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第 1 条本规程适用于固定式以水为介质承压锅炉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第 2 条锅炉维修工必须接受相应工种的技术培训并应取得相应的操作证,持证上岗。
第 3 条锅炉维修工应熟悉锅炉及附属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装置的作用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应随时了解锅炉运行现状。
第 4 条锅炉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由维修工和运行工共同负责进行。
二、作业前的准备
第 5 条对当日所需维修保养的部位,应根据巡检情况、运行记录及有关资料,了解锅炉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第 6 条对维修保养所需材料,配件工具的数量、品种、规程、质量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第7 条维修电气设备及锅炉房内的热力管道时,应做好停电、关闭气源、挂牌警示等安全措施,并必须执行二人工作制。
第8 条在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前必须通知运行工,做好配合及联络工作。
三、维修作业
第9 条锅炉附件的维修保养。
1、对于锅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时,必须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2、水位表、压力表显示不清晰、误差大、渗漏等故障的维修,应在锅炉无压或低压下进行。
如果锅炉不能降压运行时,在关闭一次阀后,检修人员身体与脸部应侧向检修部位,缓慢拆装更换检修部件。
经检修的水位表应清晰明亮,无泄漏,压力表检验周期符合规定。
3、对于锅炉附属阀门的泄漏,开、关不灵活,不严密等故障的维修,必须在锅炉无压,温度低于50 C以下进行,严禁带压检修一次阀。
维修二次阀时应先关闭一次阀,在无渗漏情况下进行检修。
对于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小故障,应在正常停炉或在月修、季修时进行。
4、锅炉安全保护装置的维修。
当出现一次仪表泄漏、电极接点接触不良、二次仪表机件损坏、报警声光不明显、联锁装置不灵敏等故障时,对于警报系统与控制台分开安装的,可在短时间内低负荷情况下处
理,锅炉运行工应密切注视锅炉水位、温度、压力的变化,配合维修人员及时维修保养;对于警报系统与控制台整体组装的并有联锁装置的,应停炉后进行维修。
第10 条维修锅炉房内的热力管道时,气源侧阀门必须关闭严密,开启疏水阀或排放阀,排空管道内蒸气或热水。
在较高处进行维修时
应固定好人梯,维修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第11 条锅炉本体水管系统出现焊口、胀口、人孔、手孔等故障时必须停炉维修,待锅炉内温度降到50C以下,压力降至大气压,锅水放至维修部位以下时方可施工。
对于锅炉水冷壁管、对流管、锅筒等部位的焊修或更换所用的材料及焊接方法,必须按“锅炉两监规程”执行,焊接人员必须持有当地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证。
第12条在维修锅筒内部故障时,锅筒内应通风良好、照明电源
电压不得超过12V。
维修完工后,及时清除锅筒内的材料工具等,防止掉入其他管路内,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第13 条对锅炉本体水管系统进行局部少量维修、焊补后,可做
工作压力或设计压力严密性水压试验,对于挖补、局部更换集箱、下降管、各管束更换量达到30%时必须按“锅炉两监规程”做超水压试验,并应通知当地技术监督机构及有关部门参与检查验收。
第15 条对于有过热器的中低压锅炉,出现压差过高时,应及时进行清洗,情况严重时必须化学清洗,防止过热器烧损及爆管事故发生。
清洗时必须使用软化水,水温应为60 80C。
正向冲洗时向锅筒内进水,从过热器出口集箱安全阀排气口接管排出;反向冲洗从过热器出口集箱安全阀出口处进水,冲至锅筒内由排污处排出。
在冲洗过程中,正洗、反洗应设专人统一指挥,相互联络,防止烫伤及超压冲洗。
第16 条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不严密等现象的维修,应在锅炉低负荷下进行焊补或填堵。
省煤器弯路管或法兰处故障的维修,应先开启旁路烟道或旁路上水阀、关闭主烟道或主上水阀及省煤器进、出口阀,排出省煤器内部水后进行处理。
没有旁路设施的省煤器,应停炉维修,严禁运行中维修省煤器。
四、收尾工作
第17 条对于检修后的锅炉本体、附件、辅助设备,维修人员应
再次与当班司炉长、司炉操作人员共同进行验收,确认无异常后交付
使用。
第18 条维修完工后,对于使用的工具、剩余材料、配件等做到摆
放整齐,妥善保管。
清理工作场地,保证清洁卫生。
第19 条维修人员对当日维修设备内容、具体部位及修后状态,应认真填写检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