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单位: XXX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编制日期:2020 年 3 月1 日前言XXX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与张北县接壤,南以长城为界与XX、XXX县及山西省天镇县毗邻,西部、北部与内蒙古商都、兴和县交界。
地理座标为东径113º49'—114º26',北纬40º44'—41º32'。
南北极长88.8公里,东西极长55.2公里,总面积2632.47平方公里。
全县总面积26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6万亩,自然草场面积130万亩,林地面积128万亩,森林覆盖率32.4%。
XXX处在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冷高压南下的必由风道,再加上XXX特殊的地形(如山谷、高台、丘陵等)对自然风产生的加速会聚作用,县境内有多处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
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些区域年均风速可达6.0m/s以上,风功率密度可达200w/平方米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
XXX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扑救辖区内的森林草原火灾,保护森林资源,确保扑火救灾工作高效进行,将森林草原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切实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XXX森林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河北省森林草原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张家口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和《XXX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编制。
1.3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防范。
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草原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火灾防范体系、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应急处理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
3.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按照各村管辖范围,由所在地村先期组织扑救处理。
4.分级响应、分级负责。
根据森林草原火灾的严重性,所需组织动用的人员力量、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
5.快速反应,及时有效。
及时收集信息,掌握森林草原火险情况,建立健全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森林草原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内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土安全、地方经济发展的森林草原防灭火。
2 指挥体系及职责2.1 指挥体系XXX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由XXX森林草原防灭火办公室、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派出的现场工作小组组成。
2.2 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总指挥:县政府县长常务副总指挥: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第一副总指挥:县政府副县长防火办主任(兼):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防火办副主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防火办副主任:县森林公安局局长防火办联系人: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统一领导、指挥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宣布启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响应,宣布应急结束;向社会公告火情灾情信息;迅速组织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查清受灾情况,制订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救援力量配置方案;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救援队、各类抢险队及工作组;协调省外、市外、县外救援力量参加抢险救灾;调配和接受救灾物资、资金和装备;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实施管理、限制、征用等应急措施。
2.3 机构与职责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兼)。
发生森林草原防灭火灾害事件启动应急响应后,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设在县政府。
2.4 指挥部各工作组及其职责2.4.1抢险救援组牵头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成部门: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应急管理局、县森林公安局、县人武部。
分组职责:统筹配置抢险救援力量,调配救援队伍及相关救援机械与装备,协调救援队伍之间的衔接与配合,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组织救援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运输。
2.4.2群众生活保障组牵头部门:县民政局组成部门:县供销社、县交通运输局分组职责:负责制订实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以及相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措施,搞好灾区生活必需品供应,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紧急安置、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2.4.3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组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组成部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总工会分组职责:负责整合、调配紧急医疗救援队伍、药械、车辆等医疗卫生资源,开展灾区伤员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群众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及心理援助,实施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管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防控制传染病及疫情暴发,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妥善开展遇难人员遗体处理,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4.4基础设施保障及生产恢复组牵头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组成部门:县供电公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人保财险公司分组职责:负责组织调集抢险救援装备,做好储备物资调度,组织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和供电、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抢修维护,切实保障灾区应急抢险物资供应,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
