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1402孙宇琦
一、背景
案例陈述巨人集团的创始人史玉柱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学位,有着相当专业背景,敢于在那时辞去公职单干创业,是件很不容易的决定。
89年,史玉柱承包了深圳科技工贸公司电脑部,并利用买者信息不对称大打市场广告,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也为创业巨人集团奠定了基础。
随后91年,他创业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借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大肆利用广告推销,利用买者缺乏选择性、判断性和比较性的环境,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到93年,巨人就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巨人”企业,年销售额近5亿元,引起了国家领导的关注和重视,随后史就成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
93年是中国电脑行业遭受“外敌入侵”的一年,随着西方10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COMPAQ、HP、AST、IBM等世界著名电脑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94年史玉柱进行第二创业,跳出电脑行业,走多元化发展的扩张之路。
四大方面:电脑、房地产、保健品、药品四个方向。
95年,发动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三战役,大规模的闪电战术创造出了奇迹,30多个产品上市后15天内,订货量就突破了32亿元,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96年,开始建造巨人大厦,同时伴随着保健品市场的普遍下滑,导致资金短缺,天灾原因,没有能按合同完成大厦20层,4000万楼花成为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债主上门。
同时巨人员工停薪两个月,一批骨干离开公司,整个公司人心惶惶。
接着舆论哗然,巨人集团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
二、史玉柱创业的成功之处
1,抓住了市场需求,敏锐的嗅到了国内市场上缺乏一种中文操作系统,从而推出了汉卡。
2,营销成功,将身上所有资金投入广告,气魄宏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善于整合资源,巨人集团创立之初,家小底薄。
史玉柱便邀请全国的电脑经销商座谈,让利推销产品。
使其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公司规模
急剧扩大,迎来了巨人集团的第一次腾飞。
4,巨人集团的预期正确。
史玉柱看中的电脑、房地产、保健品、药品四项市场需求都眼光独到,正蓬勃发展。
事实也证明,在不同的时期,
这些预期都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5,企业家精神。
史玉柱性格果敢,敢于尝试、创新。
毅然辞去公务员的职位,转而下海经商。
这些,都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
6,不断推出新产品,利用广告、媒体曝光,保持新鲜度,利用消费者选择的盲从性,接受到大量订单,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
利润。
三、巨人集团衰败的原因
1,史玉柱过于看重负债率,轻视了资金链对企业来说生死攸关的作用。
2,受政府影响过大,不断加高巨人大厦的楼层,脱离了公司实际。
3,规模过大,史玉柱野心勃勃,想要多点开花,导致公司一直张力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4,史玉柱过于独断专权。
他信奉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说一不二,公司的运转全靠他一个人,导致最后他一消失,公司便无比混乱。
5,对下属公司的管理无力。
巨人集团破产时,其下属各个经销商、子公司还欠巨人集团3亿多货款,如果这些货款即时到账,巨人集团就不会短时间倒塌。
6,企业的文化精神建设不够。
当巨人集团出现危机时,大多数高管另谋出路,离开公司,而不是与公司患难与共,大损了公司元气。
这说明巨人集团的员工没有凝聚力。
7,史玉柱在二次创业时,没有为员工发放一些股份的购买权是一个重大失误,使得公司没有发展的稳定人为因素,全靠其一人支撑,而一旦出现问题,由于不关乎切身利益,也是作鸟兽散。
8,人脉经营不善。
史玉柱自大,不愿与其他企业家往来,导致没有一个可靠的朋友。
在巨人集团危机之初,如果有一人拉他一把,巨人集团便不会倒塌。
可惜,没有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