杂,我作为中年轻教师我已经深深感到教师在工作中经常会面对不同的困难,教育智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和坚持不懈的过程。
在高中的时候,因为我遇到了几个非常好的老师,他们在课内课外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帮助,那个时候我就决定以后要做一位和他们一样的老师,所以我选择了师范专业。
当我最后通过考试和选拔,真的成为一个老师的时候,我无比的开心。
然而这份工作的艰难是我不曾想象得到的。
也许优秀的老师那无比的幸福感,就是因为他们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
而这个幸福使他们永远割舍不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
第二,对于学生的热爱。
但凡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于学生无私的爱。
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的快乐和满足。
那两位老师之所以能在山上坚守18年,是因为每当他们想离开之时,只要看到光着脚的孩子们,就怎么也狠不下心。
如果老师不能无私的热爱学生,我想教师这份工作不会给其带来精神的富足。
什么是无私的爱?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多样,如果我们仅以成绩来衡量他们,无法真正的热爱他们,真正的关心他们。
在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社会的复杂与多样,使得学生在今后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给以学生正确的引导,如何与学生交心,什么样的爱,是当代教师真正能够给与学生的,并有助于他们成长和幸福。
有人说老师必须每天都以笑脸面对学生,有人说老师要以爱自己孩子一样还学生,有人说不能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在孩子面前,无论什么样的爱都不能忘记学生必然要踏入社会,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面对复杂的社会,他们必须要面对一些情感上的挫折,那个时候他们怎么办?教师的爱,不能只是关注于孩子三年的成长,教师的爱,应该是学生的一生受益。
第三,积极地健康的心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人逐步的富裕了起来,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真确对待老师这个职业呢?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做老师肯定不可能富贵,要富贵我就不做老师了,所以没有必要和其他一些高收入群体去比较。
古人有一句话很棒:“纵有良田千亩,房舍百间。
然,食不过三餐,寝不过一榻而已。
”知足方能常乐。
老师的快乐,在于自身的追求,是自身精神的富足,是所教学生的幸福。
我想只有明确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才不会在浮躁的社会状态下产生失落感,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
作为一个中年教师,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份事业,那么必须坚守自己最初的信仰,扎扎实实的行动,品味成长过程当中的苦乐,收获一份最朴素的幸福。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