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是信息网络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针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地使用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译码器、振荡及整形电路等,正确地设计出数字电子系统,以满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通过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数字电子电路设计能力、应用数字电路元器件及集成芯片的能力和数字电路的调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小系统设计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作用及目的
使学生接受与“数字电子技术”相关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独立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初步掌握数字系统的分析思路和设计方法。
三、主要参考书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liogHDL 》,王金明,杨吉斌,电子工业出版社
《中外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TTL、CMOS》电子工程手册编委会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四、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目的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课程设计是配合本课程课堂和实验教学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启发创新思维。
其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进行大中型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仿真、调试,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应用EDA开发工具设计大中型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流程、仿真、检测技术直至下载到物理器件进行实际物理测试的能力;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电子电路的综合设计、研制电子产品等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设计的要求
1、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之后进行,时间为两周;
2、设计任务包括数字电路的大部分内容的实验课题,具有较大的综合性、难度和一定的趣味性;
3、设计内容包括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在完成必做部分后,才能进行选做内容;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EDA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能采用从上到下的设计思
路进行大中型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工作;
5、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设计和调试,并写出预设计报告;
6、要求学生应完成基本设计要求,并进行仿真和调试;
7、在完成必做和选做内容后,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三)考核方法
作品、文本成绩以及答辩三部分成绩、
有下列情况没有成绩:
(1)缺席;
(2)有抄袭行为或有意提供给他人抄袭;
(3)未按时完成设计报告。
(四)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
备选课程设计题目如:1、乒乓球游戏机;2、跑马灯设计;3、4*4键盘设计;
4、抢答器设计;
5、交通灯控制器设计;
6、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设计;
7、分频器设计;8自动售货机控制器设计等等。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布置,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拟题目,以巩固所学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
时间安排:
1阶段,设计要求安排,设计环境讲解,学生分组选题,查阅相关资料。
8学时;2阶段,总体方案选择,功能划分,具体设计。
12学时
3阶段,顶层设计,各功能整体测试,调试,撰写设计报告。
8学时
4阶段,演示及答辩。
4学时
五、教材用书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文本要求
文本包括封面和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部分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结论和参考文献。
文本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宋体小四号字。
具体格式及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如“第一章”或“1”)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如“1.1”)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如“1.1.1”)
正文: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黑体五号
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号
参考文献正文:中文字符宋体五号、单倍行距,英文字符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三号。
参考文献可以是书籍或者论文,但总数不能少于5篇。
可以参考以下格式
[1]孙卫琴著.Tomcat与Java Web开发技术详解(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8.12.
[2]李春葆,曹平著.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徐慧君著.基于JSP平台的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4]Bruce Eckel著.Java编程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5]武珺.基于JSP的网上购物系统的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