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及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及答案

1.学了《赤壁怀古〉,我们领略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有人说:苏词"短于情",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请读下面苏轼的另一首词,说说你的见解。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答案:不是"短于情"。

首先,从词的内容上来看,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写两个人十年生死相隔,一个在千里之外的孤坟,一个在尘世,二人无处话凄凉;自己人生不如意,尘满面,鬓如霜,对妻子的思念难以忘怀。

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其次,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第三,这首词情景
交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

总之,这首词不仅不"短于情",而且感情细腻,感人至深。

思路分析:先阅读理解全词,表明观点,然后紧密结合全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要加以总结,回应观点,照应题目。

2.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怀古
(元朝)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苏轼和阿鲁威都写到赤壁之战,对赤壁之战的功劳,苏轼的看法和阿鲁威是否一样
答案:不一样,苏轼认为该归功于周瑜,阿鲁威认为是孙权。

(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
答案:不大一样,阿鲁威的这首曲风格雄健、高昂,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思路分析:考查对比鉴赏的能力。

回答这样的问题,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具体细致地阅读理解并鉴赏所提供的作品,然后根据题目来作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