组织企业和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对受灾的农业设施损毁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制订生产恢复方案,积极落实有关扶持资金、物资,组织恢复生产。
2.4.5社会治安组牵头部门:县公安局组成部门:县交警大队、县审批局、县水务局分组职责:负责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加强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2.4.6森林草原防灭火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组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XXX分局组成部门:县气象局、县邮政公司分组职责:负责开展人员伤亡数量、森林草原防灭火社会影响和各种森林草原防灭火等调查,对森林草原防灭火灾害损失进行评估。
2.4.7新闻宣传报道组牵头部门: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成部门:县电视台分组职责:确定新闻发言人,负责灾情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新闻发布、宣传报道的组织工作,及时准确发布灾情,加强灾情收集分析,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3、报告制度3.1总体安排坚持防火期制度,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草原防火发生规律,确定每年3月1日至6月15日为春季森林草原防火期,9月15日至11月15日为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
遇特殊气候可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前进入或延缓结束防火期。
加强防火期值班工作,防火期要有专人昼夜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值班室负责接报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发送的火点信息,并要求迅速进行核实,及时反馈信息,并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向指挥部报告。
3.2报告程序3.2.1初报确定火灾位置,第一次报警。
3.2.2续报继初报后,对火情继续观察,并将所观察到的火灾发展情况随时向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3报告内容包括起火地点、火场风力、烟雾走向、火势大小、发展方向以及对蔓延趋势的估计、起火地点的植被状况;扑火力量及附近的地理状况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火情,要按就近原则及时报告给火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积极参加扑救。
4 应急响应4.1响应程序4.1.1森林草原防灭火办公室接到森林草原防灭火报告后,立即报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部根据火情决定启动本预案。
4.1.2迅速对火情做出全面分析和评估,对扑火工作做出总体部署。
4.1.3派专业人员赶赴火灾现场,指导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4.1.4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组织应急人员立即到位。
4.1.5根据火情,批准调运森林草原防灭火储备物资的品种和数量。
4.1.6根据火情,调动扑火人员,调拨扑火经费和物资。
4.2信息报送和处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办接到森林草原火灾报告后,立即报告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总指挥。
4.3 通讯森林草原防灭火办必须准确掌握XXX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火灾办公室值班电话、主要负责人电话;指挥部火灾办值班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
通讯必须保证森林草原防灭火期、高火险期及抢险扑救工作中,火警及扑救指令的及时、准确传递,并在森林草原防火期、高火险期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发布火险天气预报。
5、火场指挥5.1灭火指挥⑴指挥程序: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办公室—火场前线指挥部—扑火队员。
⑵发生森林草原防火灾后,县森林草原指挥部立即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通报火情,调度成员单位参加扑火工作,并成立火场前线指挥部,灭火成员要服从指挥部的安排,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投入到森林草原灭火扑救工作中,前线指挥部要随时掌握火情变化和扑救情况,同时可按需要成立扑火组、通讯联络组、火情调查侦破组、后勤供应组等。
前线指挥部、火险区指挥中心要及时、准确的逐级上报火情信息,严格执行上级的扑火命令。
5.3火灾扑救现场处置⑴火场变化瞬息万变,火场前线指挥小组不能全面掌握火场变化,就不能使用好兵力,将火灾迅速扑灭。
所以,火场前线指挥部的首要问题是先掌握火情,根据各种因素分析判断火场的发展趋势,制定灭火方案,布置各扑火队的作战行动。
⑵要准确掌握火的蔓延方向、森林、草原可燃物类型、火场周围情况和灭火可利用条件,如河流、公路、农田及火灾带等。
⑶要准确掌握火场面积、火场周边火强度、火焰高度、火锋对流柱高度及火的发展趋势。
⑷准确掌握天气条件:火场风力、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
⑸及时进行形势分析:绘制火场区域草图;选择和确定灭火队伍的数量及最佳行进路线;火场指挥员要清点人数,亲自进行火场实地勘察,确定灭火方案,下达灭火任务,明确灭火及看守火场方法,部署联络方法及集合地点。
⑹及时修订灭火方案:灭火时,应根据火场的变化、扑火过程的发展,随时修订扑火方案,以适应灭火的需要。
5.4扑火战略、战术及技术⑴扑火战略扑火战略的制定应根据火势发展和环境条件,综合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而制定。
扑火战略应依据火场的风力、风速、风向、可燃物类型、干湿状况和地形等条件,充分利用限制火灾进展的自然障碍物,优先考虑重点区域的保护,充分考虑扑火力量和运输能力,着眼全局。
制定扑火战略要突出体现“快、早、少、净”四字方针“快”就是制定扑火战略要快,扑火行动要快,指挥员下定决心要快;“早”是早扑灭;“少”是少损失,尽量减少火灾的燃烧面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净”是将火灾干净彻底的消灭,保证不复燃,不打回头火。
制定扑火战略应包括确定控制燃烧区域;确定扑灭关键地段、扑灭非限制进展地带、扑灭限制性进展地带、全线清理等四个扑火战略阶段;确定扑火策略。